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交叉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20008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隧洞交叉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的施工方法,其步骤包括:S1、通过进人孔测量溶洞暗河的数据信息,结合地质超前预报成果,查明溶洞暗河与隧洞掌子面、拟开挖洞段的位置关系,并分析溶洞暗河相关特性;S2、从掌子面后方洞段调整原设计纵坡,通过拓深底板中部空间,增大隧洞纵坡,同时,在平面上调整线路偏移适当角度及方向,减小前方隧洞与溶洞暗河的相交长度。S3、隧洞改线后强支护交叉下穿溶洞暗河。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立面结合平面的空间避让方式,增强隧洞穿越溶洞效果,不改变原有暗河水系,施工作业面在已支护洞段,保证施工安全,适用于隧洞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用于隧洞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用于隧洞下穿近接溶洞暗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交叉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洞工程中穿越溶洞暗河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钻爆法施工时近距离交叉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的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的不断发展,在岩溶区隧洞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有时不可避免遭遇岩溶断层破碎带、溶洞暗河等不良地质条件,给施工安全带来巨大隐患,并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0003]隧洞岩溶地质问题的基本处理方法可概括为“引、堵、跨、绕”4种方法,“引”指采用导水管、涵管等系统,将岩溶水引排出隧洞范围,当隧洞涌水补给强烈,不适合单独采用“引”水措施;“跨”是针对巨型溶洞,可修建洞内渡槽、渠道等连接上下游隧洞段,不适用于小型溶洞;“绕”是对于难处理的溶洞,更改隧洞轴线,采取避让措施保证施工正常进行,不适用于大范围岩溶破碎带;“堵”是对采用灌浆、混凝土回填等手段封闭的方法,适用于小型溶洞,但破坏地下水环境。
[0004]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1922303B提供了一种隧道下穿暗河溶洞大厅处理方法,其步骤主要包括:1)查找暗河岩溶大厅的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交叉下穿近接溶洞暗河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S1、人员通过进人孔测量溶洞暗河的数据信息,包括沿程坐标、轮廓、高程、流量,并结合地质超前预报成果,查明溶洞暗河与隧洞掌子面、拟开挖洞段的位置关系,分析溶洞暗河的特性,包括规模、区域位置;S2、根据成果,从掌子面后方洞段调整原设计纵坡,通过拓深底板中部空间,增大隧洞纵坡,同时,在平面上调整线路偏移角度及方向,减小前方隧洞与溶洞暗河的相交长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宇弛赖勇王子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