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云莹专利>正文

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2072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与电动伸缩杆A底面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上表面与支撑板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A右侧位置安装有电机A,且所述电机A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转轴A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电机C运行驱动转轴C旋转从而可以带动横板进行水平转动,进而通过卡槽可以将横板卡合在病人头部,然后通过操控超声波控制器并在智能处理器的配合作用下由超声波发生器运行可以发生超声波并在超声波接收器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完成对病人的超声波治疗作业,实现了超声波治疗装置的立体调节便捷从而可以对躺卧病人进行治疗作业,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神经内科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骨骼肌疾病的临床医学,主要通过内科手段进行研究。疾病种类有脊髓、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脱髓鞘性疾病,运动障碍疾病,癫痫,头痛,变性疾病,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等。神经内科主要检查手段包括头颈部MRI,CT,ECT,PETCT,脑电图、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肌电图,诱发电位及血流变学检查等。神经内科疾病有些倾向于内科治疗,也就是以神内治疗为主,有些要神外的介入,进行综合治疗。
[0003]高于2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将超声波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称为超声波疗法。超声波是一种声波,超过人耳的听觉界限的声波。声源的机械振动能引起周围弹性介质的振动,振动沿着介质由近及远地传播,形成机械波—声波。频率500~2500千赫的超声波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理疗中常用的频率一般为800~1000千赫。超声波疗法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已远远超过理疗科原来的一般疗法,如超声治癌、泌尿系碎石及口腔医学的应用等,因此超声波疗法的概念应有广义的(包括各种特殊超声疗法)及狭义的(指理疗科常用的无损伤剂量疗法)两种。同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超声波不仅用于治疗,还已广泛用于诊断、基础及实验医学、因此已有“超声医学”之称 。
[0004]超声波作用于人体组织产生机械作用、热作用和空化作用,导致人体局部组织血流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壁蠕动增加,细胞膜通透性加强,离子重新分布,新陈代谢旺盛,组织中氢离子浓度减低,PH值增加,酶活性增强,组织再生修复能力加强,肌肉放松,肌张力下降,疼痛减轻或缓解。超声波治疗中局部组织的变化可以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影响身体某一阶段或全身,起到治疗作用。
[0005]小剂量超声波能使神经兴奋性增高,传导速度加快,减轻神经的炎性反应,促进神经的损伤愈合,提高痛阈,减轻疼痛。因而对周围神经疾病,如神经炎、神经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大剂量超声波作用于末梢神经可引起血管麻痹、组织细胞缺氧、继而坏死。中枢神经对超波显示较高的敏感性,一定剂量之内,超声波对中枢神经的作用如下:作用于大脑可刺激细胞能量代谢,脑血管扩张,血流加快,加速侧枝循环的建立,加速脑细胞功能的恢复;作用于间脑可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作用于脊髓可以改变感觉、运动神经传导。
[0006]专利号CN201621100837.4公布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仪,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功能全面,能治疗脑血管、偏头痛、脑炎等一系列神经内科脑部疾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极大地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难度,治疗效果好,不易产生治疗误差,安全可靠,且使用寿命长,具有很强的市场推广价值。
[0007]上述专利方案虽解决了传统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的不足,但该方案仍存在一些不足1、现有的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大多无法水平移动,同时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也无法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高度调节,导致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
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严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也不易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现有的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大多只能对坐立的病人进行治疗,导致无法对不能坐立的病人进行治疗,严重影响了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的适用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通过电机A运行驱动转轴A旋转从而可以带动电动伸缩杆B进行水平转动,接着通过电动伸缩杆B运行进行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带动电机B进行水平伸缩移动,再通过电机B运行驱动转轴B旋转从而可以带动竖板进行竖直转动,随后通过电机C运行驱动转轴C旋转从而可以带动横板进行水平转动,进而通过卡槽可以将横板卡合在病人头部,然后通过操控超声波控制器并在智能处理器的配合作用下由超声波发生器运行可以发生超声波并在超声波接收器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完成对病人的超声波治疗作业,有效的实现了超声波治疗装置的立体调节便捷从而可以对躺卧病人进行治疗作业,,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与电动伸缩杆A底面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上表面与支撑板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内部安装有智能处理器,且所述智能处理器外表面镶嵌有超声波控制器,且所述超声波控制器右侧位置衔接有电路控制器,所述电动伸缩杆A右侧位置安装有电机A,且所述电机A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转轴A的一端,且所述转轴A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上表面与电动伸缩杆B底面外壁固定连接。可选的,所述电动伸缩杆B右侧外壁与电机B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B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转轴B的一端,且所述转轴B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机B外表面与竖板外侧壁固定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竖板底面外壁与电机C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C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转轴C的一端,且所述转轴C的另一端与横板上表面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横板底面外壁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右侧内壁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且所述卡槽左侧内壁衔接有超声波接收器。
[0012]可选的,所述底座与轮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所述轮轴的另一端与滑轮内侧壁转动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超声波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且所述超声波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超声波发生器和超声波接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电路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外部电源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且所述电路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电机A、电机B、电动伸缩杆A、电动伸缩杆B和电机C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滑轮沿着轮轴转动滑动的作用下可以带动底座进行水平移动,再通过接通电源并操控电路控制器并在智能处理器的配合运行下可以操控电动液压杆A运行,接着通过电动伸缩杆A进行竖直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带动支撑板进行竖直移动,进而实现了超声波治疗装置的竖直移动便捷,解决了现有的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由于大多无
法水平移动,同时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也无法在竖直方向上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导致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严重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问题,有效的实现了装置的水平移动和竖直高度调节便捷,消除了存在着的安全隐患。
[0016]2、本专利技术通过接通电源并操控电路控制器并在智能处理器的配合运行下操控电机A运行,再通过电机A运行驱动转轴A旋转从而可以带动电动伸缩杆B进行水平转动,接着通过电动伸缩杆B运行进行伸缩滑动从而可以带动电机B进行水平伸缩移动,再通过电机B运行驱动转轴B旋转从而可以带动竖板进行竖直转动,随后通过电机C运行驱动转轴C旋转从而可以带动横板进行水平转动,进而通过卡槽可以将横板卡合在病人头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与电动伸缩杆A(2)底面外壁固定连接,且所述电动伸缩杆A(2)上表面与支撑板(3)底面外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内部安装有智能处理器(4),且所述智能处理器(4)外表面镶嵌有超声波控制器(5),且所述超声波控制器(5)右侧位置衔接有电路控制器(6),所述电动伸缩杆A(2)右侧位置安装有电机A(7),且所述电机A(7)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转轴A(8)的一端,且所述转轴A(8)的另一端延伸至支撑板(3)上表面与电动伸缩杆B(9)底面外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B(9)右侧外壁与电机B(10)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B(10)内侧壁滑动连接有转轴B(11)的一端,且所述转轴B(11)的另一端延伸至电机B(10)外表面与竖板(12)外侧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神经内科用脑部超声波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板(12)底面外壁与电机C(13)上表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电机C(13)底面内壁滑动连接有转轴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莹郭秀花
申请(专利权)人:李云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