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陆建红专利>正文

多光束线激光发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32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光束线激光发生装置,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激光器和准直透镜,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分成透射平行光束和反射平行光束,透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的阻挡面上;反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分光镜分成透射平行光束和向上述前方阻挡面方向反射的反射平行光束,反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上述同一阻挡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一只532nm的激光器形成多光束,可以缩小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激光标线仪等利用激光来测定基准线设备的体积,而且降低成本和功耗。(*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线激光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装璜、装修工程放样时,需要在工作面上标示基准线。利用激光来测定基准线的设备中,必定具有线激光发生装置。图13所示的是一种常规单光源单光束线激光组件结构简示图,它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激光器1和准直透镜2,在准直透镜2的前方设有柱面镜4,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束透过准直透镜2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柱面镜4,其两侧向外发散形成扇形光面在前方阻挡面即工作面上标示出一条作为基准线的光线。如果需要在工作面上标示出单十字交叉等标示线或需要同时在多工作面上标示出基准线,常规方案是将多个上述线激光组件组合。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激光标线仪使用的线激光组件中的激光器均采用波长为635nm激光器。635nm激光器成本较低、功耗较小,但是对于每一条激光基准线都必须配备一个635nm激光器。市场上有波长为532nm的激光器,人眼对532nm激光器发出的激光线较敏感,给人的视觉感受比较明亮,易被观察。但相对635nm激光器,其价格较贵、功耗较大,如果仍沿用上述常规方案来设计激光标线仪等产品,则很难将其推向市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利用一只激光器形成多光束的多光束线激光发生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一种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激光器和准直透镜,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分成透射平行光束和反射平行光束,透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反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反射镜向上述阻挡面的方向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上述同一阻挡面上。所述激光器采用波长为532nm的激光器。所述第一柱面镜与第二柱面镜以轴线垂直位置设置。本技术采取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激光器和准直透镜,激光器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分成透射平行光束和反射平行光束,透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的阻挡面上;反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分光镜分成透射平行光束和向上述前方阻挡面方向反射的反射平行光束,反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上述同一阻挡面上。所述激光器采用波长为532nm的激光器。所述第一柱面镜与第二柱面镜以轴线垂直位置设置。上述第二分光镜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三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上述第二分光镜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光路补偿镜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上述经光路补偿镜折射的光束通过设置在光路上的第三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上述第二分光镜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反射镜形成反射光束,反射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三柱面镜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本技术利用一只532nm的激光器实现多光束,可以缩小使用本技术的激光标线仪等利用激光来测定基准线设备的体积,而且降低成本和功耗。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结构示图;图2为实施例1的光线图;图3为实施例2结构示图;图4为实施例2的光线图;图5为实施例3结构示图;图6为实施例3的光线图;图7为实施例4结构示图;图8为实施例4的光线图;图9为实施例6结构示图;图10为实施例6的光线图;图11为实施例7结构示图。图12为实施例7的光线图; 图13为常规单光源单光束线激光组件结构简示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图1~2所示的实施例1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波长为532nm的激光器1和准直透镜2,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3分成透射平行光束a和反射平行光束b,透射平行光束a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4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可以看成是第一墙面的阻挡面上显示为一条光线e,反射平行光束b通过沿光路设置的反射镜5向上述第一墙面的方向反射形成的反射光线b1,反射光线b1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柱面镜6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上述同一墙面上显示为另一条光线f。第一柱面镜4与第二柱面镜6以轴线垂直位置设置,在第一墙面上显示出的两光线e、f垂直相交。实施例2图3~4所示的实施例2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波长为532nm的激光器1和准直透镜2,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3分成透射平行光束a和反射平行光束b,透射平行光束a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4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可以看成是第一墙面的前方阻挡面上显示为一条光线e。反射平行光束b通过沿光路设置也是处于第一分光镜3上方的第二分光镜7分成透射平行光束b2和向上述第一墙面方向反射的反射平行光束b1。反射平行光束b1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柱面镜6形成扇形光面射在上述第一墙面上显示为另一条光线f,扇形光面在顶面上也显示出一条光线f1。第一柱面镜4与第二柱面镜6以轴线垂直位置设置,第一墙面上显示出的两光线e、f垂直相交。经第二分光镜7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b2直射在前方阻挡面即顶面上为光点h。实施例3图5~6所示的实施例3基本上与实施例2相同,仅第二分光镜7处于第一分光镜3的下方,在地面上显示出一光点h。实施例4图7~8所示的实施例4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二分光镜7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b2通过沿光路设置的也是处于第二分光镜7上方的第三柱面镜8形成扇形光面在光路前方阻挡面即顶面上显示为一条光线g。第一柱面镜4、第二柱面镜6和第三柱面镜8为相互垂直位置设置,在第一墙面上显示出的两光线e、f垂直相交,在顶面上也显示出两条光线g、f1垂直相交。光线f1是通过第二柱面镜6所形成扇形光面在顶面上显示出的光线。实施例5(省略附图,可参考图9)实施例5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二分光镜7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b2通过沿光路设置的也是处于第二分光镜7上方的光路补偿镜9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即顶面上显示为光点。该光点的位置与实施例2(图3所示)中光点h的位置有偏移。实施例6图9~10所示的实施例6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经光路补偿镜9折射的光束c通过设置在光路上的第三柱面镜8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即顶面上显示为一条光线g。实施例7图11~12所示实施例7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第二分光镜7分出的透射平行光束b2通过沿光路设置的也是处于第二分光镜7上方的反射镜10形成向着与上述第一墙面相邻的墙面的反射光束d,反射光束d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三柱面镜8形成扇形光面在光路前方阻挡面即是与上述第一墙面相邻的墙面上显示为一条光线j,可在顶面上显示出两条光线j、f1垂直相交。光线f1是通过第二柱面镜6所形成扇形光面在顶面上显示出的光线。权利要求1.一种多光束线激光发生装置,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激光器(1)和准直透镜(2),其特征在于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3)分成透射平行光束(a)和反射平行光束(b),透射平行光束(a)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4)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反射平行光束(b)通过沿光路设置的反射镜(5)向上述阻挡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光束线激光发生装置,具有带有驱动电源的激光器(1)和准直透镜(2),其特征在于:激光器(1)发射的激光束通过准直透镜(2)准直为平行光束,平行光束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分光镜(3)分成透射平行光束(a)和反射平行光束(b),透射平行光束(a)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一柱面镜(4)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阻挡面上;反射平行光束(b)通过沿光路设置的反射镜(5)向上述阻挡面的方向反射形成反射光线(b1),反射光线(b1)通过沿光路设置的第二柱面镜(6)形成扇形光面射在光路前方上述同一阻挡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建红
申请(专利权)人:陆建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