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及新型文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23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及新型文胸,罩杯在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之间设置有网眼面料夹层,网眼面料夹层将罩杯根据支撑力度划分为强压区、中压区及弱压区,三个压力区域能够对应胸部不同区域针对性且差异化地提供强弱有别的支撑力,从而使穿戴者胸部脂肪在不同作用力下优化分布,兼具功能性、舒适度以及美观度,具有该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的新型文胸无侧比、无鸡心、无钢圈,结构简单,适用人群广泛,特别适合大胸围人群穿戴。适合大胸围人群穿戴。适合大胸围人群穿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及新型文胸


[0001]本技术属于内衣
,具体涉及一种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及具有该罩杯结构的新型文胸。

技术介绍

[0002]舒适性、支撑度、贴合性逐渐成为评价文胸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并且文胸的支撑度以及文胸与胸部的贴合性也一并作用影响到胸部美观程度,但是市场上兼具舒适性、稳定性以及贴合性的文胸产品并不多见,远远无法满足穿戴者的实际需要。
[0003]特别是对于大胸围穿戴者而言,现有文胸往往无法兼顾舒适性与支撑度,具体地,舒适型文胸常常不足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无法有效支承胸部,并且文胸材料与胸部的贴合性差,无法有效约束包覆胸部,长期穿戴易导致胸部下垂及外扩;约束型文胸常常是通过强约束带实现对胸部的支撑,强压牺牲了舒适度,同时也束缚了胸部脂肪的流动,使得胸部受迫,尤其是易压迫乳点,有害胸部健康。
[0004]虽然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兼具舒适性以及支撑性的文胸,其于申请公布号为“CN 107048495 A”的技术专利申请中被披露,其采用设置在罩杯外侧的下扒鸡心提托定型片、三角提托片、美胸提托带等结构实现对胸部的定型及提托,但是此文胸结构繁复冗杂,且支撑定型范围较小,适用人群局限,无法满足大胸围人群穿戴需要。
[0005]此外,申请公布号为“CN 107485064 A”的技术专利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罩杯内置有提托片的文胸,但提托片并未直接起到引导优化胸部脂肪分布的作用,文胸的定型性及支撑度主要还是通过外设结构实现。
[0006]市场上亟待一种兼具舒适性、支撑度、贴合性,结构简单,适用人群广泛且能够直接优化胸部脂肪分布的罩杯及文胸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罩杯包括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在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之间设置有网眼面料夹层,网眼面料夹层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网眼面料及第二网眼面料,第一网眼面料延伸连接罩杯下缘及罩杯前中边缘,第二网眼面料延伸连接罩杯下缘及罩杯侧边边缘,第一网眼面料与第二网眼面料将罩杯划分为:
[0008]①
位于罩杯下部叠设有第一网眼面料及第二网眼面料的强压区;
[0009]②
位于罩杯两侧部仅设有第一网眼面料或第二网眼面料的中压区;
[0010]③
位于罩杯上部未设有网眼面料夹层的弱压区,其中BP点对应设置在弱压区。
[0011]进一步地,罩杯为底窄顶宽的类梯形全包裹式大罩杯,相邻两罩杯于罩杯前中边缘直接相连,且两罩杯分别于罩杯侧边直接连接后比。
[0012]进一步地,罩杯的顶缘呈弧形设置。
[0013]进一步地,罩杯前中边缘及罩杯侧边边缘长度为4厘米-6厘米,罩杯的顶缘最高点
与罩杯前中边缘顶点及罩杯侧边边缘顶点连线所构成的角度小于150度。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文胸,包括大罩杯结构,还包括土台、两肩带和两后比,两罩杯相对的前中边缘直接连接且二者之间未设置鸡心部,两罩杯的侧边边缘分别连接后比,两罩杯的顶缘设有耳仔,土台与两罩杯下缘连接,肩带一端连接到罩杯耳仔上,另一端连接到后比。
[0015]进一步地,文胸对应两罩杯分别设有提托部,提托部为固定连接在两罩杯的顶缘的三角提托带,肩带连接提托带上端并一体牵引罩杯耳仔进而整体性向上提拉罩杯及提托穿戴者胸部。
[0016]进一步地,文胸还设有透气面层,透气面层一体覆盖于罩杯及提托部外侧。
[0017]进一步地,透气面层选用蕾丝面料制成。
[0018]本技术提供的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罩杯在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之间设置有网眼面料夹层,网眼面料夹层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网眼面料及第二网眼面料,第一网眼面料与第二网眼面料将罩杯根据支撑力度划分为强压区、中压区及弱压区,强压区相叠设有第一网眼面料与第二网眼面料用以迫使乳根位的脂肪受力提托向上,为避免受力提升的乳根位脂肪外移造成胸部外扩,于罩杯两侧对应形成了两个中压区用以由外向内收紧多余脂肪,由于强压区与中压区的压力强度差异,脂肪受力向上移动进而总体提升胸部,并使得穿戴者乳点处于弱压区,并且不会对乳点造成压迫感。所以,三个压力区域能够对应胸部不同区域针对性且差异化地提供强弱有别的支撑力,从而使穿戴者胸部脂肪在不同作用力下优化分布,兼具功能性、舒适度以及美观度。
[0019]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采用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的新型文胸,该文胸无侧比、无鸡心、无钢圈,结构简单,适用人群广泛,特别适合大胸围人群穿戴。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1]图1为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新型文胸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3]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4]1:第一网眼面料;2:第二网眼面料;3:强压区;4:中压区;5:弱压区;6:土台;7:肩带;8:后比;9:提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5]舒适性、支撑度、贴合性逐渐成为评价文胸质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并且文胸的支撑度以及文胸与胸部的贴合性也一并作用影响到胸部美观程度,但是市场上兼具舒适性、稳定性以及贴合性的文胸产品并不多见,远远无法满足穿戴者的实际需要。
[0026]特别是对于大胸围穿戴者而言,现有文胸往往无法兼顾舒适性、支撑度以及贴合
性,具体地,舒适型文胸常常不足以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无法有效支承胸部,并且文胸材料与胸部的贴合性差,无法有效约束包覆胸部,长期穿戴易导致胸部下垂及外扩;约束型文胸常常是通过强约束带实现对胸部的支撑,强压牺牲了舒适度,同时也束缚了胸部脂肪的流动,使得胸部受迫,尤其是易压迫乳点,有害胸部健康。
[0027]现有的支撑型文胸结构繁复冗杂,大都通过罩杯外设的约束性结构提供支撑力,且支撑定型范围较小,适用人群局限,无法满足大胸围人群穿戴需要。
[0028]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及新型文胸,其兼具舒适性、支撑度、贴合性,结构简单,适用人群广泛且能够通过罩杯实现对胸部脂肪分布的直接优化。下面以实施例1-2分别就此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及具有此大罩杯结构的新型文胸进行详细说明。
[0029]实施例1:
[003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其内置网眼面料夹层将单个罩杯划分为多个强弱有别的压力区,通过各压力区向胸部提供有针对性及差异性的支撑,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罩杯在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之间设置有网眼面料夹层,网眼面料夹层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包括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在海绵内层及海绵外层之间设置有网眼面料夹层,网眼面料夹层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网眼面料及第二网眼面料,第一网眼面料延伸连接罩杯下缘及罩杯前中边缘,第二网眼面料延伸连接罩杯下缘及罩杯侧边边缘,第一网眼面料与第二网眼面料将罩杯划分为:

位于罩杯下部叠设有第一网眼面料及第二网眼面料的强压区;

位于罩杯两侧部仅设有第一网眼面料或第二网眼面料的中压区;

位于罩杯上部未设有网眼面料夹层的弱压区,其中BP点对应设置在弱压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为底窄顶宽的类梯形全包裹式大罩杯,相邻两罩杯于所述罩杯前中边缘直接相连,且两罩杯分别于所述罩杯侧边直接连接后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区支撑、优化脂肪分布的大罩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的顶缘呈弧形设置。4.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元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都市丽人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