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46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设置在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方,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固定块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凹槽内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弹性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凹槽;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铁,第一电磁铁安装在固定块两侧,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铁对应的第二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合理,组装快速便捷,根据需求定制,采用干法装配式施工,现场进行快速的组装,施工速度快,极大的缩减工期,且更加环保。保。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装配式墙体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于室内墙体的不再满足传统的方式,墙体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样化,传统较常用的有普通粘土砖、粘土多孔砖、粘土空心砖、焦碴砖等的砖墙、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以及轻钢龙骨石膏板墙等;这些传统墙体多为湿法现场施工,后续还要勾缝批腻子、做装饰面,有粉尘污染,工期长,拆卸后很难再重复利用,而且拆卸下来还造成很多建筑垃圾等诸多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该技术的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合理,组装快速便捷,根据需求定制,采用干法装配式施工,现场进行快速的组装,施工速度快,极大的缩减工期,且更加环保。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设置在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方,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块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凹槽内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弹性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在固定块两侧,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铁对应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呈异性相吸。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一电磁铁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第二电磁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下表面设置有第三电磁铁,所述第三电磁铁与第一蓄电池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内表面底部设置有与第三电磁铁对应的第四电磁铁,所述第四电磁铁与第三电磁铁呈异性相吸,所述第四电磁铁与第二蓄电池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第一顶龙骨、第一承载龙骨、第一地龙骨;所述第一顶龙骨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顶龙骨设置在第一承载龙骨上表面,所述第一地龙骨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地龙骨设置在第一承载龙骨下表面,所述第一顶龙骨、第一承载龙骨、第一地龙骨同轴分布。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第二顶龙骨、第二承载龙骨、第二地龙
骨;所述第二顶龙骨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顶龙骨设置在第二承载龙骨上表面,所述第二地龙骨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地龙骨设置在第二承载龙骨下表面,所述第二顶龙骨、第二承载龙骨、第二地龙骨同轴分布。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本技术的操作简单,结构稳定合理,组装快速便捷,根据需求定制,采用干法装配式施工,现场进行快速的组装,施工速度快,极大的缩减工期,且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中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中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中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8]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0020]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2]结合图1-图3所示: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包括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1、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2;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1设置在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2上方,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1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3,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2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块3相匹配的第一凹槽4,所述固定块3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5,所述凹槽4内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弹性凸起5相匹配的第二凹槽6;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1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铁7,所述第一电磁铁7安装在固定块3两侧,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2上表面还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铁7对应的第二电磁铁8,所述第一电磁铁7与第二电磁铁8呈异性相吸。
[0023]其中,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1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设置有第一蓄电池12,所述第一蓄电池12与第一电磁铁7连接。
[0024]同时,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2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21,所述第二安装槽21
内设置有第二蓄电池22,所述第二蓄电池22与第二电磁铁8连接。
[0025]其中,所述固定块3下表面设置有第三电磁铁31,所述第三电磁铁31与第一蓄电池12连接。
[0026]同时,所述凹槽4内表面底部设置有与第三电磁铁31对应的第四电磁铁32,所述第四电磁铁32与第三电磁铁31呈异性相吸,所述第四电磁铁32与第二蓄电池22连接。
[0027]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1包括第一顶龙骨41、第一承载龙骨42、第一地龙骨43;所述第一顶龙骨41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一顶龙骨41设置在第一承载龙骨42上表面,所述第一地龙骨43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地龙骨43设置在第一承载龙骨42下表面,所述第一顶龙骨41、第一承载龙骨42、第一地龙骨43同轴分布。
[0028]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2包括第二顶龙骨51、第二承载龙骨52、第二地龙骨53;所述第二顶龙骨51为横断面呈“冂”字型结构设置,所述第二顶龙骨51设置在第二承载龙骨52上表面,所述第二地龙骨53为横断面呈“凵”字型设置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地龙骨53设置在第二承载龙骨52下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设置在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方,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下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表面设置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第一凹槽,所述固定块外表面两侧均设置有弹性凸起,所述凹槽内表面两侧均设置有与弹性凸起相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下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安装在固定块两侧,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第一电磁铁对应的第二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第二电磁铁呈异性相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式墙体结构侧表面设置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与第一电磁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装配式墙体结构侧表面设置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置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与第二电磁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速装型装配式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下表面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福伟李耀团朱瑶敏
申请(专利权)人:温县带路宿营智造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