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1071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属于蓄能电站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消防泵出水端通过主管道依次连接电动进水阀的进水端、电动进水阀的出水端、雨淋阀组件的进水端、雨淋阀组件的出水端、电磁三通阀的进水端和电磁三通阀的一个出水端,主管道伸入风洞通过分水器与喷嘴连接;电磁三通阀的另一出水端通过试验管道伸入墙体内部与排水沟连接;试验管道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透明密封盖,透明密封盖位于墙体的外部;还包括设置在风洞内的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以及接收烟感报警器和温感传报警器信号并发出指令控制阀门的控制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了雨淋阀的误操作对发电电动机造成影响。响。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蓄能电站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发电站的消防系统一般采用水喷雾灭火方式,每一台机组均设有独立的消防系统。风洞内烟感与温感同时动作后,发电电动机消防雨淋阀动作、发电电动机消防泵启动,消防水进入环管,从喷头处喷出。现有的发电电动机消防系统中,雨淋阀为发电电动机前的唯一屏障,雨淋阀发生故障,极易发生发电电动机消防误喷的事故。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情况进行了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雨淋阀前后设置相应的电动阀门,避免了雨淋阀的误操作,并且在修改的基础上对设置了相应的操作流程,为发电电动机增设了多道屏障,提高了设备稳定性的发电机消防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泵,所述消防泵出水端通过主管道依次连接电动进水阀的进水端、所述电动进水阀的出水端、雨淋阀组件的进水端、所述雨淋阀组件的出水端、电磁三通阀的进水端和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一个出水端,所述主管道伸入风洞通过分水器与喷嘴连接;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另一出水端通过试验管道伸入墙体内部与排水沟连接;所述电动进水阀可以采用电磁阀。
[0005]所述试验管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所述透明密封盖位于所述墙体的外部;还包括设置在风洞内的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以及接收烟感报警器和温感传报警器信号并发出指令控制阀门的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可以采用PCL控制,CPU可以采用S7-300系列313C-2DP,控制屏可以采用MP277系列,其他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
[0006]所述雨淋阀组件包括控制喷淋阀的电磁阀以及与所述雨淋阀连接的水力警铃,所述电磁阀以及与所述水力警铃的排水管均伸入墙体与所述排水沟连接。
[0007]所述雨淋阀的检修排水管和所述雨淋阀的上腔排水管均伸入所述墙体内与所述排水沟连接。
[0008]所述主管道通过支撑座固定,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上腔排水管、检修排水管、水力警铃和电磁阀的排水管均穿过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上壁对称设置有圆孔;还包括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的下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插接在所述圆孔内,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立板的下方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母,所述弧形托板位于所述主管道的下方且与所述主管道的侧壁接触。
[0009]所述弧形托板的上且位于所述螺杆的外侧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弧形托板通过所述
弹簧固定在所述立板上。
[0010]所述烟感报警器和温感报警器接收实际火灾信号同时触发,所述控制系统触发以下动作:控制发电电动机机组跳机;判断电动进水阀、电磁三通阀和消防泵的出水阀是否有无过力矩报警,无过力矩报警,发出电动进水阀、电磁三通阀和消防泵的出水阀的打开指令,所述电磁三通阀仅与分水器连通;若同时接收机组保护信号、发电机出口开关分闸信号以及励磁开关分闸信号,发出雨淋阀打开指令;当电动进水阀、电磁三通阀和消防泵的出水阀打开之后,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消防泵热继电器信号和消防泵出口无压差报警信号之后控制消防泵开启,水通过所述主管道输送给喷头。
[0011]实验模拟所述烟感报警器和温感报警器的触发信号,所述控制系统触发以下动作:判断电动进水阀、电磁三通阀和消防泵的出水阀是否有无过力矩报警,无过力矩报警,发出电动进水阀、电磁三通阀和消防泵的出水阀的打开指令,所述电磁三通阀仅与实验管道连通;当电动进水阀、电磁三通阀和消防泵的出水阀打开之后,所述控制系统接收消防泵热继电器信号和消防泵出口无压差报警信号之后控制消防泵开启,水通过所述主管道输送到所述实验管道。这样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有效的判断消防系统是否可以准确及时的动作,从而保证发电电动机消防系统的可靠和稳定。
[0012]通过所述透明密封盖观察是否有水排出。
[0013]所述消防泵还设置有现场手动开启和手动关闭的开关,所述控制系统也可以直接控制消防泵的开启和关闭。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雨淋阀前后设置相应的电动阀门,避免了雨淋阀的误操作,并且在修改的基础上对设置了相应的操作流程,为发电电动机增设了多道屏障,提高了设备稳定性的发电机消防系统 ;另外设置了与墙体连接的实验管道以及在实验管道上设置了透明密封盖,可以通过实验对消防系统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与图1角度不同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
[0019]其中,附图标记为:1、主管道;2、电动进水阀;3、雨淋阀;4、电磁三通阀;5、储水桶;6、试验管道;7、水箱;10、填料口;11、电机;12、环形挡板;13、缺口;14、条形孔;15、搅拌片;16、外齿轮;17、安装环;18、内齿轮;601、透明密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1]参见图1-图4,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包括消防泵,消防泵出水端通过主管道1依次连接电动进水阀2的进水端、电动进水阀2的出水端、雨淋阀组件的进水端,雨淋阀组件的出水端、电磁三通阀4的进水端和电磁三通阀4的一个出水端,主管道1伸入风洞通过分水器与喷嘴连接;电磁三通阀4的另一出水端通过试验管道6伸入墙体内部与排水沟连接;电动进水阀2可以采用电磁阀。
[0022]试验管道6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上设置有透明密封盖601,透明密封盖601位于墙体的外部;还包括设置在风洞内的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以及接收烟感报警器和温感传报警器信号并发出指令控制阀门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可以采用PCL控制,CPU可以采用S7-300系列313C-2DP,控制屏可以采用MP277系列,其他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采用现有技术。
[0023]雨淋阀组件包括控制喷淋阀的电磁阀5以及与雨淋阀3连接的水力警铃,电磁阀5以及与水力警铃的排水管8均伸入墙体与排水沟连接。
[0024]雨淋阀3的检修排水管301和雨淋阀3的上腔排水管302均伸入墙体内与排水沟连接。检修排水管301上设置有手动阀。
[0025]主管道1通过支撑座7固定,支撑座7包括底板701,底板701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立板702,立板702上设置有开703口,上腔排水管302、检修排水管301、水力警铃8和电磁阀的排水管501均穿过开口703,开口703的上壁对称设置有圆孔;还包括弧形托板704,弧形托板704的下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与圆孔配合的螺杆705,螺杆705插接在圆孔内,螺杆705上且位于立板702的下方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母706,弧形托板704位于主管道1的下方且与主管道1的侧壁接触。
[0026]弧形托板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消防泵,所述消防泵出水端通过主管道依次连接电动进水阀的进水端、所述电动进水阀的出水端、雨淋阀组件的进水端、所述雨淋阀组件的出水端、电磁三通阀的进水端和所述电磁三通阀的一个出水端,所述主管道伸入风洞通过分水器与喷嘴连接;所述电磁三通阀的另一出水端通过试验管道伸入墙体内部与排水沟连接;所述试验管道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所述透明密封盖位于所述墙体的外部;还包括设置在风洞内的烟感报警器、温感报警器以及接收烟感报警器和温感传报警器信号并发出指令控制阀门的控制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淋阀组件包括控制喷淋阀的电磁阀以及与所述雨淋阀连接的水力警铃,所述电磁阀以及与所述水力警铃的排水管均伸入墙体与所述排水沟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淋阀的检修排水管和所述雨淋阀的上腔排水管均伸入所述墙体内与所述排水沟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蓄能电站发电机消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通过支撑座固定,所述支撑座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方中间位置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上设置有开口,所述上腔排水管、检修排水管、水力警铃和电磁阀的排水管均穿过所述开口,所述开口的上壁对称设置有圆孔;还包括弧形托板,所述弧形托板的下方两侧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圆孔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插接在所述圆孔内,所述螺杆上且位于所述立板的下方通过螺纹连接设置有螺母,所述弧形托板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健杨林生邱业岭王荣光王宜峰夏鑫李新煜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山东泰山抽水蓄能电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