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2685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技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包括移动用户端、数据访问中间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和桌面用户端,移动用户端包括个人信息管理模块、会议通知模块、内部公告模块、员工通讯录模块、公文查看模块、消息提醒模块和流程审批模块,桌面用户端包括系统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综合行政管理模块、公文管理模块和工作流转管理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移动用户端可实现外出员工的移动办公,员工只需用智慧手机就能进行通讯录查询、流程审批、内部公告查看、个人信息管理等业务功能。进一步体现了办公的移动化、智能化、实时化,在数据库中设计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自定义函数,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便于模块化的设计。设计。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息技术
,具体为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计算机在办公系统领域的快速渗透和广泛应用,办公软件规模日益增大,要求处理的办公业务也逐渐多样化和复杂化。虽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办公信息自动化获得了重大性的突破口,但办公中仍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如:当组织中因为某些重要的文件需要领导审批时,但领导因外出不能及时完成审批而耽误了工作进程;员工外出时,不能及时获得日历项和待办事宜提醒而耽误重要工作的安排;当组织中某部门突然有紧急的内部公告或者会议通知需迅速传达给多个对象时,办公室员工不得不逐个拨打对方的手机,导致办公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包括移动用户端、数据访问中间模块、数据库服务器和桌面用户端,移动用户端包括个人信息技术模块、会议通知模块、内部公告模块、员工通讯录模块、公文查看模块、消息提醒模块和流程审批模块,桌面用户端包括系统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综合行政管理模块、公文管理模块和工作流转管理模块。
[0005]作为优选,在线移动办公系统的通信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访问中间模块运行网络用户监听端口,实时用户的连接请求;当移动用户端需要进行数据操作时,先向数据访问中间模块请求连接;S2:数据访问中间模块监听到移动用户端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数据接收算法设判断此时是否可以处理连接,并将服务器的状态信息返回到移动客户端;S3:移动用户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访问中间模块的状态返回信息进行操作;若状态信息显示连接成功建立,则表示数据访问中间件空闲或者可以接收连接请求,流程转到S4;若状态信息显示连接失败,则表示数据访问中间件繁忙或者功能当前不可用,流程转到S6;S4:移动用户端向数据访问中间模块服务器发送数据操作命令和相应的数据信息;S5:数据访问中间模块解析操作命令并进行底层数据库服务器直接访问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返回到移动用户端;S6:移动用户端根据接收的信息回馈到用户接口,供用户查看,通信结束。
[0006]作为优选,数据接收算法的处理步骤包括如下:S1:定义每次允许传输数据的最大值MAX_PACKET_SIZE,默认大小为8K-6B,决定了待发数据的分包数量,具体为:Public const int MAX_PACKET_SIZE=8186B;
S2:根据MAX_PACKET_SIZE值和待传送数据的实际长度DataLength计算分包数量NUM和初始化发送序号SEQ,具体为:NUM=「DataLength/MAX_PACKET_SIZE」;SEQ=0;S3:第三步,构造SDMP包的48个bit固定头部信息,将发送序号SEQ、分包数量NUM写入头部,SEQ加1,根据SEQ的取值构造SDMP包数据部分;当SEQ=NUM:SDMP包的数据部分为SendData((SEQ-1)*8186,DataLength-(SEQ-1)*8186),发送此SDMP包,转入S5;当SEQ<NUM:SDMP包的数据部分为SendData(SEQ-1)*8186,SEQ*8186),发送此SDMP包,依次执行下一步;S4:等待接收端返回确认信息,若接收到确认信息,则返回到第三步继续执行,若没有收到,则继续等待;S5:数据发送完成,操作结束。
[0007]作为优选,个人信息技术模块包括登录管理、个人联系方式维护、个人工资查询和个人出差信息查询四个功能子模块;会议通知模块包括会议发布和会议检索两个功能子模块,用于将最新的会议通知信息以消息的形式通知会议出席人员查看;内部公告模块用于员工之间、 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流与共享的公共平台;员工通讯录模块用于组织内员工查看组织内员工信息,实时沟通;公文查看模块用于外出领导或员工根据关键字查询组织内的公文信息;消息提醒模块用于催办、提醒的功能;流程审批模块用于外出员工根据临时的业务要求发起审批流程,外出领导通过随身携带的智能终端对重要文件或流程及时审批。
[0008]作为优选,数据访问中间模块采用流程化模式,通信接口层通过移动网络与移动用户端进行网络数据通信,进行监听、连接;业务逻辑层完成网络通信协议的封装与解析,并对已建立的任务连接进行控制管理、监听,实时监控数据访问中间件的工作状态;数据访问接口层对数据的存取操作,与数据源进行直接交互。
[0009]作为优选,移动网络包括3G/4G网络、5G网络和WIFI网络。
[0010]作为优选,系统管理模块用于系统管理员实现系统功能模块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以及数据字典的维护;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用于对组织中的人员信息进行管理,包括人事管理和薪酬管理两个子模块;综合行政管理模块用于综合行政管理模块是对组织中的各种工作信息进行管理,主要包括内部公告模块、会议管理模块和员工考勤管理模块三个子模块;公文管理模块用于对组织内部的各种公文进行登记、维护及存盘,员工及时查询到所需相关信息,其中包括发文管理和收文管理两个功能子模块;工作流转管理模块用于网上协同办公。
[0011]作为优选,内部公告模块包括组织内各种公告信息的发布、查询、维护,会议管理模块包括组织内各种会议信息的组织维护查询,考勤管理模块包括组织内部员工考勤情况维护、考勤统计查询、员工考勤信息查询。
[0012]作为优选,人事管理模块包括人员基本信息的维护,人事的调动和分配、人员信息、人员状态的查询显示等;薪酬管理模块包括人员的薪酬信息的维护、查询。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在线移动办公系统通过数据访问中间模块可完成移动办公用户的数据远程访问连接操作,同时还完成用户并发控制,对用户操作实时监控等功能。它不但保证智能设备能远程完成办公,同时还实现了企业内部数据信息对外网的隐蔽,增强了本系统的可扩充性、易管理性、高可用性和可移植性。
[0014]2、本在线移动办公系统通过移动用户端可实现外出员工的移动办公,员工只需用智慧手机就能进行通讯录查询、流程审批、内部公告查看、个人信息管理等业务功能。进一步体现了办公的移动化、智能化、实时化。
[0015]3、本在线移动办公系统通过桌面用户端测试移动端办公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同时对系统安全性、稳定性进行有效管理。通过自定义应用层通信协议可以完成基于网络的移动客户端与数据访问中间件的数据通信。它采用了基于TCP/IP的Socket网络通信模式,传输层使用了TCP协议,自定义应用层协议,其中协议内容主要包括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协议包的格式、数据的收发流程、数据发送接收算法等。
[0016]4、本在线移动办公系统数据库服务器可实现了智能终端OA数据库,此外还可以在数据库中设计存储过程、触发器和自定义函数,以提高数据访问效率,便于模块化的设计。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在线移动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用户端(1)、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数据库服务器(3)和桌面用户端(4),移动用户端(1)包括个人信息技术模块(11)、会议通知模块(12)、内部公告模块(13)、员工通讯录模块(14)、公文查看模块(15)、消息提醒模块(16)和流程审批模块(17),桌面用户端(4)包括系统管理模块(41)、人力资源管理模块(42)、综合行政管理模块(43)、公文管理模块(44)和工作流转管理模块(4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移动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线移动办公系统的通信流程包括如下步骤:S1: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运行网络用户监听端口,实时用户的连接请求;当移动用户端(1)需要进行数据操作时,先向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请求连接;S2: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监听到移动用户端(1)的连接请求时,根据数据接收算法设判断此时是否可以处理连接,并将服务器的状态信息返回到移动客户端;S3:移动用户端(1)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的状态返回信息进行操作;若状态信息显示连接成功建立,则表示数据访问中间件空闲或者可以接收连接请求,流程转到S4;若状态信息显示连接失败,则表示数据访问中间件繁忙或者功能当前不可用,流程转到S6;S4:移动用户端(1)向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服务器发送数据操作命令和相应的数据信息;S5:数据访问中间模块(2)解析操作命令并进行底层数据库服务器(3)直接访问操作,并将操作结果返回到移动用户端(1);S6:移动用户端(1)根据接收的信息回馈到用户接口,供用户查看,通信结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移动办公系统,其特征在于:数据接收算法的处理步骤包括如下:S1:定义每次允许传输数据的最大值MAX_PACKET_SIZE,默认大小为8K-6B,决定了待发数据的分包数量,具体为:Public const int MAX_PACKET_SIZE=8186B;S2:根据MAX_PACKET_SIZE值和待传送数据的实际长度DataLength计算分包数量NUM和初始化发送序号SEQ,具体为:NUM=「DataLength/MAX_PACKET_SIZE」;SEQ=0;S3:第三步,构造SDMP包的48个bit固定头部信息,将发送序号SEQ、分包数量NUM写入头部,SEQ加1,根据SEQ的取值构造SDMP包数据部分;当SEQ=NUM:SDMP包的数据部分为SendData((SEQ-1)*8186,DataLength-(SEQ-1)*8186),发送此SDMP包,转入S5;当SEQ<NUM:SDMP包的数据部分为SendData(SEQ-1)*8186,SE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海勇郝佳婕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材信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