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形沙发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54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变形沙发椅,包括椅子本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椅子本体包括椅背、固定连接于椅背两侧的扶手部和第一坐垫,两个扶手部内侧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二坐垫和第一支架,第一支架的上部与第一滑轨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珠片,第一珠片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第一支架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坐垫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表面,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三坐垫,第二珠片与第二滑轨滑动连接,第二支架远离第一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第三坐垫一端与挡板顶端相抵。将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收纳进入椅子本体内,大大的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变换成多种形态,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满足客户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形沙发椅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形沙发椅。

技术介绍

[0002]一线城市,寸土寸金,许多人只能买一套较小的房子,但是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对家居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一张舒服的沙发和一张想躺就躺的床都是每个家庭必备的家具,但是沙发和床占用的面积都非常大,如果房子的面积较小,大型家具占用太多空间会使可活动空间变小,使房子变得压抑,狭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形沙发椅,具有椅子、沙发和单人床三种形态,变换简单,一个家具满足多种需求。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变形沙发椅,包括椅子本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椅子本体包括椅背、固定连接于所述椅背两侧的扶手部和第一坐垫,所述第一坐垫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扶手部内侧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表面于所述支撑板相抵,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二坐垫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滑轨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珠片,所述第一珠片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坐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三坐垫,所述第二支架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珠片,所述第二珠片嵌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三坐垫一端与所述挡板顶端相抵,所述第三坐垫底部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底部靠近所述挡板的一端,所述第三坐垫靠近所述第二坐垫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底部,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组成倒“V”型。
[000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椅子本体由椅背和通过螺钉固定连接于椅背两侧的扶手部,两个扶手部内侧对应的位置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一滑轨,将第一坐垫连接有支撑板的一面放置在第一滑轨上,以第一滑轨作为支撑使第一坐垫作为椅子的椅面,第一支架为长方体框架结构,第一支架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坐垫,第二坐垫的高度与放置在第一滑轨上的第一坐垫高度持平,第二支架通过上部两侧通过螺栓连接的珠片于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收纳时可以取走第一坐垫,然后通过第一珠片的作用将第一支架收纳进入椅子本体内,第一支架底部两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滑轨,第二支架通过与第二滑轨对应的第二珠片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本技术具有三种形态,第一种床形态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都展开,此时第一坐垫、第二坐垫和第三坐垫处于同一水平面并组合形成单人床的“床板”;第二种形态为小沙发形态,首先将第三坐垫向远离第二坐垫的一侧移动,然后将第三坐垫靠近第二坐
垫的一端向下压,再将第三坐垫向第二支架中部移动,直到将第三坐垫整体压低于第二坐垫后,通过第二珠片作用将第二支架收纳进入第一支架内部,此时第二延伸部被收入第一延伸部内,缩短了整天长度,用户可以将其当做沙发使用;第三种形态是座椅形态,在第二种形态的基础上,此时首先将第一坐垫拿起,然后通过第一滑轨的作用将第一延伸部收入椅子本体内部,然后将第一坐垫连接有支撑板的一面依靠在椅背,此时第一坐垫作为背靠的靠垫,第二坐垫作为座椅的椅面,此时进一步的缩小了沙发椅的体积。客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沙发椅的形态,适用于多种场合。
[0006]优选的,所述椅子本体底部固定连接有垫脚。
[000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垫脚将椅子本体整体抬起,避免椅子本体底部与地面直接接触,摩擦导致损坏。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架和挡板底部固定连接有脚轮,所述脚轮于最底面所述垫脚的最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脚轮方便移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脚轮于最底面垫脚的最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防止不平稳。
[0010]优选的,所述挡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环。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展开时通过拉环拉出挡板,从而拉出第一支架,更加方便。
[0012]优选的,所述拉环由软质材料制成。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环可以采用绳子、绑带等软质材料制成,用户坐在椅子上面时碰到拉环不会有撞击硬物的不适感。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巧妙,通过滑轨和珠片配合,将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收纳进入椅子本体内,大大的减少了占用空间,同时可以根据需要变换成多种形态,满足不同场合客户需求。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可变形沙发椅示意图一;
[0016]图2是本技术的可变形沙发椅示意图二;
[0017]图3是本技术的可变形沙发椅示意图三;
[0018]图4是本技术的可变形沙发椅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所示:1-椅子本体;11-椅背;12-扶手部;121-第一滑轨;2-第一坐垫;21-支撑板;31-第二坐垫;32-第一支架;321-第一珠片;322-第二滑轨;41-第三坐垫;42-第二支架;421-第一连杆;422-第二连杆;423-第三连杆;424-第四连杆;43-挡板;44-第二珠片;51-垫脚;52-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如图1-4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变形沙发椅,包括椅子本体1、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椅子本体1包括椅背11、固定连接于所述椅背11两侧的扶手部12和第一坐垫2,所述第一坐垫2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两个所述扶手部12内侧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121,所述第一滑轨121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21相抵,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二坐垫31和第一支架32,所述第一支架32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滑轨121对应的
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珠片321,所述第一珠片321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121上并与所述第一滑轨121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2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322,所述第二坐垫31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32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支架42和第三坐垫41,所述第二支架42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珠片44,所述第二珠片44嵌设于所述第二滑轨322上并与所述第二滑轨322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42远离所述第一支架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43,所述第三坐垫41一端与所述挡板43顶端相抵,所述第三坐垫41底部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杆42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杆421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42底部靠近所述挡板43的一端,所述第三坐垫41靠近所述第二坐垫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杆42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422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三连杆423和第四连杆424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三连杆423和第四连杆424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架42底部,所述第三连杆423与所述第四连杆424组成倒“V”型。
[0021]参照图1-3,椅子本体1由椅背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形沙发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椅子本体、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所述椅子本体包括椅背、固定连接于所述椅背两侧的扶手部和第一坐垫,所述第一坐垫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两个所述扶手部内侧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上表面与所述支撑板相抵,所述第一延伸部包括第二坐垫和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的上部与所述第一滑轨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珠片,所述第一珠片嵌设于所述第一滑轨上并与所述第一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滑轨,所述第二坐垫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架表面,所述第二延伸部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三坐垫,所述第二支架底部两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珠片,所述第二珠片嵌设于所述第二滑轨上并与所述第二滑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架远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三坐垫一端与所述挡板顶端相抵,所述第三坐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奚中辉彭献锦杨焯图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高富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