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AG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A柱用玻璃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061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6
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于A柱且不产生多余的空气阻力的的A柱用玻璃板。A柱用玻璃板在车辆的A柱装配于沿A柱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开口部,具有沿着长度方向的棱线部,与棱线部正交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是朝向车外侧突出的弯曲形状,并且在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中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底边部具有比棱线部大的曲率半径。的两端的底边部具有比棱线部大的曲率半径。的两端的底边部具有比棱线部大的曲率半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A柱用玻璃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A柱用玻璃板。

技术介绍

[0002]车辆为了将车身与车顶连结并确保居留空间而具有用于支承车顶的多根柱。在各柱之间存在窗玻璃。柱的名称从车辆的前方朝向后方称为如A柱、B柱、C柱及D柱那样按照字母顺序的称呼。A柱也称为前柱,是对挡风玻璃进行支承的左右两端的支柱,A柱耐受来自前方的碰撞时等的冲击,具有确保乘员的生存空间的重要的作用。
[0003]然而,A柱对于驾驶者来说遮挡左右前方的视野的一部分的情况成为问题。专利文献1记载有为了抑制A柱遮挡视野的情况,通过在A柱装配玻璃板而在A柱设置透明部的情况。
[0004]在先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7663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8]在通过装配于A柱的A柱用玻璃板来设置透明部的情况下,需要将A柱用玻璃板可靠地固定于A柱。而且,需要避免由于A柱用玻璃板而产生多余的空气阻力的情况。
[0009]然而,以往并未详细研讨应将A柱用玻璃板设计成何种形状的情况。
[0010]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作出的专利技术,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可靠地固定于A柱且不产生多余的空气阻力的A柱用玻璃板。
[0011]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2]本专利技术的A柱用玻璃板在车辆的A柱装配于沿所述A柱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开口部,所述A柱用玻璃板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棱线部,与所述棱线部正交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是朝向车外侧突出的弯曲形状,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中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底边部具有比所述棱线部大的曲率半径。
[0013]专利技术效果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可靠地固定于A柱,能够抑制多余的空气阻力的产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在A柱装配有A柱用玻璃板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0016]图2是A柱用玻璃板的概略构成图。
[0017]图3是图2的沿III-III线的剖视图。
[0018]图4是A柱用玻璃板的下边的局部放大图。
[0019]图5是用于说明A柱用玻璃板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之差的说明图。
[0020]图6是用于说明A柱用玻璃板的透明部和不透明部的说明图。
[0021]图7是图6的沿VII-VII线的剖视图。
[0022]图8是图1的沿VIII-VIII线的剖视图。
[0023]图9是具备树脂制膜的A柱用玻璃板的剖视图。
[0024]图10是由夹层玻璃构成的A柱用玻璃板的剖视图。
[0025]图11是由夹层玻璃构成的A柱用玻璃板的端部的局部剖视图。
[0026]图12是在外周具备树脂制的嵌条的A柱用玻璃板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13是用于说明粘接剂的赋予范围的A柱用玻璃板的概略构成图。
[0028]图14是在A柱装配有A柱用玻璃板的另一车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的实施方式来说明。但是,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能够通过较多的方法进行变更,可以利用本实施方式以外的其他的实施方式。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全部的变更包含于权利要求书。以下,参照附图,说明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在各附图中,对于同一构成部分,标注同一标号,有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30]在本说明书中,“上”、“下”、“前”、“后”、“右”、“左”、“内”及“外”表示A柱用玻璃板装配于车辆的A柱时的方向、位置。
[0031]图1是在车辆的A柱具备A柱用玻璃板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立体图。如图1所示,车辆10具备配置在车辆10的前侧并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的A柱12、及支承于A柱12的车顶14。图1所示的A柱12是从车辆的前方观察时的右侧的A柱。通过从车辆的前侧向后侧倾斜配置的一对A柱12、车顶14来形成开口部16。在开口部16装配有挡风玻璃18。挡风玻璃18的上侧的端部由车顶14支承,挡风玻璃18的左右侧的端部由A柱12支承。车辆10在A柱12的后侧根据情况具备前三角窗玻璃19、进而侧窗玻璃20及将侧窗玻璃20支承为能够升降的前车门22。挡风玻璃18包含透明部18A、在透明部18A的周围设置的有色的不透明部18B。有色的不透明部18B也可以是黑色的称为所谓“黑色陶瓷”的遮蔽层。
[0032]在A柱12也可以沿长度方向形成矩形的开口部12A。A柱12是指对挡风玻璃18的左右侧的端部进行支承且比前车门22靠前侧的柱。A柱12分别配置在车辆10的左右。左右各A柱12没有被限定,也可以由一根以上的支柱构成。长度方向是A柱12延伸的方向。开口部12A为矩形形状,也可以具有上下方向比左右方向长的形状。在本说明书中,矩形是指四边形及大致四边形,构成矩形的边也可以为直线状及曲线状。而且,矩形的角部的角度并不局限于90
°
,只要为30
°
~120
°
的范围即可。矩形的角部也可以为圆弧形状。因此,也可以将矩形称为方形、大致方形、四边形、大致四边形。
[0033]以覆盖A柱12的开口部12A的方式将A柱用玻璃板30装配于A柱12。A柱用玻璃板30具有70%以上的可见光线透过率。开口部12A及A柱用玻璃板30能确保驾驶者的车辆前方的视觉辨认性。A柱12的开口部12A越大,则驾驶者的视觉辨认性越提高。A柱用玻璃板30如后所述包括透明部38和不透明部40。
[0034]接下来,参照图2~图13,说明A柱用玻璃板30。图2是A柱用玻璃板30的概略立体图,图3是沿III-III线的剖视图。A柱用玻璃板30具有沿长度方向的棱线部32。A柱用玻璃板
30的与棱线部32正交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是向车外侧突出的弯曲形状。在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中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底边部34具有比棱线部32大的曲率半径(参照图3)。
[0035]通常,A柱12的固定部由平坦面构成。通过增大A柱用玻璃板30的两端的底边部34的曲率半径而底边部34的形状接近于固定部的形状。在使A柱12的固定部与A柱用玻璃板30相对时,能够使间隙恒定。恒定的间隙使粘接剂的厚度均匀,减少粘接强度的不均。A柱12的固定部与A柱用玻璃板30的固定更加可靠。
[0036]另外,通过增大A柱用玻璃板30的两端的底边部34的曲率半径而A柱12与A柱用玻璃板30的高低差减小。小的高低差抑制空气阻力的产生。由此,燃油经济性提高,而且,风噪声减小,有助于车辆10的肃静性。
[0037]长度方向在A柱用玻璃板30中是指长度长的方向,如果为图3,则为右斜地延伸的方向。在构成A柱用玻璃板30的外周的四条边之中,沿长度方向延伸的相对的两条边构成长边。沿长度方向的棱线部32是在以A柱用玻璃板30的车外侧的面为上侧而设置在平面上的情况下,相对于该平面将高的部分h沿长度方向连结而成的区域。因此,沿长度方向的棱线部32沿着A柱用玻璃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A柱用玻璃板,其中,所述A柱用玻璃板在车辆的A柱装配于沿所述A柱的长度方向形成的开口部,所述A柱用玻璃板具有沿着所述长度方向的棱线部,与所述棱线部正交的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是朝向车外侧突出的弯曲形状,并且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中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的底边部具有比所述棱线部大的曲率半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所述车辆的A柱的开口部在俯视观察下为四边形或大致四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中,从所述底边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两端朝向所述棱线部的20mm的范围具有300mm以上的曲率半径。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所述A柱用玻璃板在俯视观察下为四边形或大致四边形。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的最大值为所述宽度方向的尺寸的最小值的200%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在所述车辆的A柱的所述开口部装配有所述A柱用玻璃板的状态下,所述A柱用玻璃板的比上下方向的中央靠下侧的部分的、所述棱线部的方向的截面形状具有朝向车内侧突出的曲面形状。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在从所述棱线部的方向的上端部朝向下端部距所述棱线部的所述上端部为1/4、2/4及3/4的位置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截面形状中,相邻的截面形状的曲率半径的最小值之差为30%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所述A柱用玻璃板具有:可见光线透过率为70%以上的透明部;及包围所述透明部的有色的不透明部。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A柱用玻璃板,其中,所述A柱用玻璃板为强化玻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冈英树
申请(专利权)人:AG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