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656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4
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包括:将配置好的瓷泥制成盘型坯体的步骤;将盘型坯体上制备凸起纹路的步骤;将带有凸起纹路盘型坯体进行素烧的步骤;将素烧后的坯体施釉的步骤;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所述的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创新,对钧瓷盘内表面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凸起纹路,凸起纹路与各种图案以及釉料的色彩相结合,使其制备出来的钧瓷盘外观上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瓷工艺品制作
,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瓷工艺品主要有钧瓷、汝瓷和牡丹瓷三种,牡丹瓷的优点在于以牡丹自然状 物为主要题材,将牡丹花的立体造型制作与瓷器之上,是中国悠久的陶瓷文化与牡丹文化 有机融合的创意成果,具有极高的文化研究、工艺研究、艺术审美和收藏馈赠价值。而汝瓷 和钧瓷同样具有自己的优点,钧瓷以独特的自然窑变艺术效果在瓷林独树一帜、卓尔不群。钧瓷的釉色窑变艺术效果不 是人为的,而是在窑内炉火的高温下自然形成的。钧瓷入窑的时候,是没有任何色彩的,是 一体素净。那七彩辉映、让人心旌动摇的绚丽色彩和自然逼真的画面都是在烧制过程中在 窑内形成的,这就是窑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
[0003]众所周知,钧瓷的制作工艺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步骤;其一、选料,在矿区寻找性能可靠,质量稳定,宜于钧瓷产生窑变的原材料,并精心进行 挑选,然后制成符合质量要求的泥料或釉料;其二、成型制坯,根据产品的种类和不同需要,一般成形有注浆成形、拉坯成形、脱坯成 形等几种方法,之后将成型坯进行素烧;其三、施釉,把经过成形后的精坯,不上釉先烧一次,以增加坯体的强度和吸水性,利于 上釉操作,把经过素烧后的素胎,使素胎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浆;其四、烧制成型,经过上釉的釉坯,入窑进行烧成,也就釉烧。温度一般在1280℃~1300 ℃。古代宋钧官窑采用柴烧,新中国成立后恢复钧瓷生产时采用煤烧,1994年以后则普遍采 用气烧,钧瓷烧成时由于温度、气氛以及气候等的影响,使烧成后的产品具有色彩斑斓、变 化万千的窑变效果;其五、出窑,对烧成后的产品,按照钧瓷技师标准进行检选和分级。合格品一般有正品、 精品、珍品等几个级别。正品没有缺陷或缺陷极小,窑变效果一般;精品没有任何缺陷,有一 定的窑变效果;珍品则是精品中的佼佼者,窑变效果丰富独特。
[0004]上述工艺步骤为历代的钧瓷大师摸索所获得,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教科 书式的经典,但申请人认为,对于钧瓷盘,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胎坯薄而施釉面积广,常规 的施釉方式经常会带来内表面釉料附着较多且均匀性较差,其次考虑到盘型坯内表面和外 周面呈现出不同的观赏价值,且主要以盘型坯内表面作为主要的观赏面,其余外周面均作 为辅助,如此以来,按照常规的操作步骤,仅仅使素胎外表面附着一层具有合适厚度的釉 浆,这样并不能带来较好的观赏效果,因此,申请人认为,既然内表面作为主要部分,那么内盘表面的施加不同的图案则会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因此,申请人通过数年的摸索,研究出一种应用于盘型坯的凸起纹路的烧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钧瓷盘内凸起纹路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使其制备出来的钧瓷盘外观上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包括:将配置好的瓷泥制成盘型坯体的步骤;将盘型坯体上制备凸起纹路的步骤;将带有凸起纹路盘型坯体进行素烧的步骤;将素烧后的坯体施釉的步骤;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 所述的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起始阶段,窑内压力调至0.4-0.5Mpa,烧制2—2.5个小时,窑温升至180-230℃;烧制3—3.5个小时,窑温升至300-380℃;烧制6—6.5小时,窑温升至780-82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2~6℃/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40℃—950℃时,带紧闸板;后窑温升至980℃时,压力调至0.6-0.8 Mpa,开始保温1-2小时;然后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2-1.35 Mpa,升温速度控制在1~5℃/分钟;当窑温升至1150℃,压力调至1.6Mpa;后窑温升至1200℃时停止烧制,保温1-1.5小时,烧制完成。
[0007]进一步优化,将配置好的瓷泥制成盘型坯体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所述坯体采用灌浆法或手工拉坯制成,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取配制好的瓷土86%、水13%和玻璃胶1%,混合搅拌18—24小时,过600目筛,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成型后取出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静置1-2小时。
[0008]进一步优化,将盘型坯体上制备凸起纹路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S1、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带有一定纹路的模具压头,采用模具压头在盘型坯体的盘面上压制出纹路,压制纹路的深度控制在2-4

,备用;S2、在纹路内根据设计图案进行上色,上色后,在纹路的槽内均匀涂抹透明釉料,保证涂抹的厚度可填满纹路并略微突出盘型坯体表面,制备完成。
[0009]进一步优化,上色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S2.1、首先、采用细毛刷清理纹路沟槽,清理完毕后,细毛刷沾乳香油均匀涂抹各个纹路,涂抹后晾干;S2.2、然后按照设计图纸的颜色,将需要的颜料调制好,采用细毛刷将颜料涂抹各个纹路,上色完成。
[0010]进一步优化,将带有凸起纹路盘型坯体进行素烧的步骤,其中温度控制在500-800℃,时间为5-10小时。
[0011]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釉料为月白釉、天青釉或者钧花釉中的任意一种。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釉料,采用5 wt%氧化铜、12 wt %石英、10 wt %长石、3wt %二氧化锡、14 wt %方解石、3 wt %滑石和53 wt %汝岳,将以上比例的原料加入球磨机中研磨20-40个小时,后磨出的原料过150—200目收集,在收集的原料中加水的比例为水:料为1:1.5,制备完成。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创新,对钧瓷盘内表面的烧制工艺进行优化设计,使其表面形成一层凸起纹路,凸起纹路与各种图案以及釉料的色彩相结合,使其制备出来的钧瓷盘外观上达到最佳的审美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的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15]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包括:将配置好的瓷泥制成盘型坯体的步骤;将盘型坯体上制备凸起纹路的步骤;将带有凸起纹路盘型坯体进行素烧的步骤;将素烧后的坯体施釉的步骤;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所述的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起始阶段,窑内压力调至0.4-0.5Mpa,烧制2—2.5个小时,窑温升至180-230℃;烧制3—3.5个小时,窑温升至300-380℃;烧制6—6.5小时,窑温升至780-82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2~6℃/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40℃—950℃时,带紧闸板;后窑温升至980℃时,压力调至0.6-0.8 Mpa,开始保温1-2小时;然后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2-1.35 Mpa,升温速度控制在1~5℃/分钟;当窑温升至1150℃,压力调至1.6Mpa;后窑温升至1200℃时停止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包括:将配置好的瓷泥制成盘型坯体的步骤;将盘型坯体上制备凸起纹路的步骤;将带有凸起纹路盘型坯体进行素烧的步骤;将素烧后的坯体施釉的步骤;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将施釉后的坯体进行高温处理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起始阶段,窑内压力调至0.4-0.5Mpa,烧制2—2.5个小时,窑温升至180-230℃;烧制3—3.5个小时,窑温升至300-380℃;烧制6—6.5小时,窑温升至780-820℃;后升温速度控制在2~6℃/分钟,当窑温控制在940℃—950℃时,带紧闸板;后窑温升至980℃时,压力调至0.6-0.8 Mpa,开始保温1-2小时;然后进入还原阶段,压力调至1.2-1.35 Mpa,升温速度控制在1~5℃/分钟;当窑温升至1150℃,压力调至1.6Mpa;后窑温升至1200℃时停止烧制,保温1-1.5小时,烧制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配置好的瓷泥制成盘型坯体的步骤,具体操作如下:所述坯体采用灌浆法或手工拉坯制成,制备方法为:按重量百分比取配制好的瓷土86%、水13%和玻璃胶1%,混合搅拌18—24小时,过600目筛,倒入事先准备好的模具中,成型后取出放置在室温通风环境处,静置1-2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凸起纹路的钧瓷工艺盘的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盘型坯体上制备凸起纹路的步骤,具体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发苗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禹州市华龙钧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