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1790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动植物营养液技术领域,该制备方法将酸性硅溶胶与亚硒酸钠水溶液混合,然后次进行超声波雾化和微波辐射加热,最后再与水、防沉剂和防霉剂混合,得到纳米硒营养液。该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可制备得到粒径分布在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植物营养液
,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硒作为维持人体健康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在防癌、抗癌和抗氧化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硒元素只能从食物中获取,人体无法自主合成。社会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营养学知识的逐渐提高,更加注重保健、养生,绿色健康的富硒食品受到了人们的青睐。为了使作物中含有更多的硒元素,人们开始使用含硒化肥和亚硒酸钠等措施来生产富硒农作物。亚硒酸钠在提升农作物硒含量方面具有明显效果,同时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是作物对亚硒酸钠的吸收效率较低,不易达到在作物内富硒的效果,且由于不具有缓释效果,容易因为施用过量而对作物造成危害,同时亚硒酸钠成本较高。
[0003]为了减少高浓度亚硒酸钠对农作物的伤害,以及为了提高农作物硒含量,相关研究者们开始研发缓释型富硒水肥。通常需要使用固相吸附载体吸附亚硒酸钠,但利用该方法主要存在三个难点;第一,吸附亚硒酸钠的固相吸附载体在水肥体系中易发生团聚、分层、沉降;第二,吸附载体的吸附量较低;第三,吸附载体释放亚硒酸钠的速度较快且不易控制。如申请号为201711394630.1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纳米硒水肥溶液及其制备方法,其利用纳米二氧化硅作为吸附载体吸附亚硒酸钠,并且利用黄原胶作为防沉剂使得纳米二氧化硅悬浮在水肥体系中。但是由于纳米二氧化硅为密实材料,仅靠纳米二氧化硅表面吸附亚硒酸钠,吸附量很低,脱附速率相对较快;并且水肥体系中的黄原胶易发霉,使得水肥的保质期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吸附量且亚硒酸钠释放速度较慢的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1、将水玻璃、水和酸催化剂混合后反应,得到pH值为4.5-5.5的酸性硅溶胶,备用;所述水玻璃、水和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4-8:1.5-3.5;
[0007]步骤2、将亚硒酸钠溶解于水中,得到pH值为13-14的亚硒酸钠水溶液;所述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8;
[0008]步骤3、将步骤2所得亚硒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酸性硅溶胶中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液;所述酸性硅溶胶与亚硒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6-22;
[0009]步骤4、步骤3所得混合液依次进行超声波雾化和微波辐射加热,得到粒径为1-5μm的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
[0010]步骤5、将步骤4所得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防沉剂和防霉剂混合,得到纳米硒营养液;所述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防沉剂和防霉剂的质量比为10:7-11:
0.01-0.15:0.01-0.05。
[001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述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硒营养液。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亚硒酸钠不仅作为富硒功能相填充在纳米多孔水凝胶中,还作为碱性催化剂参与溶胶-凝胶反应;该制备方法可将富硒硅溶胶雾化成粒径为1-5μm的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凝胶微粒的孔径为15-25nm,其与黄原胶和羟丙基纤维素混合后可起到协同增稠抗沉的效果,保证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在水肥体系中均匀分散,在保质期内不发生团聚沉降现象;所得纳米硒营养液从纳米孔中释放亚硒酸钠的速率缓慢且持久,保证作物可缓慢且充分地吸收硒肥;同时本申请提供的纳米硒营养液及其制备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无需特殊的专用设备,生产原料简单易得,工艺可连续化,适合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硒营养液的电镜扫描图;
[0014]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硒营养液的电镜扫描图;
[0015]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硒营养液应用在小麦之后得到的小麦籽粒的电镜扫描图;
[0016]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例1的试验组1的清水试验中得到的小麦籽粒的电镜扫描图;
[0017]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硒营养液应用在玉米之后得到的玉米籽粒顶端的电镜扫描图;
[0018]图6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例1的试验组1的清水试验中得到的玉米籽粒顶端的电镜扫描图;
[0019]图7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硒营养液应用在茶叶之后得到的茶叶叶片的电镜扫描图;
[0020]图8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应用例1的试验组1的清水试验中得到的茶叶叶片的电镜扫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22]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步骤1、常温下,将水玻璃、水和酸催化剂混合后反应,得到pH值为4.5-5.5的酸性硅溶胶,备用;所述水玻璃、水和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4-8:1.5-3.5;
[0024]步骤2、常温下,将亚硒酸钠溶解于水中,得到pH值为13-14的亚硒酸钠水溶液;所述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8;
[0025]步骤3、将步骤2所得亚硒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酸性硅溶胶中搅拌混匀,得
到混合液;所述酸性硅溶胶与亚硒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6-22;
[0026]步骤4、步骤3所得混合液依次进行超声波雾化和微波辐射加热,得到粒径为1-5μm的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
[0027]步骤5、将步骤4所得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防沉剂和防霉剂混合,得到纳米硒营养液;所述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防沉剂和防霉剂的质量比为10:7-11:0.01-0.15:0.01-0.05。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来制备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在溶胶阶段,利用高碱性水玻璃与酸催化剂进行水解反应,水玻璃上Si-O-基团在H
+
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和少量的脱水缩合反应,获得硅溶胶,相较于传统pH值为6.5-8.5硅溶胶,本申请通过特定地调节酸催化剂的用量,将硅溶胶的pH值调节至4.5-5.5,使得水溶液为碱性的亚硒酸钠可作酸性硅溶胶的凝胶促进剂,同时作为富硒功能相填充在二氧化硅水凝胶中,二氧化硅水凝胶的纳米孔中的亚硒酸钠释放速率缓慢,可以保证农作物具有充足的时间缓慢充分吸收硒肥,在促进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同时还能避免施用过量造成对作物的损害;
[0029]本申请通过超声波雾化工艺对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进行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水玻璃、水和酸催化剂混合后反应,得到pH值为4.5-5.5的酸性硅溶胶,备用;所述水玻璃、水和酸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0:4-8:1.5-3.5;步骤2、将亚硒酸钠溶解于水中,得到pH值为13-14的亚硒酸钠水溶液;所述亚硒酸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1.5-2.8;步骤3、将步骤2所得亚硒酸钠水溶液加入到步骤1所得酸性硅溶胶中搅拌混匀,得到混合液;所述酸性硅溶胶与亚硒酸钠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16-22;步骤4、步骤3所得混合液依次进行超声波雾化和微波辐射加热,得到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步骤5、将步骤4所得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防沉剂和防霉剂混合,得到纳米硒营养液;所述富硒纳米多孔水凝胶微粒、水、防沉剂和防霉剂的质量比为10:7-11:0.01-0.15:0.01-0.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玻璃的模数为3-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酸催化剂为草酸、醋酸、硝酸和磷酸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硒营养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超声波雾化的振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贞婷卢斌张丁日梁盛华章云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春硒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