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16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第一石膏层、第二石膏层、多块挤塑板本体和管路快装件,第一石膏层和第二石膏层皆由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凝固形成,多块挤塑板本体铺设于地面上,挤塑板本体上安装有管路快装件,管体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管路快装件之间,第一石膏层浇筑于地面上,第二石膏层浇筑于第一石膏层上,第一石膏层局部覆盖或全部覆盖挤塑板本体,第二石膏层全部覆盖挤塑板本体和管路快装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挤塑板配合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渗透粘结,极大地提高了石膏层的强度和降噪性能,并为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的安装提供了便利。装提供了便利。装提供了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室内地面基层铺设,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国内外对资源的节约和环保越来越重视,新兴的石膏基自流平砂浆越来越平凡的出现在施工工艺及施工现场中。而往往迫于室内空间的有效利用,地板基层会集成地暖系统和新风系统以满足人们对生活品质提升的需求。
[0003]目前在施工地面只浇筑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形成单一的石膏层,但是单一的石膏层强度不足,不利于在基层上方安装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并且现有的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与地面基层之间缺少整体性,当其中一方出现变形后会导致另一方也发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挤塑板配合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渗透粘结,极大地提高了石膏层的强度和降噪性能,并为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的安装提供了便利。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第一石膏层、第二石膏层、多块挤塑板本体和管路快装件,第一石膏层和第二石膏层皆由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凝固形成,多块挤塑板本体铺设于地面上,挤塑板本体上安装有管路快装件,管体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管路快装件之间,第一石膏层浇筑于地面上,第二石膏层浇筑于第一石膏层上,第一石膏层局部覆盖或全部覆盖挤塑板本体,第二石膏层全部覆盖挤塑板本体和管路快装件。
[0006]进一步地,挤塑板本体上设置有导流部,第一石膏层在浇筑过程中渗透导流部。
[0007]进一步地,挤塑板本体的导流部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第一石膏层在浇筑过程中渗透导流槽。
[0008]进一步地,管路快装件包括底座和连接套管,连接套管安装于底座上,且连接套管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口,管体的端部固定连接于连接口。
[0009]进一步地,连接套管转动安装于底座上。
[0010]进一步地,底座上开设有柱形槽,连接套管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柱形槽内。
[0011]进一步地,多块挤塑板本体包括多块第一挤塑板和多块第二挤塑板,管路快装件安装于第一挤塑板上,第二挤塑板上安装有定位部件,定位部件的顶端固定于管体上。
[0012]进一步地,定位部件位于相邻的两个管路快装件之间。
[0013]进一步地,定位部件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管体穿设于定位孔内。
[001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第一石膏层、第二石膏层、多块挤塑板本体和管路快装件,其中第一石膏层、第二石膏层和挤塑板本体所构成的技术点主要在于其铺设方法以及挤塑板本体的导流槽结
构,具体来说,先将挤塑板本体铺设在地面上,挤塑板本体的铺设面积以及铺设位置需要提前计算好,从而便于在挤塑板本体上安装管路快装件。挤塑板本体在铺设的时候需要将导流槽朝向下方,便于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渗透进入导流槽,从而提高复合基层的整体性。第一石膏层在浇筑的时候不能漫过挤塑板本体,需要留出挤塑板本体的上表面区域用于安装管路快装件,当管路快装件和管体安装完毕后再浇筑第二石膏层,完成复合基层与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的融合。
[0015]因而,本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6]1、通过挤塑板配合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渗透粘结,极大地提高了石膏层的强度和降噪性能;
[0017]2、挤塑板利用其底部的导流槽能够与地面牢牢贴合,进一步提高地面复合型基层的平整度和整体性;
[0018]3、将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安装在挤塑板上后通过浇筑石膏基自流平砂浆进行固定,利用石膏基自流平砂浆的热力学稳定性、收缩值及优异的抗压能力性能,完成地板地面采暖及新风系统的融合,解决传统地暖系统、新风系统的工序限制及地暖系统地面的易变形导致地板的翘曲变形。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中管路快装件与管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见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第一石膏层1、第二石膏层2、多块挤塑板本体3和管路快装件4,第一石膏层1和第二石膏层2皆由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凝固形成,多块挤塑板本体3铺设于地面上,挤塑板本体3上安装有管路快装件4,管体5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管路快装件4之间,第一石膏层1浇筑于地面上,第二石膏层2浇筑于第一石膏层1上,第一石膏层1局部覆盖或全部覆盖挤塑板本体3,第二石膏层2全部覆盖挤塑板本体3和管路快装件4。
[0026]继续参见图1至图3,挤塑板本体3上设置有导流部,第一石膏层1在浇筑过程中渗透导流部,挤塑板本体3的导流部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31,第一石膏层1在浇筑过程中渗透导流槽31,管路快装件4包括底座41和连接套管42,连接套管42安装于底座41上,且连接套管42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口,管体5的端部固定连接于连接口,连接套管42转动安装于底座41上,底座41上开设有柱形槽,连接套管42的底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柱形槽内,多块挤塑板本体3包括多块第一挤塑板和多块第二挤塑板,管路快装件4安装于第一挤塑板上,第二挤塑板上安装有定位部件6,定位部件6的顶端固定于管体5上,定位部件6位于相邻的两个管路快装件4之间,定位部件6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管体5穿设于定位孔内。
[0027]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首先设置了第一石膏层、第二石膏层、多块挤塑板本体和管路快装件,其中第一石膏层、第二石膏层和挤塑板本体所构成的技术点主要在于其铺设方法以及挤塑板本体的导流槽结构,具体来说,先将挤塑板本体铺设在地面上,挤塑板本体的铺设面积以及铺设位置需要提前计算好,从而便于在挤塑板本体上安装管路快装件。挤塑板本体在铺设的时候需要将导流槽朝向下方,便于石膏基自流平砂浆渗透进入导流槽,从而提高复合基层的整体性。第一石膏层在浇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石膏层(1)、第二石膏层(2)、多块挤塑板本体(3)和管路快装件(4),所述第一石膏层(1)和所述第二石膏层(2)皆由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凝固形成,所述多块挤塑板本体(3)铺设于地面上,所述挤塑板本体(3)上安装有所述管路快装件(4),管体(5)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管路快装件(4)之间,所述第一石膏层(1)浇筑于地面上,所述第二石膏层(2)浇筑于所述第一石膏层(1)上,所述第一石膏层(1)局部覆盖或全部覆盖所述挤塑板本体(3),所述第二石膏层(2)全部覆盖所述挤塑板本体(3)和所述管路快装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板本体(3)上设置有导流部,所述第一石膏层(1)在浇筑过程中渗透所述导流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板本体(3)的导流部上开设有多个导流槽(31),所述第一石膏层(1)在浇筑过程中渗透所述导流槽(3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膏基自流平砂浆及挤塑板的复合铺设设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快装件(4)包括底座(4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烨孙静李壮邵浙辉陈雪刚韩国栋王亚南何远煌夏定清邱雪峰钦礼军王栋化王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美瑞德建筑装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