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沙夕林专利>正文

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116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导丝、扩张管、穿刺针、移动限流夹、滑扣、肝素帽、无菌注射器、无菌注射针以及手术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方案使用安全,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广泛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尤其是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

技术介绍

[0002]中心静脉导管套件包括穿刺针、血管鞘、导引导丝和中心静脉导管。其中,中心静脉导管作为一种放置在中心静脉系统内临床常用血管通路工具,应用领域广泛。一般来说中心静脉导管有如下种类有中心静脉导管(CVC),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TCVC)、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导管(PICC),植入式输液港(Port)、长短期血液透析导管等。临床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可以测量中心静脉压、大量快速的静脉输液、长期肠外营养与抗肿瘤化疗的血管通路、以及血液净化时血液交换通路。
[0003]而中心静脉导管尖端的位置对治疗的效果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应位于上腔静脉内靠近右心房连接处。CVC使用前必须进行导管尖端定位,如果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不在上腔静脉(SVC),必须进行调整。而目前国际上公认可以确定导管尖端位置的方法主要有X线定位技术和腔内心电图(Intracavitary Electrocardiography简称ECG),腔内ECG定位技术。
[0004]随着医疗技术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如今将电极中心静脉导管置于心脏不同部位以记录心腔内心电图的标测技术已成为临床电生理研究的基石。运用腔内ECG技术,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过程中可根据心电图P波(人体内部中心脏发出的一种波)形态判断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心静导管套件的穿刺针或血管鞘进入目标血管后,经穿刺针或血管鞘将导引导丝递送进入目标血管,建立引导通路,之后中心静脉导管延导引导丝进入目标血管直至到达预期位置。
[0005]目前,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由于端部锋利,有时候细微的操作失误容易刺伤患者内脏,造成医疗事故,因此,就有必要研制出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经检索,未发现与本技术方案相同的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导丝、扩张管、穿刺针、移动限流夹、滑扣、肝素帽、无菌注射器、无菌注射针以及手术刀片;
[0008]穿刺针包括与无菌注射器的出口对接的连接嘴,连接嘴的端部设有衔接管,衔接管上设有连通衔接管两侧端面的贯穿孔,贯穿孔包括依次相连且同轴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第二段的直径大于第一段和第三段,穿刺针还包括末端嵌入贯穿孔第三段的刺管和嵌入刺管内的导管,导管的一端延伸至贯穿孔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连接处且导管与贯穿孔第二段与第一段的连接处留有间隙,贯穿孔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接缝处还设有一与导管外壁
连接的限位环,贯穿孔第二段内还设有一端连接限位环另一端连接贯穿孔第二段和第一段接缝处的弹簧且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导管头部的侧面设有一导出孔且导管的头部延伸出刺管的前端;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的头部呈光滑的半球状。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丝带有助推器。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导管头部与刺管前端的距离小于间隙的长度。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刺管的端部呈尖锐的倒三角状,刺管的管体上均匀分布有限位凸环。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环的最大凸起高度为0.5mm。
[001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方案使用安全,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的穿刺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导丝、扩张管、穿刺针、移动限流夹、滑扣、肝素帽、无菌注射器、无菌注射针以及手术刀片;穿刺针包括与无菌注射器的出口对接的连接嘴1,连接嘴1的端部设有衔接管2,衔接管2上设有连通衔接管2两侧端面的贯穿孔,贯穿孔包括依次相连且同轴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和第三段23,第二段22的直径大于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穿刺针还包括末端嵌入贯穿孔第三段23的刺管3和嵌入刺管3内的导管4,导管4的一端延伸至贯穿孔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的连接处且导管4与贯穿孔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的连接处留有间隙,贯穿孔第二段22和第三段23的接缝处还设有一与导管4外壁连接的限位环5,贯穿孔第二段22内还设有一端连接限位环5另一端连接贯穿孔第二段22和第一段21接缝处的弹簧6且该弹簧6处于压缩状态,导管4头部的侧面设有一导出孔7且导管4的头部延伸出刺管3的前端;导管4的头部呈光滑的半球状,本技术方案使得导管4头端光滑,避免了端部对人体内部造成损伤;导丝带有助推器,本技术方案极大的提高了导丝操作的效率;导管4头部与刺管3前端的距离小于间隙的长度,本技术方案可以使得导管4头部完全收缩进入刺管3内部。
[0019]刺管的端部呈尖锐的倒三角状,刺管的管体上均匀分布有限位凸环。
[00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凸环的最大凸起高度为0.5mm。
[0021]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使用时该穿刺针导管4的头部在力的作用下向刺管3内收缩,从而刺管3的前端的刀锋露出进行穿刺,在进入身体内部后导管4在弹簧6的作用下伸出,由于导管4的头部没有刀锋,可对人体内部进行保护,加大了医生在操作过程中的可行性;用于胸腹腔以及一些其他的组织腔隙,如心包、羊水穿刺,穿刺针的导管4头部均可以保护,可以减少误伤,胸腹水,心包积液量少,由于导管4头部的保护,就可以穿刺。
[0022]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方案使用安全,结构简单,造价低,可广泛使用,本技术方案的刺管可以迅速的插入肌肤以下避免二次穿刺,限位凸环可以有效的预估穿刺深
度避免误伤。
[0023]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免误伤的穿刺用导管包,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静脉导管、导丝、扩张管、穿刺针、移动限流夹、滑扣、肝素帽、无菌注射器、无菌注射针以及手术刀片;所述穿刺针包括与无菌注射器的出口对接的连接嘴(1),所述连接嘴(1)的端部设有衔接管(2),所述衔接管(2)上设有连通衔接管(2)两侧端面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包括依次相连且同轴的第一段(21)、第二段(22)和第三段(23),所述第二段(22)的直径大于第一段(21)和第三段(23),所述穿刺针还包括末端嵌入贯穿孔第三段(23)的刺管(3)和嵌入刺管(3)内的导管(4),所述导管(4)的一端延伸至贯穿孔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的连接处且导管(4)与贯穿孔第二段(22)与第一段(21)的连接处留有间隙,所述贯穿孔第二段(22)和第三段(23)的接缝处还设有一与导管(4)外壁连接的限位环(5),所述贯穿孔第二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沙夕林
申请(专利权)人:沙夕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