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光专利>正文

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97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设有一对盘扫,垃圾导盘和动力源,其特点为一对盘扫由两个相邻排列的盘扫组成,其中一个盘扫按顺时针旋转、另一个盘扫按逆时针旋转,两个盘扫的清扫的触地部分为相向转动,由动力带动盘扫和垃圾导盘转动,将垃圾扫入垃圾导盘,垃圾导盘设置在两个盘扫的毛刷下面且紧贴在盘扫的毛刷最下端,由动力带动其转动,其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垃圾导盘采用软胶转盘,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与地面倾斜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有触地部分和倾斜坡面,盘扫和垃圾导盘的触地部分为盘扫清扫区,而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倾斜坡面部分为垃圾输送提升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较为简便,且清扫适应能力较强。扫适应能力较强。扫适应能力较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上的清洁保洁工具,具体讲是一种从人工清扫所用的扫把到道路清扫的系列的产品,属于环卫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保洁工人使用的扫把为传统的竹枝做的扫把,在清扫路面时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产生的扬尘二次污染大,特别是在刮风天气一边扫一边垃圾满天飞,清扫的效率低,保洁的清洁度也较低。使用本技术制作为电动扫把以代替旧式的人工清扫的传统扫把,可以大大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清扫的效率和质量,提供城市形象。而目前现有的道路清扫车大多数是吸入式的,它主要是由真空机、吸盘等组成。其结构复杂、噪音大、耗能高、投入成本大、维修费用高,对使用环境有很高的要求,而目前纯扫式道路清扫车主要是滚扫式的,这样在像目鱼骨上拱或下凹的路面也不易清扫,且滚扫式清扫机构大都采用单滚扫清扫,有一块软胶垃圾导板,大的垃圾不易通过,因此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
[0003]由于整个清扫机构是由两个盘扫相似于一对齿轮的啮合运行,两个盘扫之间设有可转动的垃圾导盘,两个盘扫的触地部分可用于清扫地面垃圾而离地部分可用于将清扫的垃圾通过可转动垃圾导盘将垃圾送到垃圾箱,由于垃圾导盘是转动的,且垃圾导盘采用软胶转盘(至少转盘外圈为软胶)。虽然是逆向行走也不会顶着地面,整体重量轻,推行轻松,结构简单,维护方便,使用成本低,造价低廉,使用灵活方便,可替代人工清扫保洁的传统扫把,大大提高清扫效率和清洁度,减轻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又提高城市形象。如果接入一个输送系统,组合成清扫与输送为一体的的清扫系统可用于大型扫路车,就可以替代目前现有吸入式的道路清扫车,节能环保十分明显,本技术虽然只有不大改变,但可以开发一系列产品从手推的电动扫把到中小型的电动扫地车再到大型扫路车等,可改变未来的整个清扫方式,会产生颠覆性的改变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设有一对盘扫,垃圾导盘和动力源,其特征在于:一对盘扫由两个相邻排列的盘扫组成,其中一个盘扫按顺时针旋转、另一个盘扫按逆时针旋转,两个盘扫的清扫的触地部分为相向转动,即两个盘扫的触地清扫部分为搂抱式运行,由动力带动盘扫和垃圾导盘转动,将垃圾扫入垃圾导盘,所述的垃圾导盘设置在两个盘扫的毛刷下面且紧贴在盘扫的毛刷最下端,由动力带动其转动,其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均可,所述的垃圾导盘采用软胶转盘,软胶转盘其至少转盘外圈为软胶;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与地面倾斜一定的倾斜角度,使得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有触地部分和倾斜坡面,盘扫和垃圾导盘的触地部分为盘扫清扫区,而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倾斜坡面部分为垃圾输送提升区。
[0006]所述的垃圾导盘的动力由两个盘扫的其中一个动力提供,盘扫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垃圾导盘转动。
[0007]所述的垃圾导盘由内圆和外圆环组成,所述的内圆厚、外圆环薄,内圆由硬质材料制成,外圆环由软胶材料制成。
[0008]所述的垃圾导盘的动力传动设置在垃圾导盘的背面,即朝向地面的一面。
[0009]所述的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两种清扫方式:其一是:垃圾箱(垃圾出口)在后面而盘扫触地端(垃圾进口)在前面前行时,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与地面均向前倾斜一定角度,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前区触地部分为盘扫清扫区,而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倾斜坡面部分为垃圾输送提升区,垃圾导盘的 A、B两点之间为垃圾入口,通过盘扫将垃圾扫到垃圾导盘中;垃圾导盘的C、D两点之间为垃圾出口,垃圾经垃圾出口进入垃圾箱;其二为:垃圾箱(垃圾出口)在前面而盘扫触地端(垃圾进口)在后面前行时,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均向后倾斜一定角度,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后区触地部分为盘扫清扫区,而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倾斜坡面部分为垃圾输送提升区,垃圾是在盘扫的内圆清扫,垃圾导盘将垃圾扫到两个清扫盘扫下面,而盘扫通过垃圾导盘将垃圾扫到垃圾箱。
[0010]具体地说,本技术的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11]双盘扫清扫机构设有清扫盘扫,垃圾导盘和动力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扫为一对盘扫,一对盘扫由两个相邻排列的盘扫组成,其中一个盘扫按顺时针旋转、另一个盘扫按逆时针旋转,即两个盘扫的触地清扫部分为搂抱式的相向转动,由动力带动盘扫和垃圾导盘,所述的垃圾导盘设置在两个盘扫之间的毛刷下面且紧贴在盘扫最下端的毛刷,由动力带动转动,其转动方向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均可,所述的圾导盘采用软胶转盘(至少转盘外圈为软胶)。一对盘扫和垃圾导盘均向前或向后倾斜一定角度α(盘扫和垃圾导盘与地面的夹角,见图1),即相对于清扫行进中,盘扫的触地部分为盘扫清扫区,而盘扫和垃圾导盘的倾斜坡面部分为垃圾输送提升区。如果接入一个输送系统,组合成清扫与输送为一体的机构可用于大型扫路车的清扫系统,就可以替代目前现有吸入式的道路清扫车,一个盘扫清扫机构可以做成一系列的产品。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两个盘扫组合的清扫机构已经很多人尝试过,目前为止都是采用在两个盘扫之间设置一个固定的垃圾导板(触地端用软胶片),其缺点是:在两个盘扫中间有明显的一道没有清扫干净的漏扫垃圾,如果用了一段时间,盘刷磨损后盘刷圆圈就变小,在两个盘扫中间漏扫垃圾更多,同时两个盘扫之间有一块垃圾导板是逆着行走方向,地面稍有不平常常会顶到地面,行走阻力很大,专利技术专利的专利号201010247714.4,产品已开发出来了,在产品使用时就是以上问题。本技术的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十分简便、清扫适应能力极强的盘扫清扫机构可以克服以上的一系列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带垃圾箱的主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的立体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不带垃圾导盘的盘刷与垃圾导盘传动立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带垃圾箱的仰视30
°
的主视图。
[0017]图5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的垃圾导盘为内圈厚外圈薄的主视图。
[0018]图6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的垃圾导盘为内圈厚外圈薄的左视图。
[0019]图7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带法兰轴的结构立体图。
[0020]图8为本技术双盘扫清扫机构的带法兰轴结构与盘刷连接立体图。
[0021]图中:盘扫1、垃圾导盘2、盘扫动力源3、垃圾箱4、垃圾入口5、垃圾出口6。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3]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所述的双盘扫清扫机构,包括动力系统(动力源3)、一对盘扫1、垃圾导盘2、垃圾箱4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盘扫1和垃圾导盘2设置为向前倾斜一定角度,盘扫1和垃圾导盘3与地面接触部分为清扫动作,盘扫与垃圾导盘2接触的倾斜坡面为垃圾提升输送动作将垃圾扫入垃圾箱4。每个盘扫都有动力带动,所述的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设有一对盘扫(1),垃圾导盘(2)和动力源(3),其特征在于:一对盘扫由两个相邻排列的盘扫(1)组成,其中一个盘扫(1)按顺时针旋转、另一个盘扫按逆时针旋转,两个盘扫(1)的清扫的触地部分为相向转动,即两个盘扫(1)的触地清扫部分为搂抱式运行,由动力带动盘扫(1)和垃圾导盘(2)转动,将垃圾扫入垃圾导盘,所述的垃圾导盘(2)设置在两个盘扫(1)的毛刷下面且紧贴在盘扫(1)的毛刷最下端,由动力带动其转动,其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旋转或逆时针旋转,所述的垃圾导盘(2)采用软胶转盘,软胶转盘其至少转盘外圈为软胶;一对盘扫(1)和垃圾导盘与地面倾斜一定的倾斜角度(α),使得一对盘扫(1)和垃圾导盘有触地部分和倾斜坡面,盘扫(1)和垃圾导盘的触地部分为盘扫清扫区,而盘扫(1)和垃圾导盘(2)的倾斜坡面部分为垃圾输送提升区。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垃圾导盘的动力由两个盘扫的其中一个动力提供,盘扫(1)的动力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垃圾导盘(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双盘扫清扫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垃圾导盘(2)由内圆和外圆环组成,所述的内圆厚、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光
申请(专利权)人:梁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