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088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燃气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密封门、下密封门、连接组件、连接管主体和气压测量组件,连接管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气压测量组件固定在连接管主体的外径上,且与连接管主体连通,连接管主体的外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控制座和下控制座,上控制座和下控制座内分别设置有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分别用于控制上密封门和下密封门升降,连接管主体通过两组内密封组件分别与上密封门和下密封门隔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间隔设置,能够在燃气出现泄漏时自动切断燃气输送路径,响应迅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燃气泄露带来的风险。险。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输送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中国是最早用木竹管输送天然气的国家。1600年前后,四川省自流井气田不但在平地敷设管道,而且“高者登山,低者入地”,“于河底掘沟置笕,凿石为槽覆其上”。中国现代天然气运输管道,多集中在天然气主要产地四川省。1963年建成了第一条巴渝输气管道,管径为426毫米,全长54.7千米。到1983年已建成从川东经重庆、泸州、威远至成都、德阳等地,沟通全省的输气管道网,管径426毫米~720毫米,全长2,200多千米,设有集配气站178座,年输量50亿~60亿立方米。
[0003]天然气管道是指将天然气(包括油田生产的伴生气)从开采地或处理厂输送到城市配气中心或工业企业用户的管道,又称输气管道。利用天然气管道输送天然气,是陆地上大量输送天然气的方式。在世界管道总长中,天然气管道约占一半。输气管道是由单根管子逐根连接组装起来的。现代的集气管道和输气管道是由钢管经电焊连接而成。钢管有无缝管、螺旋缝管、直缝管多种,无缝管适用于管径为529毫米以下的管道,螺旋缝管和直缝管适用于大口径管道。集输管道的管子横断面结构,复杂的为内涂层-钢管-外绝缘层-保温(保冷)层;简单的则只有钢管和外绝缘层,而内壁涂层及保温(保冷)层均视输气工艺再加确定。
[0004]在长距离的运输过程中,管道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很容易产生锈蚀,连接部位也容易出现松动,或者在施工作业过程中,也会对管道造成损伤。管道如果出现漏气一般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也必须去关闭阀门才行,费时费力,相应不及时,很容易由于燃气泄露导致起火,引发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旨在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所述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密封门、下密封门、连接组件、连接管主体和气压测量组件,连接管主体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气压测量组件固定在连接管主体的外径上,且与连接管主体连通,连接管主体的外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控制座和下控制座,上控制座和下控制座内分别设置有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分别用于控制上密封门和下密封门升降,连接管主体通过两组内密封组件分别与上密封门和下密封门隔开。
[0007]优选地,所述上控制组件包括上控制电机和上活塞,上活塞滑动设置在上控制座内,上活塞的上端固定有丝杆套,上活塞远离丝杆套的一端与上密封门固定连接,上控制电机固定在上控制座的顶部,上控制电机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上控制丝杆,上控制丝杆与固定在上活塞上的丝杆套配合连接;下控制组件包括下控制电机和下活塞,下活塞滑动设置在
下控制座内,下活塞的下端固定有丝杆套,下活塞远离丝杆套的一端与下密封门固定连接,下控制电机固定在下控制座的底部,下控制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有下控制丝杆,下控制丝杆与固定在下活塞上的丝杆套配合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下密封门远离下活塞的一端为V型,下密封门远离下活塞的一端设置导槽,导槽内滑动设置有芯板,导槽底部设置有密封膜,密封膜与导槽底部之间填充有密封胶,芯板靠近下活塞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尖刺,芯板与密封膜之间设置有弹簧,芯板内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芯板。
[0009]优选地,所述内密封组件包括包括密封板和电磁铁,密封板转动连接在连接管主体内壁上,上控制座和下控制座靠近连接管主体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电磁铁用于吸附密封板。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调节螺栓、密封盖和密封垫,连接法兰远离连接管主体的一端均布有多个滑槽,滑槽内均滑动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均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栓,密封盖用于与调节螺栓配合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主体的外径上涂覆有防腐层。
[0012]优选地,所述气压测量组件包括测量座、测压活塞和气压计,测量座固定在连接管主体上,且与连接管主体连通,测压活塞滑动设置在测量座内,气压计固定在测量座内腔远离连接管主体的一端。
[001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间隔设置,能够在燃气出现泄漏时自动切断燃气输送路径,响应迅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燃气泄露带来的风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中:1、燃气管;2、连接管主体;3、防腐层;4、上控制座;5、下控制座;6、上控制电机;7、上活塞;8、上密封门;9、上控制丝杆;10、下活塞;11、下控制电机;12、下控制丝杆;13、丝杆套;14、密封板;15、电磁铁;16、测量座;17、测压活塞;18、气压计;19、连接法兰;20、密封垫;21、调节螺栓;22、密封盖;23、密封垫片;24、下密封门;25、密封胶;26、密封膜;27、芯板;28、弹簧;29、滑槽;30、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0018]如图1和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所述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密封门8、下密封门24、连接组件、连接管主体2和气压测量组件,连接管主体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19,气压测量组件固定在连接管主体2的外径上,且与连接管主体2连通,连接管主体2的外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控制座4和下控制座5,上控制座4和下控制座5内分别设置有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分别用于控制上密封门8和下密封门24升降,连接管主体2通过两组内密封组件分别与上密封门8和下密封门24隔开。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在使用时,利用连接管主体2两端的连接法兰19连接燃气管1,从而使得燃气从连接管主体2中通过,连接法兰19与燃气管1之间设置有密封垫20,能够有效增强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并且通过连接组件能够加强连接法兰19与燃气管1之间的连接强度,利用气压测量组件对连接管主体2内的气压进行测量,从而判断当前传输路径是否存在燃气泄露,若气压逐渐降低则通过上密封门8和下密封门24将连接管主体2封堵起来避免燃气出现大量的泄露。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间隔设置,能够在燃气出现泄漏时自动切断燃气输送路径,响应迅速,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燃气泄露带来的风险。
[002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燃气传输路径上设置有多个燃气输送用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包括上密封门(8)、下密封门(24)、连接组件、连接管主体(2)和气压测量组件,连接管主体(2)的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法兰(19),气压测量组件固定在连接管主体(2)的外径上,且与连接管主体(2)连通,连接管主体(2)的外径的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控制座(4)和下控制座(5),上控制座(4)和下控制座(5)内分别设置有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上控制组件和下控制组件分别用于控制上密封门(8)和下密封门(24)升降,连接管主体(2)通过两组内密封组件分别与上密封门(8)和下密封门(24)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组件包括上控制电机(6)和上活塞(7),上活塞(7)滑动设置在上控制座(4)内,上活塞(7)的上端固定有丝杆套(13),上活塞(7)远离丝杆套(13)的一端与上密封门(8)固定连接,上控制电机(6)固定在上控制座(4)的顶部,上控制电机(6)的转动轴上连接有上控制丝杆(12),上控制丝杆(12)与固定在上活塞(7)上的丝杆套(13)配合连接;下控制组件包括下控制电机(11)和下活塞(10),下活塞(10)滑动设置在下控制座(5)内,下活塞(10)的下端固定有丝杆套(13),下活塞(10)远离丝杆套(13)的一端与下密封门(24)固定连接,下控制电机(11)固定在下控制座(5)的底部,下控制电机(11)的转动轴上固定有下控制丝杆(12),下控制丝杆(12)与固定在下活塞(10)上的丝杆套(13)配合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气输送用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巨运管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