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1373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其中,方法包括:从系统中的各个待冷却部件中预先确定出至少一个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和至少一个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将所述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作为在先冷却部件,将所述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作为在后冷却部件;利用初始冷却液对所述在先冷却部件进行优先冷却,并输出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得到二次冷却液,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利用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所述二次冷却液对所述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对冷却系统流量的要求,能够降低制冷机能量消耗并实现优良的冷却效果。机能量消耗并实现优良的冷却效果。机能量消耗并实现优良的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冷却
,特别是一种冷却方法及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磁共振成像(MRI)系统在运行中,由于各系统部件会不同程度地产生热量,因此通常设置冷却系统如水冷系统将多余热量带走,以保证各个部件工作在正常温度范围内。
[0003]其中,在一些大功率电子设备(如磁共振成像系统中的梯度放大器、梯度线圈等)中,因其输出可迅速变化,因此导致所需冷却功率也具有巨大变化。这样一来冷却系统应设计为具有较大的备用冷却电容,且能快速响应所需冷却功率的变化,以避免部件过热。同时,冷却系统还应将冷却液的温度控制在露点温度以上,以避免冷凝水损坏电子设备,这限制了冷却液的温度范围。为了达到所要求的冷却效果,由于温度范围受限,使得对冷却液的流量要求变高,这又限制了冷却系统的冗余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冷却方法,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冷却系统,用以降低对冷却系统流量的要求,能够降低制冷机能量消耗并实现优良的冷却效果。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冷却方法,包括:从系统中的各个待冷却部件中预先确定出至少一个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和至少一个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将所述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作为在先冷却部件,将所述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作为在后冷却部件;利用初始冷却液对所述在先冷却部件进行优先冷却,并输出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得到二次冷却液,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利用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所述二次冷却液对所述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设置一用于增加流体流量的初始冷却液旁路,将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与所述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进行混合,得到所述二次冷却液。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包括:对所述二次冷却液进行温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或者根据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功率变化以及所述二次冷却液的预期温度,控制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后冷却部件包括:第一数量的靠近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在后冷却部件和第二数量的远离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在后冷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且第一数量大于或等于1;所述旁路为至少两条;所述将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与所述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进行混合包括:将所述至少两条旁路中的至少一条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分别与所述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中的一部分混合,得到至少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将所述至少两条旁路中剩余的一条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与所述进行
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中的剩余部分混合,得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所述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中的每一个,利用温控阀进行温度控制,使得每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分别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对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进行温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或者根据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功率变化以及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的预期温度,控制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所述利用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所述二次冷却液对所述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包括: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对所述第一数量的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利用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对所述第二数量的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为磁共振成像系统;所述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包括:梯度线圈;所述冷凝水敏感部件包括:射频发射系统、梯度放大器、冷头压缩机和风冷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组合。
[00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冷却系统,包括:制冷装置,用于输出初始冷却液;初始冷却液管路,用于传输所述初始冷却液;和二次冷却液管路,用于传输所述二次冷却液;其中,利用所述初始冷却液对预先确定的在先冷却部件进行优先冷却,并通过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控制进行优先冷却后的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并利用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所述二次冷却液对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在先冷却部件包括一应用系统中至少一个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所述在后冷却部件包括所述应用系统中至少一个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包括:一用于增加流体流量的初始冷却液旁路;一中间管路,用于输出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和一冷却液混合装置,用于将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与所述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进行混合,得到所述二次冷却液。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冷装置根据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功率变化以及所述二次冷却液的预期温度,控制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或者,所述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一温度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并把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在后冷却部件包括:第一数量的靠近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在后冷却部件和第二数量的远离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在后冷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且第一数量大于或等于1;所述旁路为至少两条;所述中间管路为至少两条;所述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被分流为至少两条由所述至少两条中间管路输出;所述冷却液混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温控阀,每个温控阀用于将一条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与一条中间管路中的冷却液进行恒温混合,得到一个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的第一路二次冷却液;每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对所述第一数量的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和一混流装置,用于将一条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与一条中间管路中的冷却液混合,得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以对所述第二数量的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所述制冷装置根据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功率变化以及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的预期温度,控制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或者,所述冷却
系统进一步包括:温度探测器,用于检测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并把检测到的温度信息传输给所述制冷装置;所述制冷装置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控制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系统为磁共振成像系统;所述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包括:梯度线圈;所述冷凝水敏感部件包括:射频发射系统、梯度放大器和风冷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组合。
[0015]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从系统中的各个待冷却部件中确定出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作为在先冷却部件,并优先对其进行冷却,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系统中的各个待冷却部件中预先确定出至少一个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和至少一个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将所述对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作为在先冷却部件,将所述对冷凝水敏感的部件作为在后冷却部件(S22);利用初始冷却液对所述在先冷却部件进行优先冷却,并输出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得到二次冷却液,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S24);利用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所述二次冷却液对所述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S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设置一用于增加流体流量的初始冷却液旁路,将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与所述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进行混合,得到所述二次冷却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包括:对所述二次冷却液进行温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或者根据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功率变化以及所述二次冷却液的预期温度,控制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后冷却部件包括:第一数量的靠近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在后冷却部件和第二数量的远离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在后冷却部件;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数量,且第一数量大于或等于1;所述旁路为至少两条;所述将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与所述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进行混合包括:将所述至少两条旁路中的至少一条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分别与所述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中的一部分混合,得到至少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将所述至少两条旁路中剩余的一条旁路中的初始冷却液与所述进行优先冷却后的冷却液中的剩余部分混合,得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所述控制所述二次冷却液的温度在露点温度以上包括:针对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中的每一个,利用温控阀进行温度控制,使得每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分别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对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进行温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调节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或者根据所述在先冷却部件的功率变化以及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的预期温度,控制所述初始冷却液的温度,以使得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达到露点温度以上的设定温度;所述利用在露点温度以上的所述二次冷却液对所述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包括:利用所述至少一个第一路二次冷却液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方式对所述第一数量的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利用所述第二路二次冷却液对所述第二数量的在后冷却部件进行冷却。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为磁共振成像系统;所述冷凝水不敏感且功率满足设定要求的部件包括:梯度线圈;
所述冷凝水敏感部件包括:射频发射系统、梯度放大器和风冷系统中的任意一个或任意组合。6.一种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装置(31),用于输出初始冷却液;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岳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