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1151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04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及装置,包括:确定获取的单炮地震数据中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基于能量比值确定初至波位置曲线,基于初至波位置曲线,单炮地震数据的相邻道初至时差的平均值,利用排列组合法检测待判别道的初至波的异常,确定并去除不连续的异常初至,从初至波位置曲线中的连续的初至中选择道数最多的一段初至作为基准初至,利用滑动线性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根据两个差的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识别连续的异常初至。该方案提高了自动拾取判别异常初至波的质量。别异常初至波的质量。别异常初至波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资料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高密度高效采集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勘探的目标区逐渐转向复杂地表条件的地区,低信噪比海量数据的初至拾取工作面临巨大的挑战,传统方法需花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初至拾取,大量的交互影响拾取精度和效率。
[0003]到目前为止,初至拾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有近40年的历史,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不同的初至自动拾取方法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的初至拾取算法在处理高信噪比地震资料时,能够准确地拾取初至波,其结果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但是在处理低信噪比地震资料时,拾取结果的有效性明显降低,易出现错拾漏拾的情况,不能保证拾取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了提高自动拾取的质量,Khan提出采用两步法拾取初至,第一步是拾取初至波,第二步是对拾取初至根据初至波峰振幅比、旁瓣振幅等属性进行判别。Sabbione等提出的三种拾取方法和自动质量控制技术结合的初至拾取算法适用于地形起伏变化不大的探区,对于山地和黄土塬起伏地表该方法将不能有效拾取初至。上述质量监控技术对近地表的厚度、速度空间相对稳定地区的初至波判别效果较好,而对于近地表构造复杂导致初至信噪比低、串层现象严重等的地震资料,现有的方法无法有效地进行判别异常初至。
[0004]综合研讨目前的初至波自动拾取算法,在初步拾取完初至后,由于严重干扰的影响,某些道初至拾取不正确,如果把这些数据值和正常初至放在一起进行统计分析,可能会影响地质信息结果的正确性。这时若能将该异常初至剔除不用,即可使结果更符合地下客观情况,但如果可疑初至在误差的准许范围之内而被抛之不用,又可能忽略了重要的地下信息。而现有技术中没有一种方法能准确地判别异常初至波。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能准确地判别异常初至波方法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的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包括:
[0007]采集单炮地震数据,所述单炮地震数据包括多道地震道,每道地震道包括多个采样点;
[0008]确定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根据所述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确定每道地震道的能量比值曲线,将每道地震道的能量比值曲线上最大值对应的采样点点号确定为初至波峰点的位置;
[0009]根据每道地震道的初至波峰点的位置,确定单炮地震数据的初至波位置曲线;
[0010]基于所述初至波位置曲线,将每一地震道作为待判别道,基于单炮地震数据的相邻道初至时差的平均值,利用排列组合法检测待判别道的初至波的异常,根据识别结果确
定并去除不连续的异常初至;
[0011]从初至波位置曲线中的连续的初至中选择道数最多的一段初至,将该段初至确定为基准初至,利用滑动线性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分别得到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与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识别连续的异常初至,其中,一端为左端或右端。
[00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供出的异常初至波识别装置包括:
[0013]单炮地震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单炮地震数据,所述单炮地震数据包括多道地震道,每道地震道包括多个采样点;
[0014]能量比值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根据所述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确定每道地震道的能量比值曲线,将每道地震道的能量比值曲线上最大值对应的采样点点号确定为初至波峰点的位置;
[0015]初至波位置曲线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每道地震道的初至波峰点的位置,确定单炮地震数据的初至波位置曲线;
[0016]不连续的异常初至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初至波位置曲线,将每一地震道作为待判别道,基于单炮地震数据的相邻道初至时差的平均值,利用排列组合法检测待判别道的初至波的异常,根据识别结果确定并去除不连续的异常初至;
[0017]连续的异常初至确定模块,用于从初至波位置曲线中的连续的初至中选择道数最多的一段初至,将该段初至确定为基准初至,利用滑动线性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分别得到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与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识别连续的异常初至,其中,一端为左端或右端。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所述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执行上述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002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确定获取的单炮地震数据中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基于能量比值确定初至波位置曲线,提高了单道拾取初至波的精度;基于初至波位置曲线,种子炮相邻道初至时差的平均值,利用排列组合法检测待判别道的初至波的异常,可以很好的识别跳跃较大的连续性差的异常初至波;从初至波位置曲线中的连续的初至中选择道数最多的一段初至作为基准初至,利用滑动线性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根据两个差的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识别异常初至中的连续的异常初至,这样可以很好的识别连续性的异常初至波。该方案提高了自动拾取判别异常初至波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流程图;
[0023]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的单炮地震记录的第1个排列示意图;
[0024]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240道的第149个到270个采样点之间的一段原始地震记录示意图;
[0025]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240道的第149个到270个采样点之间的一段能量比值曲线示意图;
[0026]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的单炮地震记录的第1个排列利用能量比值确定的初至波的位置示意图,黑色线段为每一道对应的初值位置;
[0027]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集的单炮地震记录的第1个排列拾取的初至波经过排列组合法剔除掉不连续的异常初至后剩余的初至波示意图;
[0028]图7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单炮地震数据,所述单炮地震数据包括多道地震道,每道地震道包括多个采样点;确定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根据所述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确定每道地震道的能量比值曲线,将每道地震道的能量比值曲线上最大值对应的采样点点号确定为初至波峰点的位置;根据每道地震道的初至波峰点的位置,确定单炮地震数据的初至波位置曲线;基于所述初至波位置曲线,将每一地震道作为待判别道,基于单炮地震数据的相邻道初至时差的平均值,利用排列组合法检测待判别道的初至波的异常,根据识别结果确定并去除不连续的异常初至;从初至波位置曲线中的连续的初至中选择道数最多的一段初至,将该段初至确定为基准初至,利用滑动线性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分别得到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与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识别连续的异常初至,其中,一端为左端或右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道地震道每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按照如下公式确定:其中,R
i
(r)表示第i道第r个采样点的能量比值;α表示稳定因子,默认值取0.01;β为正整数,默认值取2;w表示滑动时窗的计算点数;i表示地震道道号,1≤i≤m,m表示道数;r表示对应的第i道的采样点点号,1≤r≤n,n表示一道的采样点数;x
j
表示对应第j个采样点的振幅值。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平均值,利用排列组合法检测待判别道的初至波的异常,包括:将待判别道与相邻的2u道中的u道进行组合,待判别道与相邻道有种组合,计算每种组合中的每一地震道初至时间和待判别道初至时间的差的绝对值;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平均值进行比较,若所述绝对值大于等于所述平均值与设定阈值参数的乘积,则相应的待判别道的初至为异常初至,若所述绝对值小于所述平均值与设定阈值参数的乘积,则相应的待判别道的初至为正常初至;其中,u≥1,u为整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公式将所述绝对值与所述平均值进行比较:其中,T
i
为对应的初至时间;T
l
为待判别道初至时间;δ是给定的阈值参数;是种子炮相邻道初至时差的平均值;l为从组合中选择的u道中的某一道的道号;i表示地震道道号;m表示道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初至波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滑动线性拟合初至时间计算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分别得到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根据基准初至的一端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与待判别相邻段初至波校正前后时间差的平均值的差的绝对值识别连续的异常初至,包括:当以右端为起始位置时,则逐点向左滑动线性拟合;当以左端为起始位置时,则逐点向右滑动线性拟合;以基准初至的右端为起始位置,滑动步长为g,滑动次数为s,逐点向左滑动线性拟合,确定基准初至的右端初至波对应的平均速度;根据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银坡宁宏晓崔士天郭敏祖云飞柳兴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