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09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端子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包括有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部两侧嵌合连接有铜排,且外壳本体内部开设有T型槽,所述外壳本体表面两侧开设有压线口,且压线口与铜排相连接,所述T型槽内安装有检测机构,其有检测机构内部包括有T型槽内活动套接的T型块,且T型块两侧嵌合连接有金属片,所述T型块顶端嵌合连接有显示灯,且T型块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显示灯通过针脚与金属片相连接,所述T型槽内壁一侧安装有卡合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检测机构的作用下,通过T型块两侧的金属片,可以与铜排连接,通过显示灯可以当电源接通时显示,便于工作人员更直观的观察出端子是否通电。作人员更直观的观察出端子是否通电。作人员更直观的观察出端子是否通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


[0001]本技术属于端子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水电厂各类检修过程中,各种电气柜内端子紧固工作必不可少,在电站常规运行过程中,端子是否紧固影响二次回路及其信号是否正常,决定了电站能否安全稳定运行。
[0003]现有的端子排,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常用的端子排无法从外观判断端子是否紧固,巡检中无法排查问题,检修时紧固端子也无法判断线鼻子内是否有断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旨在解决现有的端子排,在其使用的过程中,常用的端子排无法从外观判断端子是否紧固,巡检中无法排查问题,检修时紧固端子也无法判断线鼻子内是否有断线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包括有外壳本体,所述外壳本体内部两侧嵌合连接有铜排,且外壳本体内部开设有T型槽,所述外壳本体表面两侧开设有压线口,且压线口与铜排相连接,所述T型槽内安装有检测机构,其检测机构内部包括有T型槽内活动套接的T型块,且T型块两侧嵌合连接有金属片,所述T型块顶端嵌合连接有显示灯,且T型块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显示灯通过针脚与金属片相连接,所述T型槽内壁一侧安装有卡合机构,所述铜排顶端安装有固线机构。
[0006]优选的,所述金属片与铜排活动连接,且金属片通过T型块与T型槽构成可拆卸结构。
[0007]优选的,所述卡合机构内部包括有T型槽内壁一侧开设的凹槽,其凹槽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外壳本体一侧活动套接有拉杆,且拉杆与卡块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卡块与卡槽卡合连接,且卡块通过复位弹簧与凹槽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0009]优选的,所述固线机构内部包括有外壳本体顶端开设的两个通槽,其通槽内部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且手拧螺栓底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0010]优选的,所述夹板与铜排活动连接,且夹板通过手拧螺栓与通槽构成伸缩结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技术中,在检测机构的作用下,通过T型块两侧的金属片,可以与铜排连接,通过显示灯可以当电源接通时显示,便于工作人员更直观的观察出端子是否通电。
[0013]本技术中,在卡合机构的作用下,通过预设的复位弹簧,可以带动着卡块与T型块的卡槽连接,将其T型块固定锁死在T型槽内,便于T型块的安装与拆卸。
[0014]本技术中,在固线机构的作用下,通过转动手拧螺栓,可以带动着夹板升降移
动,将压线口内的外接线进行快速的夹紧,防止外接线受到拉扯造成松动,出现断联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中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中卡合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中固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壳本体;2-铜排;3-压线口;4-T型槽;5-检测机构;501-T型块;502-金属片;503-显示灯;504-卡槽;6-卡合机构;601-凹槽;602-复位弹簧;603-卡块;604-拉杆;7-固线机构;701-通槽;702-手拧螺栓;703-夹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包括有外壳本体1,外壳本体1内部两侧嵌合连接有铜排2,且外壳本体1内部开设有T型槽4,外壳本体1表面两侧开设有压线口3,且压线口3与铜排2相连接,T型槽4内安装有检测机构5,其检测机构5内部包括有T型槽4内活动套接的T型块501,且T型块501两侧嵌合连接有金属片502,T型块501顶端嵌合连接有显示灯503,且T型块501一侧开设有卡槽504,显示灯503通过针脚与金属片502相连接,T型槽4内壁一侧安装有卡合机构6,铜排2顶端安装有固线机构7。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金属片502的材质为铜,与铜排2相连接,当端子通电后,可以使得顶端的显示灯503发光工作。
[0023]进一步,金属片502与铜排2活动连接,且金属片502通过T型块501与T型槽4构成可拆卸结构。
[0024]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便于T型块501的安装与拆卸。
[0025]进一步,卡合机构6内部包括有T型槽4内壁一侧开设的凹槽601,其凹槽601内部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602,且复位弹簧602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块603,外壳本体1一侧活动套接有拉杆604,且拉杆604与卡块603固定连接。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拉动拉杆604,可以带动着卡块603向凹槽601处移动。
[0027]进一步,卡块603与卡槽504卡合连接,且卡块603通过复位弹簧602与凹槽601构成弹性伸缩结构。
[0028]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卡块603套接插入卡槽504内,可以固定住T型槽4内的T型块501。
[0029]进一步,固线机构7内部包括有外壳本体1顶端开设的两个通槽701,其通槽701内部螺纹连接有手拧螺栓702,且手拧螺栓702底端固定连接有夹板703。
[0030]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转动手拧螺栓702,可以带动着夹板703升降移动。
[0031]进一步,夹板703与铜排2活动连接,且夹板703通过手拧螺栓702与通槽701构成伸
缩结构。
[0032]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夹板703可以将压线口3内的外接线固定住。
[0033]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首先将外接线插入压线口3,与铜排2相连接,再手动转动手拧螺栓702,手拧螺栓702在通槽701内旋转向下移动,带动着夹板703向下移动,通过夹板703将外接线夹紧固定在铜排2上,再手动拉动拉杆604,拉杆604带动着卡块603缩入凹槽601内,再将T型块501套接插入T型槽4内,松开拉杆604,通过预设的复位弹簧602弹性特性,复位弹簧602带动着卡块603复位移动,卡块603套接插入T型块501的卡槽504内,将其T型块501与T型槽4之间固定连接,T型块501两侧的金属片502,与铜排2相连接,当接通电源后,外接线的电源通过铜排2传递给金属片502,金属片502传递给顶端的显示灯503,显示灯503发光工作,工作人员通过观察显示灯503便可得知端子是否通电,就这样完成该结构的工作原理。
[003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其特征在于:该端子排包括外壳本体(1);所述外壳本体(1)内部两侧嵌合连接有铜排(2),且外壳本体(1)内部开设有T型槽(4),所述外壳本体(1)表面两侧开设有压线口(3),且压线口(3)与铜排(2)相连接,所述铜排(2)与压线口(3)的连接位置上方安装有固线机构(7);所述T型槽(4)内安装有检测机构(5),所述检测机构(5)内部包括能够与T型槽(4)活动套接的T型块(501),前述T型块(501)两侧嵌合连接有金属片(502),所述T型块(501)顶端嵌合连接有显示灯(503),且T型块(501)一侧开设有卡槽(504),所述显示灯(503)通过针脚与金属片(502)相连接,所述T型槽(4)内壁一侧安装有卡合机构(6),所述卡合机构(6)与前述卡槽(504)卡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带电显示端子排,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502)与铜排(2)活动连接,且金属片(502)通过T型块(501)与T型槽(4)构成可拆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敏之蒋梦姣潘盈吉俊杰李赟俐叶丹琪郑俊杰吴铭朱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