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志文专利>正文

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038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杆,所述车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前叉,所述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架杆,所述车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叉,所述上架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前叉的外侧连接有脚踏板,所述前叉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前轴,所述前周的外侧连接有前碟刹,所述前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前轮,所述后叉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后轴,所述后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后碟刹,所述后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飞轮。通过曲柄连杆和飞轮的配合使用,脚和脚踏板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手拉驱动自行车,用脚控制前进方向,脚不适的人也能骑上自行车的效果,通过座椅,滑块和上架杆的配合时使用,达到了喜欢户外骑自行车健身的人练手臂力量的同时能够练腰腹力量的效果。力量的同时能够练腰腹力量的效果。力量的同时能够练腰腹力量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是一种常用的代步工具,自行车的历史由来已久,检索中国专利可以发现今日的自行车世界滨汾斑斓,炫丽奇葩,真可谓五光十色千姿百媚,其中,不乏众多的健身型,比赛型,智能型。但是目前市场上出售的自行车,一般都采用脚踏板驱动后轮行进的方式,这种结构的自行车,由于只利用了人体下肢的力量,使得人体其它部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脚稍微不舒服的人根本无法骑自行车出行,为了解决此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具备手拉驱动自行车的优点,解决了骑自行车的时候人体除了下肢体,其他部位不能充分发挥作用,脚不适的人无法骑自行车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手拉驱动自行车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杆,所述车架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前叉,所述车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架杆,所述车架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叉,所述上架杆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座椅,所述前叉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脚踏板,所述前叉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前轴,所述前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前碟刹,所述前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前轮,所述后叉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后轴,所述后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后碟刹,所述后轴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飞轮销,所述后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后轮,所述下架杆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中轴,所述中轴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曲柄销,所述曲柄销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杆,所述曲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车把杆,所述车把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把,所述车把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刹车手柄,所述车把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刹车手柄,所述第一刹车手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刹车线,所述第二刹车手柄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刹车线,所述座椅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飞轮内部连接有棘轮,所述飞轮内部活动连接有轴皮,所述轴皮的外部连接有棘爪。
[0007]优选的,所述车架与前叉的连接为活动连接,前叉能够相对车架转动和上下滑动,脚踏板由两套相同规格的,大小稍大于普通人脚掌大小的板组成,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叉的左右两侧离前轴二分之一车轮半径到一个半径距离之间,与水平面成30
°
角;
[0008]优选的,所述上架杆由两根平行的杆组成,曲柄在两根杆中间左右往复摆动,为了便于人上下车,中轴在下架干前后多出来一个脚掌宽的大小;
[0009]优选的,所述后叉由两根V型杆组成,分别连接于后轴前后两侧,为了让座椅在上
架杆上正常滑动,V型后叉与上架杆的前连接处要开设能让滑块正常滑动的槽
[0010]优选的,所述座椅的滑动行程要加以限制,离车把最远的距离不能超过一个手臂长度,最近的距离不能小于半个手臂的长度;
[0011]优选的,为了让连杆与后轴有一个飞轮的偏移量,所述曲柄于中轴连接处的下端部分要弯折,让曲柄的下端呈L型;
[0012]优选的,所述飞轮的工作原理跟普通自行车飞轮的工作原理相同,但是本专利技术的飞轮外侧没有齿轮,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飞轮销用来传递来自连杆推力;
[0013]优先的,为了防止骑行时脚脱离脚踏板,脚踏板上设置有脚绑。
[0014](三)有益效果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1、该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通过曲柄连杆和飞轮的配合使用,脚和脚踏板的配合使用,达到了手拉驱动自行车,用脚控制前进方向,脚不适的人也能骑上自行车的效果;
[0017]2、该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通过座椅,滑块和上架杆的配合时使用,达到了喜欢户外骑自行车健身的人练手臂力量的同时能够练腰腹力量的效果;
[0018]3、该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通过在脚踏板上设计脚绑,单脚残疾能够用一个脚来推或者拉脚踏板,控制自行车的前进方向,达到了单脚残疾人也能够骑上自行车体验户外运动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1]图3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0022]图4为图1的左视图;
[0023]图5为图1中区域B的放大图;
[0024]图6为飞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25]图中:1、车架;2、上架杆;3、前叉;4、下架杆;5、后叉;6、座椅;7、脚踏板;8、前轴;9、前碟刹;10、前轮;11、后轴;12、后碟刹;13、飞轮;14、飞轮销;15、后轮;16、中轴;17、曲柄;18、曲柄销;19、连杆;20、车把杆;21、车把;22、第一刹车手柄;23、第二刹车手柄;24、第一刹车线;25、第二刹车线;26、滑块;1301、棘轮;1302、棘爪;1303、轴皮。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请参阅图1-6,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车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杆2,上架杆2由两根平行的杆组成,车架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前叉3,车架1与前叉3的连接为活动连接,前叉3能够相对车架1转动和上下滑动,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架杆4,车架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叉5,后叉5由两根V型杆组成,分别连接于后轴11前后两侧,为了让座椅6
在上架杆2上正常滑动,V型后叉5与上架杆2的前连接处要开设能让滑块26正常滑动的槽,上架杆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座椅6,座椅6的滑动行程要加以限制,离车把21最远的距离不能超过一个手臂长度,最近的距离不能小于半个手臂的长度,前叉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脚踏板7,脚踏板7由两套相同规格的,大小稍大于普通人脚掌大小的板组成,分别固定安装在前叉3的左右两侧离前轴8二分之一车轮半径到一个半径距离之间,与水平面成30
°
角,前叉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前轴8,前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前碟刹9,前轴8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前轮10,后叉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后轴11,后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后碟刹12,后轴11的外侧固定活动连接有飞轮13,飞轮13的工作原理跟普通自行车飞轮的工作原理相同,但是本专利技术的飞轮13外侧没有齿轮,表面设有固定连接的飞轮销14用来传递来自连杆19推力,飞轮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飞轮销14,后轴1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后轮15,下架杆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中轴16,为了便于人上下车,中轴16在下架干4前后多出来一个脚掌宽的大小,中轴1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曲柄17,曲柄17在两根上架杆2之间往复摆动,为了让连杆19与后轴11有一个飞轮13的偏移量,曲柄17于中轴16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架杆(2),所述车架(1)的左侧活动连接有前叉(3),所述车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架杆(4),所述车架(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后叉(5),所述上架杆(2)的外侧活动连接有座椅(6),所述前叉(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脚踏板(7),所述前叉(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前轴(8),所述前轴(8)的外侧连接有前碟刹(9),所述前轴(8)的外侧连接有前轮(10),所述后叉(5)的底部活动连接有后轴(11),所述后轴(11)的外侧连接有后碟刹(12),所述后轴(11)的外侧活动连接有飞轮(13),所述飞轮(13)的外侧连接有飞轮销(14),所述后轴(11)的外侧连接有后轮(15),所述下架杆(4)的内侧活动连接有中轴(16),所述中轴(16)的外侧连接有曲柄(17),所述曲柄(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曲柄销(18),所述曲柄销(18)的外侧活动连接有连杆(19),所述曲柄(17)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车把杆(20),所述车把杆(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车把(21),所述车把(2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刹车手柄(23),所述车把(2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刹车手柄(23),所述第一刹车手柄(22)的外侧连接有第一刹车线(24),所述第二刹车手柄(23)的外侧连接有第二刹车线(25),所述座椅(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块(26),所述飞轮(13)内部连接有棘轮(1301),所述飞轮(13)内部活动连接有轴皮(1303),所述轴皮(1303)的外部连接有棘爪(1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拉驱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与前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文
申请(专利权)人:杨志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