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833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包括节能混气组件、进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第二排气组件和驱动组件;本节能型家用燃气灶通过陶瓷支架和铸铁支架将灶体包裹住,使得灶体在燃烧燃气时,火焰的热量始终保留在陶瓷支架内,通过环形管和抽气孔以及第一排气组件和第二排气组件能够将燃气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到本燃气灶外,通过混气组件能够将燃气和空气预混合,使得燃气与足够的氧气混合,能够充分燃烧,不会浪费燃气;本节能型家用燃气灶能够将燃气燃烧后的热量尽可能地保留在灶体处,对锅进行加热,以更少的燃气制造出更多的热量,将燃气与空气预混合,保证燃气能够充分燃烧,发出更多的热量,还能够避免燃气燃烧不充分而散发出有毒气体。有毒气体。有毒气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灶,具体涉及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

技术介绍

[0002]燃气灶是指以液化石油气(液态)、人工煤气、天然气等气体燃料进行直火加热的厨房用具。由于市面上的家用燃气灶热利用率不够高,造成了燃气灶极其的耗能,燃气灶燃烧石油气或天然气等燃气时,燃气所产生的热量大都传导至周围的空气中,只有部分热量传导到了锅上;另一方面,由于燃气燃烧需要氧气,一般的家用燃气灶在使用时由于燃气燃烧需要消耗氧气以及燃烧后大量二氧化碳等不可燃气体,这些气体会飘散在燃气灶周围,使得燃气灶周围氧气减少,影响燃气燃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
[0004]为达到以上目的,提供如下方案: 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包括机体、灶体、芯盖、挡风板和锅架,所述灶体安装在机体的顶部,所述芯盖安装在灶体上,所述挡风板安装在灶体的外侧,所述锅架安装在挡风板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能混气组件、进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第二排气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混气组件安装在机体内,混气组件与灶体连接且混气组件位于灶体的下方,所述混气组件的底部设有进气组件且进气组件位于机体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混气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混气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组件与混气组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第二排气组件皆安装在机体内,所述混气组件包括陶瓷支架、铸铁支架、环形管、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混气管道、隔板和混气仓,所述陶瓷支架安装在铸铁支架内,所述陶瓷支架的顶部设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均布有若干抽气孔,所述陶瓷支架内设有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且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对称地设置在陶瓷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抽气管与第二抽气管皆与环形管连通,所述混气仓设置在机体内部,所述混气仓与灶体通过混气管道连接,所述混气管道内交替地设置有若干隔板。
[0005]进一步,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燃气管道、进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燃气管道设置在机体内,燃气管道的一端延伸出机体外,燃气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混气仓内,所述进气泵安装在机体内,进气泵的进气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机体外,所述进气泵的出气端与出气管的一端连接,出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混气仓内,燃气管道位于混气仓内的一端与进气管位于混气仓内的一端位置相对。
[0006]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内的第一电机、第一滑块、第一螺杆、第二电机、第二滑块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对称地设置在混气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第一滑块通过螺纹连接,第一滑块与铸铁支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螺杆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第二螺杆与第二滑块通过螺纹连接,第二滑块与铸铁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第二排气组件结构相同且两者对称地设置在混气组件的两侧。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包括第一注水管、第一水箱、第一连接管、第一吸气管、第一抽气泵、第一排气管,所述第一水箱安装在机体内,第一水箱的底部与第一连接管的一段连接,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插入在第一抽气管内,第一水箱的顶部与第一注水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注水管的另一端与延伸至机体外壁上,所述第一吸气管的一端与第一水箱的顶部连接,第一吸气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抽气泵的进气端连接,第一抽气泵的出气端与第一排气管的一端连接,第一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机体的外壁。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排气组件包括第二注水管、第二水箱、第二连接管、第二吸气管、第二抽气泵、第二排气管,所述第二水箱安装在机体内,第二水箱的底部与第二连接管的二段连接,第二连接管的另二端插入在第二抽气管内,第二水箱的顶部与第二注水管的二端连接,第二注水管的另二端与延伸至机体外壁上,所述第二吸气管的二端与第二水箱的顶部连接,第二吸气管的另二端与第二抽气泵的进气端连接,第二抽气泵的出气端与第二排气管的二端连接,第二排气管的另二端延伸至机体的外壁。
[0010]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在于:本节能型家用燃气灶通过陶瓷支架和铸铁支架将灶体包裹住,使得灶体在燃烧燃气时,火焰的热量始终保留在陶瓷支架内,通过陶瓷支架上的环形管和抽气孔以及第一排气组件和第二排气组件能够将燃气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到本燃气灶外,通过混气组件能够将燃气和空气预混合,使得燃气与足够的氧气混合,能够充分燃烧,不会浪费燃气;本节能型家用燃气灶能够将燃气燃烧后的热量尽可能地保留在灶体处,对锅进行加热,以更少的燃气制造出更多的热量,同时,将燃气与空气预混合,保证燃气能够充分燃烧,发出更多的热量,还能够避免燃气燃烧不充分而散发出有毒气体。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图A;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的局部放大图B。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11.机体,12.灶体,13.芯盖,14.挡风板,15.锅架,21.陶瓷支架,22.铸铁支架,23.环形管,24.抽气孔,25.第一抽气管,26.第二抽气管,27.混气管道,28.隔板,29.混气仓,31.燃气管道,32.进气泵,33.进气管,34.出气管,41.第一电机,42.第二滑块,43.第一螺杆,44.第二电机,45.第二滑块,46.第二螺杆,51.第一注水管,52.第一水箱,53.第一连接管,54.第一吸气管,55.第一抽气泵,56.第一排气管,61.第二注水管,62.第二水箱,63.第二连接管,64.第二吸气管,65.第二抽气泵,66.第二排气管。
[0013]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包括机体11、灶体12、芯盖13、挡风板14和锅架15,所述灶体12安装在机体11的顶部,所述芯盖13安装在灶体12上,所述挡风板14安装在灶体12的外侧,所述锅架15安装在挡风板14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能混
气组件、进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第二排气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混气组件安装在机体11内,混气组件与灶体12连接且混气组件位于灶体12的下方,所述混气组件的底部设有进气组件且进气组件位于机体11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混气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混气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组件与混气组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第二排气组件皆安装在机体11内,所述混气组件包括陶瓷支架21、陶瓷支架22、环形管23、第一抽气管25、第二抽气管26、混气管道27、隔板28和混气仓29,所述陶瓷支架21安装在陶瓷支架22内,所述陶瓷支架21的顶部设有环形管23,所述环形管23上均布有若干抽气孔24,所述陶瓷支架21内设有第一抽气管25和第二抽气管26且第一抽气管25和第二抽气管26对称地设置在陶瓷支架21的两侧,所述第一抽气管25与第二抽气管26皆与环形管23连通,所述混气仓29设置在机体11内部,所述混气仓29与灶体12通过混气管道27连接,所述混气管道27内交替地设置有若干隔板28。
[0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包括机体、灶体、芯盖、挡风板和锅架,所述灶体安装在机体的顶部,所述芯盖安装在灶体上,所述挡风板安装在灶体的外侧,所述锅架安装在挡风板的外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节能混气组件、进气组件、第一排气组件、第二排气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混气组件安装在机体内,混气组件与灶体连接且混气组件位于灶体的下方,所述混气组件的底部设有进气组件且进气组件位于机体内,所述驱动组件与混气组件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混气组件的一侧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组件与混气组件的另一侧连接,所述第一排气组件与第二排气组件皆安装在机体内,所述混气组件包括陶瓷支架、铸铁支架、环形管、第一抽气管、第二抽气管、混气管道、隔板和混气仓,所述陶瓷支架安装在铸铁支架内,所述陶瓷支架的顶部设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均布有若干抽气孔,所述陶瓷支架内设有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且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对称地设置在陶瓷支架的两侧,所述第一抽气管与第二抽气管皆与环形管连通,所述混气仓设置在机体内部,所述混气仓与灶体通过混气管道连接,所述混气管道内交替地设置有若干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组件包括燃气管道、进气泵、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燃气管道设置在机体内,燃气管道的一端延伸出机体外,燃气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混气仓内,所述进气泵安装在机体内,进气泵的进气端与进气管的一端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出机体外,所述进气泵的出气端与出气管的一端连接,出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混气仓内,燃气管道位于混气仓内的一端与进气管位于混气仓内的一端位置相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家用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机体内的第一电机、第一滑块、第一螺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普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