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228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将容器分割成试验腔和加水腔,所述分割板上开设有连通试验腔和加水腔的通孔,所述加水腔位于试验腔的下方,所述分割板上放置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干燥盒,所述干燥盒上具有开口,所述分割板上设置有放置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对试块进行多次干湿循环操作的效果。有方便对试块进行多次干湿循环操作的效果。有方便对试块进行多次干湿循环操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膨胀土试验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膨胀土亦称“胀缩性土”。浸水后体积剧烈膨胀,失水后体积显著收缩的黏性土。由于土中含有较多的蒙脱石、伊利石等黏土矿物,故亲水性很强。当天然含水率较高时,浸水后的膨胀量与膨胀力均较小,而失水后的收缩量与收缩力则很大;天然孔隙比愈大时,膨胀量与膨胀力愈小,收缩量与收缩力则大,为了解膨胀土的性质,从而需要对膨胀土进行试验。
[0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8254963U的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测量浸水条件下膨胀土体积变化的试验装置,在底板上设置两个有机玻璃筒,分别为有机玻璃外筒和有机玻璃内筒,在所述有机玻璃外筒的底部对称设有出水管与供水管,所述有机玻璃内筒用于装填试验土样;加载装置由数控油压千斤顶、加压杆、加压球座、加载立柱和顶板组成;其中数控油压千斤顶包括伸缩杆底座、伸缩杆、顶盖、油箱、操作按钮和显示屏组成;所述底板上设有两根千分表立柱和四根加载立柱;在所述装置的千分表立柱上装有两个千分表支架,在两个千分表支架上分别设有两个千分表,千分表的自由端与加压球座上两个凹槽接触。
[0004]上述装置中,对膨胀土加湿测量体积膨胀,但是无法多次进行干湿循环的情况下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具有方便对试块进行多次干湿循环操作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0007]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包括容器,所述容器内设置有分割板,所述分割板将容器分割成试验腔和加水腔,所述分割板上开设有连通试验腔和加水腔的通孔,所述加水腔位于试验腔的下方,所述分割板上放置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干燥盒,所述干燥盒上具有开口,所述分割板上设置有放置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容器内设置分割板,在容器的下部为加水腔,上部为试验腔,分割板上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上用于放置试块,通过在放水腔内加水能够对试块进行加湿,另外将放水腔内的出倒出后,再向干燥盒内加入干燥剂即可对容器内的湿度降低,从而使试块变干,依次进行多次加水或加干燥剂,能够方便对试块进行多次干湿循环操作。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架包括网板和支腿,所述支腿连接在网板的下表面,网板通过支腿水平放置在分割板上。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网板水平放置,将试块放置到网板上,支腿支撑在网板的
下表面,使网板与分割板之间间隔设置,从而能够使试块整体的外表面同时进行干湿的过程。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包括本体和盖体,所述分割板位于本体内,本体的上部开口,盖体盖设到本体上,所述本体上部开口的位置边缘设置有下外缘,盖体上与下外缘相对的位置设置有上外缘。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体的上部设置开口,用于从本体内取出试块,同时盖板上设置上外缘,本体上设置下外缘,使盖板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更好,提高试块的干湿循环速度。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外缘与下外缘之间设置有密封垫,所述上外缘与下外缘上连接有夹片,所述夹片夹在上外缘与下外缘的相背的表面上。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外缘与下外缘之间设置密封垫,从而通过进一步增加盖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通过夹片对上外缘和下外缘之间进行夹紧,能够进一步提高盖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水腔内设置有超声波雾化片,所述超声波雾化片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放置在分割板上。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波雾化片能够对加水腔内的水进行雾化,提高容器内的湿度提升速度,从而加快试块的试验速度。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割板上放置有风扇,风扇与电源电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分割板上放置风扇,风扇能够加快容器内的空气循环速度,从而能够使试验腔内的湿度快速达到需要的程度。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内的上部放置有湿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与风扇电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容器内,湿度传感器与风扇之间电连接,能够使湿度传感器检测到温度达到合适的范围时,风扇停止工作,使容器内的湿度进行控制。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容器的底部设置有放水管,所述放水管上连接有阀门。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容器的底部设置放水管,通过放水管能够使加水腔内的流出,从而方便将加水腔内未使用完的水放出,方便对试块进行干燥的过程。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容器内设置分割板,在容器的下部为加水腔,上部为试验腔,分割板上放置有放置架,放置架上用于放置试块,通过在放水腔内加水能够对试块进行加湿,另外将放水腔内的出倒出后,再向干燥盒内加入干燥剂即可对容器内的湿度降低,从而使试块变干,依次进行多次加水或加干燥剂,能够方便对试块进行多次干湿循环操作;
[0025]2.通过上外缘与下外缘之间设置密封垫,从而通过进一步增加盖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并且通过夹片对上外缘和下外缘之间进行夹紧,能够提高盖体与本体之间的密封性;
[0026]3.通过分割板上放置风扇,风扇能够加快容器内的空气循环速度,从而能够使试验腔内的湿度快速达到需要的程度。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省略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容器;11、本体;111、下外缘;12、盖体;121、上外缘;13、台阶;14、密封垫;15、夹片;16、放水管;17、阀门;2、分割板;21、加水腔;22、试验腔;23、通孔;3、放置架;31、网板;32、支腿;4、试块;5、干燥盒;6、风扇;7、电源;8、超声波雾化片;9、湿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参考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包括容器1,容器1整体均为透明的玻璃材料制成的,容器1包括本体11和盖体12,本体11的上部开口,本体11内设置有一台阶13,在台阶13上放置有一个分割板2,通过分割板2将本体11的下部分成加水腔21,本体11的上部与盖体12之间形成了试验腔22,加水腔21内用于加入水或溶液,能够使容器1内保持湿度。在分割板2上开设有通孔23,通孔23将试验腔22和加水腔21连通,在水分挥发到加水腔21后再通过通孔23进入到试验腔22内,使试验腔22内的湿度达到需要的水分。分割板2的上表面放置有放置架3,放置架3上用于放置膨胀土的试块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器(1),所述容器(1)内设置有分割板(2),所述分割板(2)将容器(1)分割成试验腔(22)和加水腔(21),所述分割板(2)上开设有连通试验腔(22)和加水腔(21)的通孔(23),所述加水腔(21)位于试验腔(22)的下方,所述分割板(2)上放置有用于放置干燥剂的干燥盒(5),所述干燥盒(5)上具有开口,所述分割板(2)上设置有放置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3)包括网板(31)和支腿(32),所述支腿(32)连接在网板(31)的下表面,网板(31)通过支腿(32)水平放置在分割板(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膨胀土干湿循环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1)包括本体(11)和盖体(12),所述分割板(2)位于本体(11)内,本体(11)的上部开口,盖体(12)盖设到本体(11)上,所述本体(11)上部开口的位置边缘设置有下外缘(111),盖体(12)上与下外缘(111)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芳婵张志军吕正勋王顺利李世伟郭延峰杜玉娟陈磊王继涛徐章耀王飞翟宇李德明刘科王新涛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