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流式液冷板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流式液冷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电池热管理系统中,通常使用液冷板对电池模组进行冷却散热,液冷板中具有多条冷却通道,冷却液在所述冷却通道中流动时会带走电池模组中的热量。但是,现有的液冷板中的冷却通道都是线性结构的,不同冷却通道之间相互独立且互不干扰,这导致冷却通道中的冷却液均为层流状态,层流状态的冷却液对电池模组的散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分流式液冷板,它能够使冷却液形成紊流,进而能够提高散热效率,并且结构简单,生产工艺简单,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流式液冷板,它包括板体、进液嘴和出液嘴;其中,
[0005]所述板体中设有分流腔、汇流腔和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冷却通道;
[0006]所述冷却通道的一端部与所述分流腔相连通;
[0007]所述冷却通道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汇流腔相连通;
[0008]任意相邻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式液冷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体(1)、进液嘴(2)和出液嘴(3);其中,所述板体(1)中设有分流腔(4)、汇流腔(5)和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冷却通道(6);所述冷却通道(6)的一端部与所述分流腔(4)相连通;所述冷却通道(6)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汇流腔(5)相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6)之间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通相邻的两个冷却通道(6)的连接通道(7);所述进液嘴(2)连接在所述板体(1)上并与所述分流腔(4)相连通;所述出液嘴(3)连接在所述板体(1)上并与所述汇流腔(5)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嘴(2)和/或所述出液嘴(3)包括:接头部(8);与所述板体(1)相连的扁平部(9);用于过渡连接所述接头部(8)和所述扁平部(9)的过渡部(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式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包括主体件、前边部(11)、后边部(12)和分隔部件(13);其中,所述主体件中设有主体通道;所述分隔部件(13)设于所述主体通道中并用于将所述主体通道分隔为至少两个依次设置的冷却通道(6);所述前边部(11)连接在所述主体件上并用于封堵所述主体通道的前端部,所述前边部(1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通道的前端部中并与所述主体件包围形成所述分流腔(4);所述后边部(12)连接在所述主体件上并用于封堵所述主体通道的后端部,所述后边部(12)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通道的后端部中并与所述主体件包围形成所述汇流腔(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流式液冷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边部(11)包括:与所述主体件相连、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通道的前端部中并用于封堵所述主体通道的前端部的第一边框部(14);位于所述主体通道中并连接在所述第一边框部(14)上的第一连接板部(15);位于所述主体通道中并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部(15)上的第一挡边部(16),所述分流腔(4)位于所述第一挡边部(16)和所述第一边框部(14)之间;至少两个依次设置在所述第一挡边部(16)上的分流通道(17);和/或所述后边部(12)包括:与所述主体件相连、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主体通道的后端部中并用于封堵所述主体通道的后端部的第二边框部(18);位于所述主体通道中并连接在所述第二边框部(18)上的第二连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通,罗斌,李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文轩热管理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