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气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304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动气泵。本申请的电动气泵包括外壳、盖体、充气模块和控制模块,外壳上设有第一通气口;盖体盖设于外壳上,且盖体上设有第二通气口;充气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控制模块设于外壳内,且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和气压检测单元,气压检测单元设于控制电路板上,且控制电路板与充气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本申请可以通过气压检测单元检测充气床或者充气床垫等充气产品的内部气压,再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充气模块,从而能够维持本电动气泵的压强。的压强。的压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气泵


[0001]本申请涉及气泵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动气泵。

技术介绍

[0002]充气产品(如充气床垫或充气床)都需要充气后才可使用,可以通过手打气泵进行充气,或者通过电动气泵进行充气,或者安装内置气泵进行充气。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气泵在对充气床或者充气床垫等充气产品充气时,无法精准的测内部气压,导致气压过大损坏气泵,或者气压过低,令充气产品变形,使得舒适度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气泵,其能够通过气压检测单元检测内部气压,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充气模块。
[0005]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动气泵,包括外壳、盖体、充气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外壳上设有第一通气口;所述盖体盖设于所述外壳上,且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通气口;所述充气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和气压检测单元,所述气压检测单元设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且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充气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
[000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模块包括第一单元和第二单元,所述第一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压缩空气,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主泵充气电机;所述第二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补气,所述第二单元包括副泵补气电机;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副泵补气电机和所述主泵充气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
[0008]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通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处,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外壳的深度,用以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与所述第二通气口相通。
[0009]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消音棉和消音棉压紧板,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内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通的贯穿接孔,所述消音棉设于所述卡槽内;所述消音棉压紧板设于所述卡槽内,用于压紧所述消音棉。
[0010]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补气泵进气壳和补气泵出气壳,所述补气泵出气壳与所述补气泵进气壳连接,所述补气泵进气壳具有补气进孔;所述补气泵出气壳具有补气出孔;其中,所述副泵补气电机设于所述补气泵进气壳和所述补气泵出气壳内。
[0011]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多个固定触角和减震板,多个所述固定触角分别固定在所述所述补气泵进气壳和所述补气泵出气壳上;所述减震板设于所述第二区域内,且所述减震板通过所述固定触角固定在在所述所述补气泵进气壳和所述补气泵出气壳上。
[0012]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电源线,所述电源线设于所述盖体上,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3]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盖体上设有电线盒盖,所述电线盒盖与所述外壳连接,用于容纳所述电源线。
[0014]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按键板和充气控制按键,所述按键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一孔,所述充气控制按键设于所述第一孔内,且通过所述按键板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相连,用于控制所述主泵充气电机。
[0015]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电动气泵还包括换向模块,所述换向模块包括用于切换风道的换向板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微动开关。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放气控制按键,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二孔,所述放气控制按键设于所述第二孔内,且与所述换向模块相连,用于控制所述换向模块和所述主泵充气电机。
[0016]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USB接口,所述盖体上设有第三孔,所述USB接口设于所述第三孔内,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7]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发光件,所述盖体上设有第四孔,所述发光件设于所述第四孔内,且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
[0018]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9]本申请可以通过气压检测单元检测充气床或者充气床垫等充气产品的内部气压,并通过控制模块控制充气模块,从而能够维持本电动气泵的压强。
[0020]本申请可以通过气压检测单元检测充气床或者充气床垫等充气产品的内部气压,再通过控制模块控制主泵充气电机以及副泵补气电机,从而能够在充气产品内部气压过低时通过第二单元自动补气,维持本电动气泵的压强,防止气压过低而令充气产品变形;也可以在充气产品内部气压达到预设值时,通过控制电路板令主泵充气电机以及副泵补气电机停止,防止导致气压过大而损坏本电动气泵。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爆炸图。
[0029]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示出的电动气泵的俯视图。
[0031]图标:1-电动气泵;100-外壳;110-第一通气口;111-隔板;120-卡槽;121-贯穿接
孔;140-第一区域;150-第二区域;160-护网;170-阀门组件;200-盖体;210-第二通气口;220-第一孔;230-第二孔;240-第三孔;250-第四孔;300-第一单元;310-风叶;320-风叶罩壳;330-封气板;340-电机罩壳;350-主泵充气电机;360-出气孔;370-进气孔;400-第二单元;410-补气泵进气壳;411-补气进孔;420-补气泵出气壳;421-补气出孔;430-副泵补气电机;440-消音棉;441-消音棉压紧板;450-减震板;451-固定触角;500-控制模块;510-控制电路板;520-气压检测单元;530-电源线;531-电源板;532-电源板保护罩;540-按键板;550-充气控制按键;560-放气控制按键;570-USB接口;580-发光件;600-换向模块;610-换向板;620-微动开关;612-通气孔;613-斜坡杆;630-支撑杆;640-集成主板;650-换向弹簧;660-换向凸轮;670-倒扣;680-电磁阀;800-充气模块;900-电线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2]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并不表示排列序号,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设有第一通气口;盖体,盖设于所述外壳上,且设有第二通气口;充气模块,设于所述外壳内;以及控制模块,设于所述外壳,且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电路板和气压检测单元,所述气压检测单元设于所述控制电路板上,且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充气模块电性连接,用于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模块包括:第一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压缩空气,所述第一单元包括主泵充气电机;以及第二单元,设于所述外壳内,用于补气,所述第二单元包括副泵补气电机;其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副泵补气电机和所述主泵充气电机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外壳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外壳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第二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区域内;其中,所述第一通气口设于所述第一区域处,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所述外壳的深度,用以使所述第一区域与所述第二区域均与所述第二通气口相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消音棉,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的内底面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区域相通的贯穿接孔,所述消音棉设于所述卡槽内;以及消音棉压紧板,设于所述卡槽内,用于压紧所述消音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气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元还包括:补气泵进气壳,具有补气进孔;以及补气泵出气壳,与所述补气泵进气壳连接,且具有补气出孔;其中,所述副泵补气电机设于所述补气泵进气壳和所述补气泵出气壳内。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光英唐晓玲
申请(专利权)人:玛那斯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