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天线以及智能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022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毫米波天线以及智能设备,毫米波天线包括馈电端、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和多个导电臂,第一导电体连接至馈电端,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相对间隔设置,第二导电体连接至馈电端。多个导电臂分别与第一导电体连接,多个导电臂分别与第二导电体连接,并围拢形成谐振腔体,多个导电臂中至少一个与其他不在同一平面上。上述方案解决毫米波天线带宽较小的技术问题。较小的技术问题。较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毫米波天线以及智能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信号传输
,特别涉及毫米波天线以及智能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实生活中,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智能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而在无线通讯领域,毫米波的时代悄然而至。在未来的智能设备和无线产品中,毫米波以其广阔的频谱资源和高速的传输速率,应用将会越发普及。
[0003]目前的毫米波频段的应用较少,大部分设计都是围绕微带天线和阵列天线实现其功能及应用,较少有新颖的其他类型天线设计,用以补充越来越丰富的应用场景,而将现有的天线直接应用于毫米波频段中时,其工作性能和原有设计会有较大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毫米波天线,旨在解决现有毫米波天线带宽较小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毫米波天线,所述毫米波天线包括:
[0006]馈电端;
[0007]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至所述馈电端;
[0008]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相对间隔设置,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包括:馈电端;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至所述馈电端;第二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导电体连接至所述馈电端;以及多个导电臂,多个导电臂分别与所述第一导电体连接,且多个导电臂分别与第二导电体连接,多个导电臂围拢形成谐振腔体,多个所述导电臂中至少一个与其他不在同一平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分别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一端相对靠近设置,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馈电端连接;多个导电臂中至少两两一组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和第二导电体相互连接,形成呈多边形的多个平面区域,每一组中的多个导电臂依次连接,其中位于首尾两端的导电臂对应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端一对一连接,多个平面区域中至少一个与其他不在同一平面上,以使多个导电臂围拢形成所述谐振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平面区域与其他任一平面区域呈夹角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还包括第一馈电源,所述第一馈电源与馈电端连接,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同轴且沿轴向中空设置,所述第一馈电源设置于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中空位置,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一端间隔预设距离设置。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毫米波天线还包括多个导电调谐结构,多个导电调谐结构分设于多个所述导电臂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导电调谐结构与所述第一导电体平行;和/或,至少一个所述导电调谐结构与所述第二导电体平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体包括第一导电部、第二导电部、第二馈电源以及非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馈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导电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导电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电部套设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上,且两者之间设置有非导电部。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毫米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为阻抗变换枝节,从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二端到所述第二导电体的第一端,所述阻抗变换枝节依次为第一支节、第二支节、第三支节,且所述第一支节的直径、所述第二支节的直径、第三支节的直径按照预设规律递增;或,所述第一导电部为阻抗变换器,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成峰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