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2085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塔底部设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之间连接有换热管。本发明专利技术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有效降低系统耗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用前景。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泥熟料生产线SCR脱硝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0002](1)熟料生产过程:
[0003]按照一定比例配制的物料由预热器顶部喂入,经旋风预热器预热后进入分解炉,在其中分解后入回转窑进行煅烧,之后进入篦式冷却机冷却,最后得到我们所需要的熟料。
[0004](2)水泥生产线脱硝技术背景
[0005]水泥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中国水泥工业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近二十年总产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截至2019年底,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1600多条,水泥产能23.3亿吨。
[0006]城市化进程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水泥工业的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由于水泥熟料生产中需要燃料燃烧提供熟料矿物形成热,在此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氮氧化物,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限制NOx的排放。
[0007]现有规定,一般地区NOx排放浓度控制在≤400mg/Nm3,重点地区NOx控制≤320mg/Nm3,而且地方政府环保部门也颁布了地方条例和法规,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例如,江苏、山东、河南、浙江等地区将实施100mg/Nm3控制指标要求,为了控制污染,山东、河北、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浙江等地区实施错峰生产。
[0008]目前,水泥行业应用最广泛的脱硝技术主要有分级燃烧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脱硝(SNCR脱硝),其中分级燃烧是前端控制,无运行成本,但脱硝效率低,仅40%左右;SNCR脱硝法作为进一步降低NOx排放浓度的措施,因其具有系统流程简单,投资少的特点,在水泥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该方法存在氨水利用效率较低,氨水消耗量大,氨逃逸较高,腐蚀管道及设备等问题。
[0009]当NOx排放浓度进一步收紧,同时对氨逃逸指标严格控制时,分级燃烧及SNCR脱硝技术难以满足日趋严苛的NOx排放标准,而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脱硝技术),依靠高活性成分催化还原,促使NH3与NOx反应,具有脱硝效率高(95%以上)、氨水利用率高等特点。
[0010]SCR法是还原剂(NH3或尿素)在催化剂作用下,选择性地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而不是被O2所氧化,故称为“选择性”。主要反应如下:
[0011]氨
[0012][0013]尿素
[0014]脱硝原理图见图1所示。
[0015](3)SCR系统压缩空气情况
[0016]SCR脱硝技术清灰系统采用耙式清灰器进行清灰,压缩空气作为清灰气源,SCR反应塔内废气温度在280-330℃,而压缩空气温度在60℃左右,为了避免压缩空气与催化剂温度相差较大,影响催化剂的物理结构性能,一般在压缩空气后端增设加热器,将气体温度加热至120℃以上,加热后的气体通过耙式清灰器后,以一定的压力将催化剂表面灰吹走,从而保证催化器不堵塞。一般一条5000t/d生产线SCR脱硝系统压缩空气用量50m3/min,加热器为150kW,正常情况下,加热器增加了系统电耗约0.6kwh/t.cl。

技术实现思路

[001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有效降低系统耗电的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
[001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所提供的这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塔底部设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之间连接有换热管。
[0019]为使上述技术方案更加详尽和具体,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以下更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以获得满意的实用效果:
[0020]所述换热管道布置在SCR灰斗上方。
[0021]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布置在所述SCR灰斗一侧壁上。
[0022]所述换热管为U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至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压缩空气出风管道。
[0023]所述换热管朝向所述SCR灰斗内与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相对的一侧壁面延伸布置。
[0024]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平行间隔布置,所述换热管U型开口宽度与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间隔距离相同。
[0025]在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所述换热管。
[0026]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的进气接口连接至空压机站。
[0027]所述压缩空气出风管道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出风口。
[0028]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结构简单,布置合理,节能环保,有效降低系统耗电,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29]下面对本说明书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30]图1为脱硝原理图;
[0031]图2为本专利技术自加热系统换热管道布置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专利技术自加热系统换热管道布置结构示意图。
[0033]图中标记为:1、SCR灰斗,2、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1、进气接口,3、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1、出风口,4、换热管,5、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35]本专利技术这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如图2、3中所示,在反应塔底部设有换热管道,换热管道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之间连接有换热管4。通过增加SCR反应塔底部换热装置,提高SCR系统压缩空气温度,将压缩空气温度提升至200℃-250℃,同时降低SCR系统单独增设加热器而增加系统电耗。
[0036]本专利技术中盖,如图2、3中所示,换热管道布置在反应塔底部的SCR灰斗1上方,方便布置,且可有效的利用脱硝后的废气热焓与压缩空气进行换热。
[0037]本专利技术中,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布置在SCR灰斗1一侧壁上,如图3中所示。换热管4为U型结构,换热管4的一端连通至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另一端连通至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换热管4朝向SCR灰斗1内与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相对的一侧壁面延伸布置,尽可能覆盖SCR灰斗宽度方向,此种布置结构便于布置,且可增大换热面,高效充分的进行换热。
[0038]本专利技术中,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平行间隔布置,换热管4U型开口宽度与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间隔距离相同,便于安装布置。在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个换热管4,以增大换热效率。
[0039]本专利技术中,压缩空气进气管道2的进气接口21连接至空压机站。压缩空气出风管道3设有两个对称布置的出风口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塔底部设有换热管道,所述换热管道包括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之间连接有换热管。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道布置在SCR灰斗上方。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和压缩空气出风管道布置在所述SCR灰斗一侧壁上。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为U型结构,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通至压缩空气进气管道,另一端连通至所述压缩空气出风管道。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SCR压缩空气自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朝向所述S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意荆云孔取和周金波金峰杨杰王俊范警卫李祥超余生李志强杨旺生邵明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