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130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包括:基坑开挖、储水坑施工、裂隙水引流、钢套管预埋、垫层、防水施工、止回球阀安装和结构施工等步骤,利用泥岩地基不透水特点,在基础施工阶段可有效的将裂隙水收集并疏排,通过引流槽将零散裂隙水集中汇入储水坑中,再利用镀锌钢管将储水坑与结构层隔离,防止水源渗透,利用真空泵与止回球阀形成一套完善的裂隙水疏排系统,解决了目前施工过程中遇到不透水的泥岩天然地基时出现渗水无法及时排走以及的后期结构安全问题。及的后期结构安全问题。及的后期结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不透水地基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地质,多表现为岩基的形式。当地基或地基下层为不透水地质时,众多项目在基坑开挖施工阶段局部存在天然地基渗水的情况,对基坑及建筑地基安全形成极大隐患,为了更好的将地基中的零散裂隙水进行疏排,需在地下室基础采取地基竖向排水措施,但传统明沟排水无法解决后期结构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利用泥岩地基不透水特点,在基础施工阶段可有效的将裂隙水收集并疏排,通过引流槽将零散裂隙水集中汇入储水坑中,再利用镀锌钢管将储水坑与结构层隔离,防止水源渗透,利用真空泵与止回球阀形成一套完善的裂隙水疏排系统,解决了目前施工过程中遇到不透水的泥岩天然地基时出现渗水无法及时排走以及的后期结构安全问题。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0005]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泥岩天然地基裂隙水疏排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将多余的土壤及石块清理干净;通过仔细观察找出基底所有裂隙水水源;其中,所述步骤S1包括:S1a,现场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在预定区域测量放线定位;S1b,基坑挖掘,根据放线的位置,将基坑挖掘至设计的标高;S1c,寻找裂隙水水源,在基坑底部寻找裂隙水的源头,并在裂隙水源头处设置标记;S2,储水坑施工,在基坑较低部位适当位置开凿一个尺寸为500mm*500mm*700mm的凹槽作为储水坑;其中,所述步骤S2包括:S2a,确定最低点,在基坑底部注入少量的水,在水汇集的地方设置标记;S2b,储水坑挖掘,以设置标记的地方为中心点挖掘一个尺寸为500mm*500mm*700mm的凹槽;S2c,储水坑处理,将储水坑中的多余的土块清理干净;S2d,储水坑支撑架焊接,根据储水坑的大小尺寸,使用方钢管焊接大小为500mm*500mm*700mm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的底面焊接大小500mm*500mm的圆孔板,在和四个侧面分别焊接大小为500mm*700mm的圆孔板;S2e,储水坑支撑架焊接,将支撑架置入储水坑内部,支撑框架的顶面朝上;S3,裂隙水引流,将周围零散的裂隙水通过开凿引水槽的形式集中引入储水坑,先规划出开凿路线,再使用切割机先将引流槽边线切割出来,然后使用电镐或人工剔凿出引水槽;将周围的裂隙水集中汇入储水坑;其中,所述步骤S3包括:S3a,引水槽放线定位,根据裂隙水源的源头位置和储水坑的位置放线定位引水槽的位置;S3b,引水槽挖掘,使用电镐或人工剔凿出引水槽,将周围的裂隙水集中汇入储水坑;S3c,引水槽支撑架焊接,根据引水槽的尺寸,使用方钢管焊接大小与引水槽尺寸相适配的支撑框架,在支撑框架的底面四个侧面分别焊接相应大小的圆孔板;S3d,引水槽支撑架安装,将引水槽支撑架置入引水槽的内部引水槽支撑架的顶面朝上;S4,钢套管预埋,将提前制作好的钢套管一端埋入储水坑内部,端头采用土工布包裹;钢管周围使用粒径为的砂砾石回填,将钢管外部储水坑填充密实;其中,所述步骤S4包括:S4a,止水环焊接,在钢管套的中部焊接一道止水环,止水环用于储水坑与结构层隔离,防止上层结构对储水坑造成损坏;S4b,钢套管安装,将钢套管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周泉杜鹏程秦传勇李凤耀王红刚胡雅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