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2065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包括事故应急池、均质调节池和沉淀池,事故应急池与沉淀池分别位于均质调节池的两侧;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其中在使用时根据进水水质在内线检测结果,在不同的功能区通过辅助投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剂,以达到污水处理厂的应急和预处理效果,整个预处理智能综合池结构设计合理,对进水水质水量波动大适应性强,降低了水质水量波动对后续工艺影响,减少了占地,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同时可以根据需求适应性调节各个阀门来达到不同的工艺效果,应急保障能力强。应急保障能力强。应急保障能力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对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污水处理厂进水中一般水质水量波动大,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处理效果易受到上游工业废水的水质水量影响,尤其是存在部分企业超标排放现象,导致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的不稳定性,影响污水处理厂最终的出水达标率。所以需要对污水处理厂进行优化,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厂其各工艺区连通不便,应急保障能力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具备可以根据需求适应性调节各个阀门来达到不同的工艺效果,应急保障能力强的优点,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包括事故应急池、均质调节池和沉淀池,所述事故应急池与沉淀池分别位于均质调节池的两侧,事故应急池与均质调节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8,所述均质调节池的一侧设有缓冲池,所述缓冲池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缓冲池与事故应急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2,缓冲池与均质调节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5,所述沉淀池与缓冲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6和阀门Z9,缓冲池的一侧设有混合池、一级反应池和二级反应池,混合池与缓冲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1,一级反应池与缓冲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4,一级反应池与二级反应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3,二级反应池与沉淀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7,沉淀池的一侧设有污泥池,污泥池的输出端安装有污泥回流管。
[0006]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还依次连接事故应急池和均质调节池,进水管与事故应急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7,进水管与均质调节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2。
[0007]优选的,所述进水管与缓冲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1。
[0008]优选的,所述沉淀池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沉淀池与出水管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4,出水管还与均质调节池连通,出水管与均质调节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3。
[0009]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管通过管道连接进水管,同时在其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6。
[0010]优选的,所述污泥回流管的输出端连接生物池,生物池还连接有废液管道,废液管道的一端连通均质调节池,废液管道与均质调节池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5。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包括事故应急池、均质调节池和沉淀池,其中在使用时根据进水水质在内线检测结果,在不同的功能区通过辅助投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剂,以达到污水处理厂的应急和预处理效果,整个预处理智能综合池结构设计合理,对进水
水质水量波动大适应性强,降低了水质水量波动对后续工艺影响,减少了占地,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同时可以根据需求适应性调节各个阀门来达到不同的工艺效果,应急保障能力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事故应急池;2、均质调节池;3、沉淀池;4、缓冲池;5、二级反应池;6、混合池;7、一级反应池;8、污泥池;9、进水管;10、污泥回流管;11、出水管;12、废液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包括事故应急池1、均质调节池2和沉淀池3,其中在使用时根据进水水质在内线检测结果,在不同的功能区通过辅助投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药剂(如PAC、亚硫酸氢钠、次氯酸钠、片碱、活性炭等),以达到污水处理厂的应急和预处理效果,事故应急池1与沉淀池3分别位于均质调节池2的两侧,事故应急池1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8,均质调节池2的一侧设有缓冲池4,缓冲池4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9,进水管9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1,这样可以控制缓冲池4的进水量,进水管9还依次连接事故应急池1和均质调节池2,进水管9与事故应急池1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7,进水管9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2,即事故应急池1和均质调节池2均可以通过进水管9补充水源,缓冲池4与事故应急池1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2,缓冲池4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5,沉淀池3的输出端连接有出水管11,沉淀池3与出水管11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4,出水管11还与均质调节池2连通,出水管11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3,沉淀池3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6和阀门Z9,缓冲池4的一侧设有混合池6、一级反应池7和二级反应池5,混合池6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1,一级反应池7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4,一级反应池7与二级反应池5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3,二级反应池5与沉淀池3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7,沉淀池3的一侧设有污泥池8,污泥池8的输出端安装有污泥回流管10,污泥回流管10通过管道连接进水管9,同时在其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6,污泥回流管10的输出端连接生物池,生物池还连接有废液管道12,废液管道12的一端连通均质调节池2,废液管道12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F5,其中经过处理的污泥在污泥池8积累,污泥回流管10将污泥排出。
[0017]实施例一:
[0018]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在打开阀门F5和阀门F6时,来自后端生物系统的污泥可通过阀门F5外回流至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实现污泥池8污泥的外排放和回流,并通过阀门F6实现污泥的内回流。
[0019]实施例二:
[0020]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在打开阀门F2、阀门F3,并关闭阀门F1、阀门F4,
阀门F5、阀门F6、阀门F7、阀门Z5、阀门Z8、阀门Z9时就可以实现均质调节池2内均质调节。
[0021]实施例三:
[0022]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在打开阀门F1、阀门F3、阀门Z2、阀门Z8,并关闭阀门F2、阀门F4,阀门F5、阀门F6、阀门F7、阀门Z1、阀门Z4、阀门Z6、阀门Z9时就可以实现均质调节池2与事故应急池1双运行。
[0023]实施例四:
[0024]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在打开阀门F1、阀门F4、阀门Z6,并关闭阀门F3、阀门F6、阀门F7、阀门Z1、阀门Z2、阀门Z4、阀门Z5、阀门Z7、阀门Z9时就可以实现沉淀池3工作。
[0025]实施例五:
[0026]本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在打开阀门F2、阀门F4、阀门Z1、阀门Z3、阀门Z5、阀门Z7,并关闭阀门F1、阀门F3、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包括事故应急池(1)、均质调节池(2)和沉淀池(3),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应急池(1)与沉淀池(3)分别位于均质调节池(2)的两侧,事故应急池(1)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8,所述均质调节池(2)的一侧设有缓冲池(4),所述缓冲池(4)的输出端连接有进水管(9),缓冲池(4)与事故应急池(1)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2,缓冲池(4)与均质调节池(2)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5,所述沉淀池(3)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6和阀门Z9,缓冲池(4)的一侧设有混合池(6)、一级反应池(7)和二级反应池(5),混合池(6)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1,一级反应池(7)与缓冲池(4)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4,一级反应池(7)与二级反应池(5)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3,二级反应池(5)与沉淀池(3)的连接处安装有阀门Z7,沉淀池(3)的一侧设有污泥池(8),污泥池(8)的输出端安装有污泥回流管(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水处理厂预处理智能综合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流梁军蒋丹丹许健孙万通张剑陈刚亮张鹏飞祝青霞张旺旺吴皇钢周苗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工业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