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淑妙专利>正文

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161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底板下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回流管道与搅拌罐内腔的下部和上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罐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搅拌罐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曝气管,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曝气管,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和第二环形曝气管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和第二环形曝气管上均开设有曝气孔,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上连接有曝气进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红茶原料液进行循环搅拌,可对红茶原料液进行曝气,增加了搅拌效果,提高了搅拌效率。提高了搅拌效率。提高了搅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红茶制作
,具体为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了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中的化学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香气物质比鲜叶明显增加。所以红茶具有红茶、红汤、红叶和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牙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
[0003]红茶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搅拌装置进行搅拌,然而现有的搅拌装置大都只能通过搅拌桨进行简单地搅拌,搅拌效果不佳,搅拌效率较慢。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可对红茶原料液进行循环搅拌,可对红茶原料液进行曝气,增加了搅拌效果,提高了搅拌效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所述搅拌罐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搅拌罐的底板下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泵,所述抽液泵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回流管道与搅拌罐内腔的下部和上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罐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出气管,所述搅拌罐的前侧板上部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搅拌罐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曝气管,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曝气管,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和第二环形曝气管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和第二环形曝气管上均开设有曝气孔,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上连接有曝气进气管,所述曝气进气管贯穿搅拌罐后露出,所述曝气进气管上露出搅拌罐的部分安装有电磁阀。
[0007]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电机、转轴和搅拌桨,所述电机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搅拌罐的顶板上,所述转轴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搅拌罐的底板上,所述搅拌桨固定安装在转轴上。
[0008]所述搅拌罐的侧板内侧壁上固定焊接有扰流板。
[0009]所述扰流板呈波浪状W型结构。
[0010]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的拐角处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
[0011]所述曝气孔的直径为2-5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通过搅拌机构对搅拌罐中的红茶原料液进行搅拌,再通过抽液泵和回流管道组成的回流机构将搅拌罐的底部的红茶原料液抽至搅拌罐的顶部,对红茶原料液进行循环搅拌,使得红茶原料液在搅拌罐中充分混合,且向第一环形曝气管和第二环形曝气管组成的
曝气机构中通入空气,对红茶原料液进行曝气,增加搅拌效果,提高了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环形曝气管和第二环形曝气管的连接示意图。
[0018]图中:1、搅拌罐;2、搅拌机构;201、电机;202、转轴;203、搅拌桨;3、支撑板;4、抽液泵;5、回流管道;6、支撑腿;7、出气管;8、自锁万向轮;9、进液管;10、出液管;11、第一环形曝气管;12、第二环形曝气管;13、曝气孔;14、曝气进气管;15、电磁阀;16、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所描述的实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例,而不是全部的实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例,本领域其他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改变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1]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所述搅拌罐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罐1的底板下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泵4,所述抽液泵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回流管道5与搅拌罐1内腔的下部和上部相连通,抽液泵4和回流管道5组成回流机构,所述搅拌罐1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出气管7,所述搅拌罐1的前侧板上部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9和出液管10,所述搅拌罐1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曝气管11,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曝气管12,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上均开设有曝气孔13,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组成曝气机构,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上连接有曝气进气管14,所述曝气进气管14贯穿搅拌罐1后露出,所述曝气进气管14上露出搅拌罐1的部分安装有电磁阀15,通过搅拌机构2对搅拌罐1中的红茶原料液进行搅拌,再通过抽液泵4和回流管道5组成的回流机构将搅拌罐1的底部的红茶原料液抽至搅拌罐1的顶部,对红茶原料液进行循环搅拌,使得红茶原料液在搅拌罐1中充分混合,且向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组成的曝气机构中通入空气,对红茶原料液进行曝气,增加搅拌效果,提高了搅拌效率。
[0022]所述搅拌机构2包括电机201、转轴202和搅拌桨203,所述电机201通过安装架固定安装在搅拌罐1的顶板上,所述转轴202的顶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201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所述转轴202的底端通过轴承座安装在搅拌罐1的底板上,所述搅拌桨203固定安装在转轴202上,通过电机201可带动转轴202转动,进而带动搅拌桨203转动,对红茶原料液进行搅拌。
[0023]所述搅拌罐1的侧板内侧壁上固定焊接有扰流板16,扰流板16配合搅拌机构2可使得搅拌罐1中的污水得到充分搅拌。
[0024]所述扰流板16呈波浪状W型结构,保证良好的扰流效果。
[0025]所述支撑板3的下表面的拐角处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的底端通
过螺钉固定安装有自锁万向轮8,便于对该装置进行移动和固定。
[0026]所述曝气孔13的直径为2-5

,保证良好的曝气效果。
[0027]工作原理:使用时,给该装置上电,通过进液管9将红茶原料液导入搅拌罐1中,启动搅拌机构2,通过搅拌机构2对搅拌罐1中的红茶原料液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抽液泵4和回流管道5组成的回流机构将搅拌罐1的底部的红茶原料液抽至搅拌罐1的顶部,对红茶原料液进行循环搅拌,使得红茶原料液在搅拌罐1中充分混合,通过曝气机向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组成的曝气机构中通入空气,对红茶原料液进行曝气,增加搅拌效果,提高了搅拌效率。
[0028]尽管已经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例,对于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茶制作用搅拌装置,包括搅拌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1)上设置有搅拌机构(2),所述搅拌罐(1)的底板下表面上设置有支撑板(3),所述支撑板(3)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抽液泵(4),所述抽液泵(4)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通过回流管道(5)与搅拌罐(1)内腔的下部和上部相连通,所述搅拌罐(1)的顶板上固定安装有出气管(7),所述搅拌罐(1)的前侧板上部和底板上分别设置有进液管(9)和出液管(10),所述搅拌罐(1)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一环形曝气管(11),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的内侧设置有第二环形曝气管(12),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和第二环形曝气管(12)上均开设有曝气孔(13),所述第一环形曝气管(11)上连接有曝气进气管(14),所述曝气进气管(14)贯穿搅拌罐(1)后露出,所述曝气进气管(14)上露出搅拌罐(1)的部分安装有电磁阀(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晚霞林淑妙
申请(专利权)人:林淑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