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新井祥之专利>正文

琴脚的主体固定构件和固定件以及具有该固定件的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935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件,能够确认固定件位于琴脚的期望的位置,该固定件能够在该位置处可靠地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琴脚的固定件(2)包括在杆部(22)形成有凹部(26)的琴脚(10)和主体固定构件(12),主体固定构件(12)包括:嵌合部(28);通孔(30),其供琴脚(10)的杆部(22)贯穿;有底孔(33),其具有底面,该有底孔以与通孔(30)正交的方式设置;圆柱构件(36),在该圆柱构件(36)形成有供所述杆部(22)贯穿的孔(40),在该孔(40)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杆部(22)的凹部(26)卡合的卡合突起(42);施力部件(44);以及按压部件(34),其借助该圆柱构件(36)来按压贯穿通孔(30)和孔(40)的杆部(22)。(36)来按压贯穿通孔(30)和孔(40)的杆部(22)。(36)来按压贯穿通孔(30)和孔(40)的杆部(2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琴脚的主体固定构件和固定件以及具有该固定件的乐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大型乐器的琴脚(日文:
エンドピン
)的主体固定构件和固定件以及具有该固定件的乐器。

技术介绍

[0002]琴脚使用于低音提琴、大提琴等弦乐器、低音单簧管等木管乐器等大型乐器。例如,若以低音提琴为例,如图7所示,琴脚100、102是立于地板103并支承乐器的金属制的棒状构件,可装卸地安装于大型乐器的下端部(尾部)114。琴脚100、102是除了支承乐器的作用以外,还具有将振动(声音)传递至地板而放大响声的作用的重要的零件。该琴脚100、102需要根据演奏者的身高(坐高)、演奏样式等来进行长度的调节,因此通过固定件固定为能够伸缩。
[0003]以往提供的能够进行长度调节的琴脚的固定件有两种。如图8和图9所示,该两种固定件均由琴脚100、102和主体固定构件104、106构成。琴脚100、102构成为,其杆部108、110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的下端部114,杆部108、110的另一端具有为了将乐器立于地板而呈变尖的形状的顶端部112。在该顶端部112,出于保护地板面的目的等而设有橡胶帽113。主体固定构件104、106包括:通孔116,其供琴脚100、102的杆部108、110贯穿;紧固件118、120,其将琴脚100、102的杆部108、110紧固在期望的位置;以及乐器固定部122,其可装卸地固定于乐器主体的下端部114。
[0004]具体而言,在其中的一种固定件中,如图8所示,在琴脚100的杆部108,在轴向上等间隔地形成有环状凹部124。主体固定构件104的紧固件118由沿相对于通孔116垂直的方向形成的内螺纹126和螺纹接合于该内螺纹126的外螺纹构件128构成。通过使外螺纹构件128的顶端部嵌入在杆部108形成的环状凹部124,从而琴脚100和主体固定构件104被牢固地固定。
[0005]然而,由于主体固定构件104由木材等形成,无法目视环状凹部124,因此将外螺纹构件128的顶端部嵌入琴脚100的环状凹部124的作业不得不依赖于感觉。因此,若认为外螺纹构件128的顶端部嵌入琴脚100的环状凹部124而演奏乐器,则在外螺纹构件128的顶端部触碰着环状凹部124以外的部位的情况下,在振动等的作用下外螺纹构件128会稍稍松动,存在琴脚100逐渐地滑动而进入到乐器的内部这样的问题。
[0006]另外,在另一种固定件中,如图9所示,琴脚102由没有环状凹部的笔直的杆部110构成。主体固定构件106的紧固件120构成为包括:滑动构件134,其具有在圆柱构件130的一端形成的外螺纹件132;帽136,其以将在主体固定构件106的侧面开设的、圆柱构件130的插入口覆盖的方式盖上,该帽136在中央部具有供外螺纹件132贯穿的孔;以及内螺纹构件138,其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旋拧于从帽136的孔突出的外螺纹件132。在滑动构件134的圆柱构件130上,在横穿开设于主体固定构件106的、供琴脚102的杆部110贯穿的通孔116的位置,开设有与通孔116相同直径的孔140。采用该结构,对于贯穿主体固定构件106的通孔116和圆柱构件130的孔140的、琴脚102的杆部110,通过拧紧内螺纹构件138,从而通孔116和孔
140的位置相对地偏移,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杆部110被固定。
[0007]该固定件能够在任意的位置固定琴脚102,且容易进行长度调整。然而,若内螺纹构件138的拧紧力较弱,则再加上外螺纹件132的延展性,导致摩擦力减弱,存在琴脚102的杆部110滑动而进入乐器的内部这样的问题。
[0008]对于这样的固定件,提出了专利文献1所示那样的琴脚的固定件。该固定件由安装于乐器的第1构件和设有使直径缩径的缺口的第2构件构成,通过将第2构件插入具有倾斜面的第1构件,从而使第2构件缩径,利用第2构件对琴脚进行压接固定。当第1构件与第2构件的啮合松动时,该固定件无法再对琴脚进行压接,琴脚会进入到乐器的内部。
[0009]音乐会等中的乐器的演奏在许多观众的面前进行,因此,即使在演奏中琴脚的固定位置发生了偏移,也只能以此状态进行演奏。因此,对于演奏者来说,期望一种琴脚的固定位置不会出乎预料地发生变化的、值得信赖的琴脚的固定件。
[0010]现有技术文献
[0011]专利文献
[0012]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6142972号公报
[0013]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1595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14]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15]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在期望的位置处利用固定件将琴脚固定时,能够确认能在该位置处可靠地进行了固定。
[0016]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固定件,该固定件在期望的位置处固定了琴脚之后,即便因固定件的螺纹等稍稍松动而使琴脚位置偏移,琴脚的固定位置也不会变化。
[0017]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体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琴脚,该琴脚包含杆部,该杆部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该杆部的另一端立于地板,在该杆部形成有凹部,其中,该主体固定构件包括:嵌合部,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通孔,其供所述琴脚的杆部贯穿;有底孔,其具有底面,该有底孔以与所述通孔正交的方式设于该主体固定构件的侧面;圆柱构件,其可滑动地配设于所述有底孔,在该圆柱构件形成有供所述杆部贯穿的孔,在该孔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杆部的凹部卡合的卡合突起;施力部件,其配设于所述有底孔的底面与圆柱构件的端面之间;以及按压部件,其形成于所述圆柱构件的另一端面,该按压部件借助该圆柱构件来按压贯穿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孔的所述杆部。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体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琴脚,该琴脚包含杆部,该杆部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该杆部的另一端立于地板,在该杆部形成有凹部,其中,该主体固定构件包括:嵌合部,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通孔,其供所述琴脚的杆部贯穿;横向通孔,其以与所述通孔正交的方式设于该主体固定构件的侧面;圆柱构件,其可滑动地配设于所述横向通孔,在该圆柱构件形成有供所述杆部贯穿的孔,在该孔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杆部的凹部卡合的卡合突起;罩构件,其覆盖所述横向通孔;施力部件,其配设于所述罩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圆柱构件的端面之间;以及按压部件,其形成于所述圆柱构件的另一端面,该按压部件借助该圆柱构件来按压贯穿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孔的所述杆部。
[0020]并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体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琴脚,该琴脚包含杆部,该杆部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该杆部的另一端立于地板,在该杆部形成有凹部,其中,该主体固定构件包括:嵌合部,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通孔,其供所述琴脚的杆部贯穿;内螺纹,其在该主体固定构件的侧面设置成到达所述通孔;卡合部件,其为截面U字状,该卡合部件插入所述内螺纹;按压部件,其螺纹接合于所述内螺纹,该按压部件抵接于所述卡合部件的端面并借助该卡合部件按压所述杆部;以及施力部件,其一端收纳于所述卡合部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主体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琴脚,该琴脚包含杆部,该杆部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该杆部的另一端立于地板,在该杆部形成有凹部,其中,该主体固定构件包括:嵌合部,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通孔,其供所述琴脚的杆部贯穿;有底孔,其具有底面,该有底孔以与所述通孔正交的方式设于该主体固定构件的侧面;圆柱构件,其可滑动地配设于所述有底孔,在该圆柱构件形成有供所述杆部贯穿的孔,在该孔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杆部的凹部卡合的卡合突起;施力部件,其配设于所述有底孔的底面与圆柱构件的端面之间;以及按压部件,其形成于所述圆柱构件的另一端面,该按压部件借助该圆柱构件来按压贯穿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孔的所述杆部。2.一种主体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琴脚,该琴脚包含杆部,该杆部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该杆部的另一端立于地板,在该杆部形成有凹部,其中,该主体固定构件包括:嵌合部,其固定于所述乐器主体;通孔,其供所述琴脚的杆部贯穿;横向通孔,其以与所述通孔正交的方式设于该主体固定构件的侧面;圆柱构件,其可滑动地配设于所述横向通孔,在该圆柱构件形成有供所述杆部贯穿的孔,在该孔的内表面形成有与所述杆部的凹部卡合的卡合突起;罩构件,其覆盖所述横向通孔;施力部件,其配设于所述罩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圆柱构件的端面之间;以及按压部件,其形成于所述圆柱构件的另一端面,该按压部件借助该圆柱构件来按压贯穿于所述通孔和所述孔的所述杆部。3.一种主体固定构件,其用于固定琴脚,该琴脚包含杆部,该杆部的一端收纳于乐器主体,该杆部的另一端立于地板,在该杆部形成有凹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新井祥友新井祥之
申请(专利权)人:新井祥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