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615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该方法包括: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相对湿度;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并且进一步确定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大于等于除湿湿度阈值,控制空调器进入除湿模式;根据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获得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根据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以及,基于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所处的舒适阶段控制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时室内舒适度。调器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时室内舒适度。调器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时室内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是人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电器产品,空调对于室内温度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为用户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正常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需要。相关技术中,当室内空气湿度较大时,空调器会进入除湿模式。然而,当空调器运行除湿模式时,会降低室内的温度,从而降低用户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提高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运行时室内舒适度。
[0004]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采用上述空调器控制方法的空调器。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相对湿度;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并且进一步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大于等于除湿湿度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除湿模式,其中,所述除湿模式包括沿时间顺序依次设置的除湿初始舒适阶段、除湿稳定舒适阶段和除湿健康舒适阶段;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获得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根据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以及,基于所述空调器在所述除湿模式下所处的舒适阶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基于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室内环境相对湿度确定空调器进入除湿模式,将除湿模式设置为沿时间依次设置的三个舒适阶段,并获得不同舒适阶段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根据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空调器运行,以及,基于空调器在除湿模式下所处的舒适阶段控制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相较于单一的温度或湿度控制,可以使得除湿模式下的每个舒适阶段既可以达到除湿的作用又可以保证温度合适,从而提高除湿模式下室内环境的舒适性,满足用户对空调器除湿的需求。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包括压缩机、室内风扇、横向导风板和纵向导风板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空调器在所述除湿模式下所处的舒适阶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在所述除湿初始舒适阶段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压缩机以普通除湿时的工作频率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运行在基于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之间温差自动调节的自动风档、控制横向导风板至可输出最大风量位置、控制纵向导风板进行扫掠动作;在所述除湿稳定舒适阶段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压缩机以普通除湿时的工作频率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运行在所述
自动风档、控制横向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控制纵向导风板进行扫掠动作;在所述除湿健康舒适阶段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压缩机以普通除湿时的工作频率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运行在所述自动风档、控制横向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控制纵向导风板进行扫掠动作。从而,可以提高使得除湿模式下的每个舒适阶段室内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都合适,提高舒适性。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在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小于所述除湿湿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送风模式;获取所述送风模式下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包括压缩机、室内风扇、横向导风板和纵向导风板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以静音风档运行;控制所述横档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控制所述纵向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与可调节最大开度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获得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包括: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基于温度和湿度建立的舒适性温湿度基准表中查找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区、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查询温度补偿值表,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区下的舒适温度补偿值,其中,所述温度补偿值表为基于不同温区下、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确定温度补偿值的数据表;将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和所述舒适温度补偿值之和作为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
[0011]通过综合考虑室内环境相对湿度、温度、室外环境温度、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来确定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相较于单一的温度或湿度指标控制空调器除湿,可以提高空调器除湿模式时的室内环境舒适性。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基于温度和湿度建立的舒适性温湿度基准表中查找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包括:如果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小于所述舒适性温湿度基准表内的舒适湿度下限值,则将所述舒适湿度下限值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如果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大于所述舒适性温湿度基准表内的舒适湿度上限值,则将所述舒适湿度上限值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如果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介于所述舒适湿度下限值和所述舒适湿度上限值之间,则将与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最接近的湿度对应的最低温度作为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包括:在所述除湿初始舒适阶段,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作为初始舒适阶段目标温度,以所述初始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在所述除湿稳定舒适阶段,所述初始舒适阶段目标温度逐渐递增直至与稳定舒适阶段目标温度相等,所述稳定舒适阶段目标温度为所述初始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和所述舒适温度补偿值之和;在所述除湿健康舒适阶段,所述稳定舒适阶段目标温度逐渐递增直至与健康舒适阶段目标温度相等,所述健康舒适阶段目标温度为所述稳定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和调节温度值之和。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根据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还包括:在所述除湿初始舒适阶段,如果第一设定温差小于等于第一预定温度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一预定时间、或第二设定温差小于等于第二预定温度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预定时间,则进入所述除湿稳定舒适阶段;其中,所述第一设定温差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初始舒适阶段目标温度的差值,所述第二设定温差为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稳定舒适阶段目标温度的差值;在所述除湿稳定舒适阶段,如果所述第一设定温差小于等于负的所述第一预定温度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三预定时间,则进入所述除湿健康舒适阶段;在所述舒适性温湿度基准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室内环境温度和室内环境相对湿度;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并且进一步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大于等于除湿湿度阈值,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除湿模式,其中,所述除湿模式包括沿时间顺序依次设置的除湿初始舒适阶段、除湿稳定舒适阶段和除湿健康舒适阶段;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获得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根据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控制所述空调器运行,以及,基于所述空调器在所述除湿模式下所处的舒适阶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包括压缩机、室内风扇、横向导风板和纵向导风板中的至少一种,基于所述空调器在所述除湿模式下所处的舒适阶段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在所述除湿初始舒适阶段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压缩机以普通除湿时的工作频率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运行在基于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舒适阶段目标温度之间温差自动调节的自动风档、控制横向导风板至可输出最大风量位置、控制纵向导风板进行扫掠动作;在所述除湿稳定舒适阶段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压缩机以普通除湿时的工作频率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运行在所述自动风档、控制横向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控制纵向导风板进行扫掠动作;在所述除湿健康舒适阶段时,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压缩机以普通除湿时的工作频率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运行在所述自动风档、控制横向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控制纵向导风板进行扫掠动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之后,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小于所述除湿湿度阈值,则控制所述空调器进入送风模式;获取所述送风模式下的控制参数,根据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包括压缩机、室内风扇、横向导风板和纵向导风板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所述控制参数控制所述空调器的室内环境调节部件的状态,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运行;控制所述室内风扇以静音风档运行;控制所述横档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控制所述纵向导风板至可调节最小开度位置与可调节最大开度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获得所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包括:根据所述室内环境相对湿度,在基于温度和湿度建立的舒适性温湿度基准表中查找所
述除湿模式下的舒适阶段目标温度初始值;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区、服装热阻和人体代谢率查询温度补偿值表,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属的温区下的舒适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敏志刘忠民
申请(专利权)人: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