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电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287 阅读:2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电液晶显示器包括在两个起偏振器之间设成一个在另一个后面的两个液晶光电池。一个光电池具有线电极,另一个具有象素电极。通过用与线电极同步的图象信息致动象素电极,所述的液晶光电池的取向及折射率选定为使得当控制电压反向时透光度并没有实质改变,并且两个显示器被致动使得转换角决不超过±22.5°,并且电压的极性周期地反向使平均来说没有直流电压流过所述的光电池。(*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电液晶显示器。铁电液晶显示器,特别是DHF型(即变形螺旋铁电型)是对普通TN型(扭转向列型),或STN型(超扭转向列型)显示器的引人注意的替换方案,特别在例如在低温操作时,要求大的视角,灰色调或短的转换时间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例如EP-A-309774中公开了铁电液晶显示器的操作。如果在“对称”模式下工作,它们具有最大的透光度必须的±45°的大转换角的缺点。具有大转换角的混合物难以制造且一般比具有小转换角的混合物制造更慢。它们还倾向在达到最大转换角以前卷紧成螺旋线。迄今为止还没有具有最佳的转换角,也就是在对称模式中的最佳亮度的LC材料。另一方面,如果它们以“非对称”模式操作,一个缺点是不能用单个图象的交替的极性。例如,如果显示器必须长时间保持黑暗,必须在这段时间内始终加上一负电压。这导致在液晶中及在边界表面处产生空间电荷。这种空间电荷改变了电光学特征,其可以导致重影以及类似的严重干扰效应,这可使显示器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具有以前已知的这类显示器缺点的铁电液晶显示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面的措施达到,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电液晶显示器,包括在两个起偏振器之间设成一个在另一个后面的两个液晶光电池,一个光电池具有线电极,另一个具有象素电极,通过用与线电极同步的图象信息致动象素电极,所述的液晶光电池的取向及折射率选定为使得当控制电压反向时透光度并没有实质改变,并且两个显示器被致动使得转换角决不超过±22.5°,并且电压的极性周期地反向使平均来说没有直流电压流过所述的光电池。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例。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普通的变形螺旋铁电光电池的剖面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形螺旋铁电光电池的透视图;图3显示图2的光电池装置的取向及双折射性能;图4示出另一装置的取向及双折射性能。如图1所示,普通的变形螺旋铁电光电池包括两块装有透明电极10及取向层11的玻璃板12,它们间隔约2μm。其间设置一液晶层13。液晶具有带螺旋结构的铁电“Sc*”相。螺旋的轴14与板平行,而螺距比可见光的波长短。如果没有加上电压,螺旋是不变形的,并且平均折射率指向螺旋线的轴。如果在两电极之间加上电压,平均折射率(也就是折射率椭圆的长轴或主轴)在玻璃板的平面中转动,加正电压朝着一方向,加负电压朝相反方向。如果电压逐渐增加,角度在最大转换角qmax处变为饱和,这是铁电液晶的特征。在该饱和状态螺旋线卷紧。如果电压降低,螺旋线还原。但是这一过程会花费一些时间,因此在变形螺旋铁电光电池中通常避免螺旋线的卷紧。但这意味着可用的最大转动角必须选为小于qmax。如果变形螺旋铁电光电池放在交叉的起偏振器之间,由于折射率的转动引起透光度的改变。已表明45°的转动对于从最大亮度切换到黑暗是必须的。在黑暗状态,光轴与一个起偏振器平行,而在光亮状态,光轴从上述位置转过45°。如上面已经说明,一个变形螺旋铁电显示器可在两个模式下工作,就在施加0V的电压时,在主光轴和一个起偏振器之间的角度q(0)而言,它们是不同的,如下在对称模式,施加电压U=0V相应于角度q=0,也就是黑暗。在正和负电压U的情况下透光度增加,当q=±45°时达到最大。因此对于等值的正负电压得到同样的透光度。这使得可以交替地用正负电压记录同样的图象,因此平均来说光电池中不产生直流电压成分,因此不会发生重影。在非对称模式中,U=0V相应于转动角度为22.5°,也就是50%的透光度。一个极性(例如正性)的电压增加q,相应地增加透光度,而另一极性使该两个量减少。对于从光亮到黑暗的完全转换,q值的调节范围只需要为±22.5°。本专利技术结合了两个工作模式的优点而没有上述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最重要优点是铁电液晶显示器可以“非对称”模式致动,而不产生重影且在变形螺旋铁电光电池情况下无需大转换角,这一点至今为至还是行不通的。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中直接相互紧跟的两个变形螺旋铁电液晶光电池210,211设置在相交的起偏振器21,28之间。液晶光电池210以已知的方式包括一设在两衬底之间的液晶层23,两衬底一个具有线电极22,另一个具有表面电极24。液晶光电池以恒定的振幅一次转换一行。液晶光电池211包括一设在两衬底之间的液晶层26,该两衬底包括象素电极25,27,并且该光电池用与光电池210同步的图象信息致动。图2中省略了取向层,与液晶显示器的电连接,或液晶光电池211的任何有源矩阵元件。按照本专利技术,液晶光电池210及211具有的结构及被致动的方式可避免干扰直流电压成分。这一点可通过从一图象到另一图象改变施加电压的极性来达到。本专利技术的重要特点是在两个相位中透光度(灰度值)是同样的。图3图解地示出了对三个灰色阶段,也就是行35的亮态,行36的灰态,行37的暗态,两个液晶光电池201和211的取向及双折射性能,图中两栏31及32是对于第一相位,而后两栏33和34是对于相对致动的第二相位。在栏31中,起偏振器21(图2)在直角位置,也就是与主轴平行地偏振,而检偏振器24与其交叉。两个液晶光电池的双折射是同样的,近似等于波长的一半,也就是Δn.d=γ/2,Δn=na-n0式中na,0表示变形螺旋铁电结构的异常的及正常的折射率,d=光电池的厚度,及γ=波长(≌550nm)。图3中阴影部分示出在电光学应用中主光轴的旋转范围;负电压(例如栏31)使主轴往左转,但是正电压(例如栏33)使主轴往右转。施加电压为0V时,在第一液晶光电池210的情况下(栏31和栏33)主光轴从垂直位置顺时针转22.5°,在第二液晶光电池211的情况下(栏32和34)反时针转67.5°。总之,这两个光电池,也就是例如取向层的两个摩擦方向相对转了90°。图3直接示出两相位中的透光度是同样的。在行35,第一相,线性的偏振光不受第一液晶光电池210(第31栏)影响,因为它平行于光轴偏振。第二液晶光电池211(第32栏)起γ/2板的作用,也就是它使偏振方向转过90°,使得光能穿过检偏振器24而没有散射。在第二相,第一液晶光电池210(第33栏)起γ/2板的作用,第二液晶光电池211(第34栏)不影响偏振。因此,在两个相位,光无散射地传送。在另一最小透光度的极端情况下(第37行),在第一相(第31和32栏)和第二相(第33和34栏)两液晶光电池的双折射平衡掉,也就是在交叉的起偏振器之间透光度最小。在一般情况下,也就是灰态(第36行)的情形下将|U2|≤|U1|的电压U2加到第二液晶光电池211上。在第一相,到达第二液晶光电池211的光在直角位置偏振,而第一液晶光电池210,如前所述,对偏振无影响。第二液晶光电池211的光轴相对于检偏振器转过α<45°的角,该角度由电压U2控制。这导致透光度与sin2(2α)成正比。在第二相,第一液晶光电池210使偏振作用转过90°(第33栏),随后在到达第二液晶光电池211时成水平。由于在第二相(第34栏)加上电压-U2,光轴相对检偏振器转动45°-α,因而透光度与cos2成正比。用“cos”是因为入射光平行检偏振器偏振。但是这就与sin2(2α)成正比,也就是与第一相一样。因为α可根据信号电压U2取0-45°之间的任意值,所以透光度Sin2(2α)取0至1之间的任意值。交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电液晶显示器,包括在两个起偏振器之间设成一个在另一个后面的两个液晶光电池,一个光电池具有线电极,另一个具有象素电极,通过用与线电极同步的图象信息致动象素电极,所述的液晶光电池的取向及折射率选定为使得当控制电压反向时透光度并没有实质改变,并且两个显示器被致动使得转换角决不超过±22.5°,并且电压的极性周期地反向使平均来说没有直流电压流过所述的光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芬夫施林M沙德特
申请(专利权)人:罗利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CH[瑞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