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199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自动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从功能上分:1翻模扶正工位、2拆模取坯合模工位、3模具烘干工位、4自动注浆工位、5坯体吸浆工位、6模具翻浆工位、7坯体烘干定型工位这七个工位段组成此流水线是全自动流水线,是陶瓷产品注浆成型的全部工艺流程过程;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结构组成:在12窄带输送机左右分别设置8翻模机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9自动注浆机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10平带输送机,流水线线上循环运行着11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安全可靠,省去了上述超强的人力体力等劳动,节省了传统方式的人工,提高了产品的质量,提高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自动成型
,具体涉及: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陶瓷坯注浆成型的制作工艺是利用注浆成型是利用石膏模的吸水性,将具有流动性的泥浆注入石膏模内,使泥浆分散地粘附在模型上,形成和模型相同形状的坯泥层,并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厚,当达到一定厚度时经干燥收缩而与模壁脱离,然后脱模取出,坯体制成。
[0003]注浆成型是一种适应性大,生产效率高的成型方法。凡是大型、形状复杂、不规则或薄胎等制品,均可采用注浆成型法来生产,因此注浆成型在日常陶瓷、工业美术、卫生洁具瓷及现代陶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传统的工艺在注浆过程时间周期超长,人工注浆、人工搬起翻浆后、人工搬起扶正、人工拆模取坯、人工合模,此过程投入大量的人工,每套模具在注浆满你将后重量大约在30多斤以上,这就造成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在异形的陶瓷工艺品中,只能用注浆的方式成型,首先人工把调匀比例和干湿度的泥浆通过泥浆泵注入模具中,通过自然晾晒大概在30-40分钟左右,才能成型,人工将模具搬起翻转180度,让进料口注入泥浆位置向下,此时成型固化的模型坯已经在模具内部四周成型,多余的泥浆从浇进口流出到回收池内,大约在10分钟左右,内部多余泥浆流出,坯体固化成型,人工搬起翻转180度朝上摆放,大约在10分钟左右方可以拆模具,取出内部陶瓷坯,将模具合模后大约等10分左右,等模具内部成型位置自然水分风干后方可再次注浆。
[0004]传统的注浆工艺投入人工多,体力强度大,不良品增多造成时间的严重浪费,且因为固化定型的效果不好导致拆模具时会破损,成品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缺陷特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完全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如图1所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从功能上分:1翻模扶正工位、2拆模取坯合模工位、3模具烘干工位、4自动注浆工位、5坯体吸浆工位、6模具翻浆工位、7坯体烘干定型工位。
[0007]如图2所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结构组成:在12窄带输送机左右分别设置8翻模机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9自动注浆机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10平带输送机,流水线线上循环运行着11模具。
[0008]如图3所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的翻模机构结构组成:首先在87支撑骨架的上端轴心位置设置83翻转输送带,两侧前端链接85翻转气缸的活塞杆,85翻转气缸的尾部固定在87支撑骨架的中间位置,83翻转输送带末端设置84伺服马达组件,84伺服马达组件包括通用的配件,马达、皮带、皮带轮,通过马达驱动及皮带与皮带轮传动带动83翻转输送带运行,83翻转输送带上部两侧各设置82下压气缸,两侧的82下压气缸的顶部链接
到81下压模具工装板,通过82下压气缸的伸缩拉动81下压模具工装板上下运行,压紧11模具,87支撑骨架的中间位置设置86接模窄带输送机,86接模窄带输送机其中一侧设置84伺服马达组件,通过84伺服马达组件带动86接模窄带输送机运行。
[0009]如图4所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的9自动注浆机构结构组成:93输送系统中间设置92对中系统,上部设置91注浆系统,在93输送系统上部和91注浆系统中间位置为11模具。
[0010]如图5所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的91注浆系统结构组成:在917注浆支架上部设置911注浆气缸,911注浆气缸的活塞杆位置链接918工装链接板,918工装链接板横断面固定919电磁阀,919电磁阀一段连接913手动阀门,913手动阀门连接912泥浆管道,在919电磁阀旁边位置设置914液位传感器固定在918工装链接板横断面上,在918工装链接板底部通过四组螺杆螺母连接916压模具板,每组螺杆分别穿过一根915弹簧。
[0011]如图6所示,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的92对中系统结构组成:在926固定主体上固定四根923滑轨,每根923滑轨分别穿过一个924滑块,没两组924滑块上分别固定922滑板,每组922滑板上部设置多个921对中滚轮,在926固定主体中间位置设置925同步链接组件,925同步链接组件的两端分别连接922滑板,在926固定主体中间下面位置设置927对中气缸,927对中气缸为双向气缸,927对中气缸的两侧活塞杆分别连接922滑板,推动922滑板同步运行。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位原理图。
[001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图。
[0014]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翻模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本专利技术的自动注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注浆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7]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对中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8]1、翻模扶正工位;2、拆模取坯合模工位;3、模具烘干工位;4、自动注浆工位;5、坯体吸浆工位;6、模具翻浆工位;7、坯体烘干定型工位;8、翻模机构;9、自动注浆机构;10、平带输送机;11、模具;12、窄带输送机;81、下压模具工装板;82、下压气缸;83、翻转输送带;84、私服马达组件;85、翻转气缸;86、接模窄带输送机;87、支撑骨架;91、注浆系统;92、对中系统;93、输送系统;911、注浆气缸;912、泥浆管道;913、手动阀门;914、液位传感器;915、弹簧;916、压模具板;917、注浆支架;918、工装链接板;919、电磁阀;920、注浆口;921、对中滚轮;922、滑板;923、滑轨;924、滑块;925、同步链接组件;926、固定主体;927、对中气缸;
[0019]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施例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1]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的具体实施方式:此流水线是全自动流水线,是
陶瓷产品注浆成型的全部工艺流程过程,如图1,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的工艺流程分七个工位分别是:1翻模扶正工位、2拆模取坯合模工位、3模具烘干工位、4自动注浆工位、5坯体吸浆工位、6模具翻浆工位、7坯体烘干定型工位,见图1图2所示,2拆模取坯合模工位开始,整条流水线通电,首先将准备好要注浆产品的11模具合模完成,放在10平带输送机上,11模具随着10平带输送机运行输送到3模具烘干工位,此工位利用就近的陶瓷窑炉的余热经风扇吹到此处,给此处的11模具起到烘干作用,1模具随着10平带输送机运行输送到4自动注浆工位时,细节原理见图 4图5图6,84私服马达组件带动93输送系统运行,将11模具运行到中间位置时84私服马达组件停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其特征在于:从功能上分翻模扶正工位、拆模取坯合模工位、模具烘干工位、自动注浆工位、坯体吸浆工位、模具翻浆工位、坯体烘干定型工位,结构上是在窄带输送机左右分别设置翻模机构,上部中间位置设置自动注浆机构,上部两侧分别设置平带输送机,流水线线上循环运行着模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模机构结构包括支撑骨架的上端轴心位置设置翻转输送带,两侧前端链接翻转气缸的活塞杆,翻转气缸的尾部固定在支撑骨架的中间位置,翻转输送带末端设置伺服马达组件,伺服马达组件包括通用的配件,马达、皮带、皮带轮,通过马达驱动及皮带与皮带轮传动带动翻转输送带运行,翻转输送带上部两侧各设置下压气缸,两侧的下压气缸的顶部链接到下压模具工装板,通过下压气缸的伸缩拉动下压模具工装板上下运行,压紧模具,支撑骨架的中间位置设置接模窄带输送机,接模窄带输送机其中一侧设置伺服马达组件,通过伺服马达组件带动接模窄带输送机运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坯体全自动成型循环流水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注浆机构包括输送系统中间设置对中系统,上部设置注浆系统,在输送系统上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甲源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德化万禾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