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270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能够提供阳极;隔离膜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游并能够提供成对设置的隔离膜;制痕机构,设置于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上游,制痕机构用于在阳极上设置痕迹;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并用于向隔离膜提供多个阴极;复合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下游并用于将阳极、隔离膜以及阴极复合形成待叠片组;叠片机构,设置于复合机构下游且能够将待叠片组沿痕迹往复叠置,以成型叠片电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叠片电芯的生产需求,同时还能够降低叠片电芯的安全隐患。时还能够降低叠片电芯的安全隐患。时还能够降低叠片电芯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储能生产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叠片电芯相对卷绕电芯存在高倍率、高能量密度的优点,并且叠片电芯还可根据不同需求制作成各种异型电池,因此,在行业内普遍采用叠片电芯制作电池。
[0003]传统的叠片设备,通常采用极片冲切机将极片切断的方式进行叠片,虽然能够满足叠片要求,但也存在相应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在对极片进行切断的过程中,裁切边有出现毛刺的风险,而毛刺的存在有可能会刺破隔离膜,引起阴阳极短路,进而给叠片电芯带来安全隐患。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新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能够满足叠片电芯的生产需求,同时还能够降低叠片电芯的安全隐患。
[0006]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能够提供阳极;隔离膜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游并能够提供成对设置的隔离膜,成对设置的隔离膜用于夹持阳极;制痕机构,设置于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上游,制痕机构用于在阳极上设置痕迹;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并用于向隔离膜提供多个阴极;复合机构,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的下游并用于将阳极、隔离膜以及阴极复合形成待叠片组;叠片机构,设置于复合机构下游,叠片机构能够将待叠片组沿痕迹往复叠置,以成型叠片电芯。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制痕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制痕部件以及第二制痕部件,在阳极的厚度方向,第一制痕部件用于在阳极的其中一个表面设置痕迹,第二制痕部件用于在阳极的另一个表面设置痕迹。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第一制痕部件为金属刀具、激光刀具以及液体刻蚀器具中的一者;和/或,第二制痕部件为金属刀具、激光刀具以及液体刻蚀器具中的一者。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复合机构包括:加热传输组件,用于加热并输送隔离膜以及阴极;辊压部件,设置于加热传输组件的下游并用于辊压被加热后的隔离膜以及阴极,以使二者复合连接。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加热传输组件包括:加热部件,用于加热隔离膜以及阴极;输送部件,包括传动轮以及与传动轮配合的传动带,传动带环绕加热部件设置并用于输送隔离膜以及阴极。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加热传输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每两个加热传输组件为一组且相对设置,同一组的两个加热传输组件能够通过相对设置的传动带共同夹
持并输送阴极以及隔离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辊压部件和/或传动带上设置有除尘部件。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叠片机构包括动力源以及摆动机构,摆动机构具有用于待叠片组穿过的间隙,动力源与摆动机构连接并驱动摆动机构沿着预定的轨迹往复摆动,以将待叠片组往复叠置并成型叠片电芯。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摆动机构包括安装座以及成对设置并与安装座连接的夹持辊,间隙形成于成对设置的夹持辊之间,摆动机构通过安装座与动力源连接。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摆动机构进一步包括成对设置的限位加强辊,限位加强辊位于夹持辊的上游并与安装座连接。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叠片电芯生产系统进一步包括主输送机构,主输送机构位于复合机构以及叠片机构之间,主输送机构用于向待叠片组提供运行动力。
[0017]另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叠片电芯成型方法,包括:
[0018]提供阳极,在阳极上设置多个痕迹,多个痕迹在阳极的延伸方向间隔分布;
[0019]向带有痕迹的阳极提供成对设置的隔离膜,并使得成对设置的隔离膜共同夹持阳极;
[0020]向隔离膜提供多个阴极,使得多个阴极沿着延伸方向间隔贴敷并连接于隔离膜远离阳极的表面,以形成待叠片组,每个阴极位于相邻两个痕迹之间;
[0021]沿多个痕迹所在位置往复叠置待叠片组以形成叠片电芯。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相邻两个痕迹中,其中一个痕迹位于阳极在自身厚度方向的一个表面,另一个痕迹位于阳极在厚度方向的另一个表面。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相邻的两个阴极中,其中一个连接于成对设置的隔离膜中的其中一者,另一个连接于成对设置的隔离膜中的另一者。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以及叠片电芯成型方法,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包括第一输送机构、隔离膜输送机构、制痕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复合机构以及叠片机构,由于制痕机构的设置并使其在阳极上设置痕迹,可以省略对阳极的切割步骤,避免毛刺的产生,保证叠片电芯的安全,同时,还可以简化叠片电芯生产系统的结构。并且,通过制痕机构设置的痕迹,能够使得待叠片组被叠置成型叠片电芯时,能够按照痕迹往复叠置待切片组,便于折叠,即使在不切割阳极的情况下,同样能够满足叠片电芯的生产要求。
附图说明
[0025]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阳极与制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具有痕迹的阳极的示意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复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加热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8是图7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0034]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叠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是图9所示结构的仰视图;
[0036]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叠片机构与主输送机构以及待叠片组的配合示意图;
[0037]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叠片电芯成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8]其中:
[0039]1-第一输送机构;11-第一放卷装置;12-第一接带装置;13-第一张力平衡装置;14-第一纠偏装置;15-第一除尘装置;
[0040]2-隔离膜输送机构;
[0041]3-制痕机构;31-第一制痕部件;32-第二制痕部件;
[0042]4-第二输送机构;41-第二放卷装置;42-第二接带装置;43-第二张力平衡装置;44-第二纠偏装置;45-裁切装置;46-第二除尘装置;461-皮带刷;462-吸尘装置;
[0043]5-复合机构;51-加热传输组件;511-加热部件;512-输送部件;512a-传动轮;512b-传动带;52-辊压部件;521-挤压辊;53-除尘部件
[0044]6-叠片机构;61-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构,能够提供阳极;隔离膜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机构的下游并能够提供成对设置的隔离膜,成对设置的所述隔离膜用于夹持所述阳极;制痕机构,设置于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上游,所述制痕机构用于在所述阳极上设置痕迹;第二输送机构,设置于所述隔离膜输送机构的下游并用于向所述隔离膜提供多个阴极;复合机构,设置于所述第二输送机构的下游并用于将所述阳极、所述隔离膜以及所述阴极复合形成待叠片组;叠片机构,设置于所述复合机构下游,所述叠片机构能够将所述待叠片组沿所述痕迹往复叠置,以成型叠片电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痕机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制痕部件以及第二制痕部件,在所述阳极的厚度方向,所述第一制痕部件用于在所述阳极的其中一个表面设置所述痕迹,所述第二制痕部件用于在所述阳极的另一个表面设置所述痕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痕部件为金属刀具、激光刀具以及液体刻蚀器具中的一者;和/或,所述第二制痕部件为金属刀具、激光刀具以及液体刻蚀器具中的一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机构包括:加热传输组件,用于加热并输送所述隔离膜以及所述阴极;辊压部件,设置于所述加热传输组件的下游并用于辊压被加热后的所述隔离膜以及所述阴极,以使二者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传输组件包括:加热部件,用于加热所述隔离膜以及所述阴极;输送部件,包括传动轮以及与所述传动轮配合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环绕所述加热部件设置并用于输送所述隔离膜以及所述阴极。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片电芯生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传输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每两个所述加热传输组件为一组且相对设置,同一组的两个所述加热传输组件能够通过相对设置的所述传动带共同夹持并输送所述阴极以及所述隔离膜。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叠片电芯生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丰刚吴志阳廖如虎曾钢戴亚虞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