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73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包括金属锌筒、碳电极、设置于金属锌筒内壁的浆纸层、卡合于金属锌筒一端的碗底、卡合于金属锌筒另一端的金属盖,以及贴合于碗底内上端面的底碗纸,金属锌筒与碗底卡合的一端设有缩管部且缩管部卡合于碗底内,底碗纸置于碗底与缩管部之间,金属锌筒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且开口端设有面碗,碳电极的一端抵接于缩管部的底端面,碳电极的另一端贯穿面碗延伸出金属锌筒的开口端,金属锌筒内面碗与金属锌筒底部之间填充有电极粉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碗底卡合于缩管部的结构,能提高碗底与金属锌筒之间的稳定性,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压效果,提升电池成品质量。提升电池成品质量。提升电池成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电池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便携式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中,例如玩具、手持设备等,这对电池储能能量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而其中较常见的电池为锌锰干电池,电池的外壳为锌筒。然现有的锌锰干电池中也存在导电不稳定,电解液封装不紧密从而导致泄漏的问题,放电时容易出现粉料泄露而对周边环境污染,电池的蓄电时间不长,另外常见的电池碗底还存在碗底与锌筒底部易错,导致电池的电压低、不够稳定的问题,这都是阻碍锂电池未来发展的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该电池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碗底卡合于缩管部的结构,能提高碗底与金属锌筒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压效果,使制得的电池具有超导性、高抗漏性和蓄电时间长的特点,提升了电池成品质量。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包括金属锌筒和设置于金属锌筒内的碳电极,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内壁的浆纸层、卡合于所述金属锌筒一端的碗底、卡合于金属锌筒另一端的金属盖,以及贴合于碗底内上端面的底碗纸,所述金属锌筒与碗底卡合的一端设有缩管部,所述缩管部的外径与碗底的内径相同,所述缩管部卡合于所述碗底内,且所述底碗纸置于碗底与缩管部的下端面之间,所述金属锌筒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且开口端设有面碗,所述碳电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缩管部的底端面,所述碳电极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面碗延伸出金属锌筒的开口端,并贯穿所述金属盖,所述金属锌筒内面碗与金属锌筒底部之间填充有电极粉料。更进一步的,所述碗底设有卡合部和向外突审出的接触部,所述接触部的中央设有负极接触点。
[0005]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盖卡合于所述金属锌筒的开口端时,所述面碗与金属盖之间设有密封胶塞,所述密封胶塞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内,且所述碳电极贯穿所述密封胶塞。
[0006]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塞与金属锌筒内壁的接触处以及密封胶塞与碳电极的接触处均设有密封胶。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塞采用绝缘的塑胶材料。
[0008]进一步的,所述电极粉料为锌膏。
[0009]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胶塞和面碗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内,且所述密封胶塞和面碗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以充分隔绝所述电极粉料。
[0010]进一步的,所述碳电极延伸出金属锌筒的一端设有金属帽。
[0011]进一步的,所述金属帽的上端面凸设有正极接触点。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圆柱形电池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碗底
卡合于缩管部的结构,能有效提高碗底与金属锌筒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压效果,使制得的电池具有超导性、高抗漏性和蓄电时间长的特点,提升了电池成品质量。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为:1-金属锌筒、101-缩管部、2-碳电极、3-浆纸层、4-碗底、41
-ꢀ
卡合部、42-接触部、5-金属盖、6-底碗纸、7-面碗、8-电极粉料、9-密封胶塞、 10-密封胶和11-金属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8]见图1-3,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包括金属锌筒1和设置于金属锌筒1内的碳电极2,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1内壁的浆纸层3、卡合于所述金属锌筒1一端的碗底4、卡合于金属锌筒1另一端的金属盖5,以及贴合于碗底4内上端面的底碗纸6,所述金属锌筒1与碗底4卡合的一端设有缩管部101,所述缩管部101的外径与碗底4的内径相同,所述缩管部101卡合于所述碗底4内,且所述底碗纸6置于碗底4与缩管部101的下端面之间,所述金属锌筒1的另一端开口设置,且所述金属锌筒1的开口端设有面碗7,所述碳电极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缩管部101的底端面,所述碳电极2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面碗7和所述金属盖5并延伸出金属锌筒1的开口端,所述金属锌筒1内面碗7与金属锌筒1底部之间填充有电极粉料8,所述电极粉料8为锌膏。更进一步的,所述碗底4设有卡合部41和向外突审出的接触部42,所述接触部 42的中央设有负极接触点。
[0019]本实施例中圆柱形电池结构简单,通过设置碗底4卡合于缩管部101的结构,能有效提高碗底4与金属锌筒1之间的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升电池的使用寿命和稳压效果,使制得的电池具有超导性、高抗漏性和蓄电时间长的特点,提升了电池成品质量;而底碗纸6能有起到隔阂的作用,同时能够传热,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电池导电性能的稳定性,同时避免芯子内部发热导致电池爆裂的问题;同时电极粉料8采用锌膏可以增强电池的蓄电能力,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而碗底4设置额向外突审出的接触部42有利于电池在使用过程很稳定的安放在与用电器的电池座(未图示),提升了电池供电过程中的稳定性能。
[0020]本实施例中,所述金属盖5卡合于所述金属锌筒1的开口端时,所述面碗7与金属盖5之间设有密封胶塞9,所述密封胶塞9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1内,且所述碳电极2贯穿所述密封胶塞9;所述密封胶塞9和面碗7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1内,且所述密封胶塞9和面碗7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以充分隔绝所述电极粉料8;所述密封胶塞9与金属锌筒1内壁的接触处以及密封胶塞9 与碳电极2的接触处均设有密封胶10,所述密封胶塞9采用绝缘的塑胶材料。
[0021]本实施例中在面碗7与金属盖5之间设置的密封胶塞9之间形成一封闭的空间,以充分隔绝所述电极粉料8,而在密封胶塞9与金属锌筒1内壁和碳电极2的接触处设有密封胶10,可以显著提升电池的密封性能,有效提升了电池的抗漏性,其中密封胶塞9采用绝缘的塑胶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可很好的增强金属锌筒1的抗压性,以及避免电池放电时金属盖5与电极粉料8漏电的问题,很好的提升了电池成品质量和环保性能。
[0022]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电极2延伸出金属锌筒1的一端设有金属帽11;所述金属帽11的上端面凸设有正极接触点。
[0023]本实施例中金属帽11的上端面凸设有正极接触点便于与另一设备(未图示) 的电性连接。
[0024]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包括金属锌筒和设置于金属锌筒内的碳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金属锌筒内壁的浆纸层、卡合于所述金属锌筒一端的碗底、卡合于金属锌筒另一端的金属盖,以及贴合于碗底内上端面的底碗纸,所述金属锌筒与碗底卡合的一端设有缩管部,所述缩管部的外径与碗底的内径相同,所述缩管部卡合于所述碗底内,且所述底碗纸置于碗底与缩管部的下端面之间,所述金属锌筒的另一端开口设置,所述金属锌筒且开口端设有面碗,所述碳电极的一端抵接于所述缩管部的底端面,所述碳电极的另一端贯穿所述面碗和金属盖延伸出金属锌筒的开口端,所述金属锌筒内面碗与金属锌筒底部之间填充有电极粉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碗底设有卡合部和向外突审出的接触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的中央设有负极接触点。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碗底外卡合圆柱形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理博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天球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