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44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驱动感应元件、行星减速器、行星架、连接架和驱动轮;驱动电机的电机壳体的一端的外部设有密封挡板;行星减速器、行星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共同形成一个润滑空间;驱动轴承的远离连接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密封空间进行密封以阻止外部的粉尘、水、油污等进入密封空间的第一环形密封件;箱体和电机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对润滑空间进行密封以阻止油脂从润滑空间内泄漏至电机壳体内的密封组件。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密封稳定性较高,动力输出更加可靠。出更加可靠。出更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用于驱动小型电驱动的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其信号感应元件设置在电机壳体的内部,容易受到电机内部工作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稳定性不好,并且使用寿命也不长。同时,该驱动结构采用多个密封元件分别对减速器、连接架以及用于转动支撑驱动轮的转动轴承进行密封,密封结构过多而导致密封稳定性较差且密封所费耗能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4]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包括:驱动电机、用于控制驱动电机的驱动感应元件、行星减速器、行星架、连接架和驱动轮;驱动电机的电机壳体的一端的外部设有用于与电机壳体共同形成安装空间的密封挡板;密封挡板固定至电机壳体;驱动感应元件安装至安装空间内;行星减速器固定至电机壳体的另一端;行星减速器包括:形成有内齿圈的箱体、太阳轮、用于在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以驱动太阳轮的第一行星轮组和用于被太阳轮驱动以在自转的同时实行公转的第二行星轮组;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电机壳体的另一端与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轮啮合;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轮与箱体的内齿圈啮合且转动连接至太阳轮;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轮啮合于太阳轮和箱体的内齿圈;行星架转动连接至箱体的内壁且连接至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轮;连接架套设于箱体的一端且固定至行星架;驱动轮套设于电机壳体和\或箱体的外周且连接至连接架;驱动轮和电机壳体之间设有驱动轴承;行星减速器、行星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共同形成一个用于供油脂对行星减速器、行星架进行润滑的润滑空间;驱动轴承的远离连接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对由连接架、驱动轮、箱体、行星架和电机壳体共同围城的密封空间进行密封以阻止外部的粉尘、水以及油污进入密封空间的第一环形密封件;箱体和电机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对润滑空间进行密封以阻止油脂从润滑空间内泄漏至电机壳体内的密封组件。
[0005]进一步地,第一环形密封件位于驱动轮和电机壳体之间。
[0006]进一步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密封组件延伸至箱体内。
[0007]进一步地,密封挡板的周向方向上设有用于增加对安装空间进行密封的稳定性的第二环形密封件;第二环形密封件设置于密封挡板和电机壳体之间。
[0008]进一步地,行星架通过轴销连接至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轮;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轮通过轴销连接至太阳轮。
[0009]进一步地,驱动轮套设于电机壳体和箱体连接形成的一个整体的中部。
[0010]进一步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的转动轴线、太阳轮的转动轴线、行星架的转动轴线、连接架的转动轴线和驱动轮的转动轴线重合。
[0011]进一步地,连接架沿驱动轮的周向插入驱动轮。
[0012]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的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将驱动感应元件设置于电机壳体的外部且对外置的驱动感应元件进行了密封,保证了驱动感应元件的稳定性,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的行星减速器和行星架处于同一个润滑空间内,仅用密封组件对润滑空间进行密封即可,这样的密封结构简单可靠,密封稳定性较高,且耗能较底。本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使用行星减速器进行减速并通过行星架输出,这样使动力输出更加可靠,在数比最大化的情况下,减小了连接架承受的剪切力,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0014]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10,驱动电机11,电机壳体111,驱动感应元件12,行星减速器13,箱体131,太阳轮132,第一行星轮组133,第二行星轮组134,行星架14,连接架 15,驱动轮16,安装空间17,密封挡板18,驱动轴承19,第一环形密封件20,密封组件21,第二环形密封件22,轴销23,润滑空间24,转动轴线25,密封空间26。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具体的介绍。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10,包括:驱动电机11、驱动感应元件 12、行星减速器13、行星架14、连接架15和驱动轮16。驱动感应元件12用于控制驱动电机11。驱动电机11的电机壳体111的一端的外部设有密封挡板18。密封挡板18固定至电机壳体111,且于与电机壳体111共同形成安装空间17。驱动感应元件12安装至安装空间17 内。这样的结构将驱动感应元件12设置于电机壳体111的外部且对外置的驱动感应元件12 进行了密封,保证了驱动感应元件12的稳定性,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0017]进一步地,行星减速器13固定至电机壳体111的另一端。行星减速器13包括:箱体131、太阳轮132、第一行星轮组133和第二行星轮组134。箱体131形成有内齿圈。第一行星轮组 133的行星轮在驱动电机11的转动轴和内齿圈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以驱动太阳轮132。第二行星轮组134的行星轮在太阳轮132和内齿圈的共同作用下实现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以带动行星架14绕其转动轴线25转动。行星架14转动带动连接架15一同转动进而带动驱动轮16转动,以此实现驱动电动车。
[0018]作为具体的结构,驱动电机11的转动轴穿过电机壳体111的另一端与第一行星轮组133 的行星轮啮合。第一行星轮组133的行星轮与箱体131的内齿圈啮合且转动连接至太阳轮132。第二行星轮组134的行星轮啮合于太阳轮132和箱体131的内齿圈。行星架14转动连接至箱体131的内壁且连接至第二行星轮组134的行星轮。连接架15套设于箱体131的一端且固定至行星架14。驱动轮16套设于电机壳体111的外周且连接至连接架15。
[0019]在该结构中,驱动电机11的转动轴的转动轴线25、太阳轮132的转动轴线25、行星架 14的转动轴线25、连接架15的转动轴线25和驱动轮16的转动轴线25重合。第一行星轮组 133的行星轮和第二行星轮组134的行星轮均与箱体131的内齿圈啮合的同时,行星架14也转动连接箱体131内壁。这样的结构安装精度和传动精度较高,有效提高了驱动结构的可靠性。再者,本电动车的驱动轮16的驱动结构10使用行星减速器13进行减速并通过行星架 14
输出,这样使动力输出更加可靠,在数比最大化的情况下,减小了连接架15承受的剪切力,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0020]可选地,驱动轮16可套设于箱体131的外周且连接至连接架15,也可以套设于电机壳体111与箱体131的连接处的外周且连接至连接架15。
[0021]作为进一步方案,驱动轮16和电机壳体111之间设有驱动轴承19。驱动轴承19用于转动支撑驱动轮16,增加驱动轮16和电机壳体111之间的转动结构的稳定性。行星减速器13、行星架14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共同形成一个润滑空间24。润滑空间24用于供油脂对行星减速器13、行星架14进行润滑。驱动轴承19的远离连接架15的一侧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的驱动轮的驱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用于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驱动感应元件、行星减速器、行星架、连接架和驱动轮;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壳体的一端的外部设有用于与所述电机壳体共同形成安装空间的密封挡板;所述密封挡板固定至所述电机壳体;所述驱动感应元件安装至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行星减速器固定至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端;所述行星减速器包括:形成有内齿圈的箱体、太阳轮、用于在自转的同时进行公转以驱动所述太阳轮的第一行星轮组和用于被所述太阳轮驱动以在自转的同时实行公转的第二行星轮组;所述驱动电机的转动轴穿过所述电机壳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轮啮合;所述第一行星轮组的行星轮与所述箱体的所述内齿圈啮合且转动连接至所述太阳轮;所述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轮啮合于所述太阳轮和所述箱体的所述内齿圈;所述行星架转动连接至所述箱体的内壁且连接至所述第二行星轮组的行星轮;所述连接架套设于所述箱体的一端且固定至所述行星架;所述驱动轮套设于所述电机壳体和\或所述箱体的外周且连接至所述连接架;所述驱动轮和所述电机壳体之间设有驱动轴承;所述行星减速器和所述行星架之间通过连接结构共同形成一个用于供油脂对所述行星减速器、所述行星架进行润滑的润滑空间;所述驱动轴承的远离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设有用于对由所述连接架、所述驱动轮、所述箱体、所述行星架和所述电机壳体共同围城的密封空间进行密封以阻止外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骄王汝彪王汝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尤奈特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