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2000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涉及手术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管体,管体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固定座;一固定座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另一端与另一固定座固定连接;固定杆周侧面铰接有夹钳机构;管体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固定内环和后固定内环;管体内壁固定连接有支座;支座内壁滑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周侧面分别与前固定内环和后固定内环滑动配合;驱动机构一表面与夹钳机构滑动配合;管体周侧面滑动连接有握持机构;握持机构表面与驱动机构滑动配合。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管体、握持机构和驱动机构的设计,解决了现有的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因其结构固定,不可拆卸,从而导致在手术完成后对其进行清洗时清洗效率低或者更换浪费的问题。洗效率低或者更换浪费的问题。洗效率低或者更换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手术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

技术介绍

[0002]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后腹腔镜手术传统方法是在病人腰部作三个1厘米的小切口,各插入一个管道状工作通道,以后一切操作均通过这三个管道进行;再用特制的加长手术器械在电视监视下完成与开放手术同样的步骤,达到同样的手术效果。
[0003]两孔法后腹腔镜手术的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首先是创伤很小,仅需2个小口,瘢痕很小,这一点对年轻人及爱美的女性来说更值得注意,第二,手术为单刀直入的进入,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降至最低,术后发生粘连的机会变小,第三,患者术后伤口疼痛明显减轻,第四,住院天数较少,有的只要2-3天即可出院,7天即可完全恢复健康并投入工作,从而使患者负担费用大大减少,同时医院病床周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一表面固定连接有两固定座(2);一所述固定座(2)一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固定杆(3)另一端与另一所述固定座(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3)周侧面铰接有夹钳机构(4);所述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前固定内环(5)和后固定内环(6);所述管体(1)内壁固定连接有支座(7);所述支座(7)内壁滑动连接有驱动机构(8);所述管体(1)周侧面滑动连接有握持机构(9);所述握持机构(9)表面与驱动机构(8)滑动配合;所述管体(1)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外环(10);所述固定外环(10)一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钮(11);所述螺纹钮(11)周侧面与握持机构(9)螺纹连接;所述握持机构(9)包括固定握持组件(25);所述固定握持组件(25)包括连接座(26);所述连接座(26)一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板(27);所述支板(27)内壁与螺纹钮(11)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座(26)周侧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握持座(28);所述固定握持座(28)一表面铰接有活动握持组件(29);所述活动握持组件(29)包括活动握持座(30);所述活动握持座(30)表面与固定握持座(28)铰接;所述活动握持座(30)表面滑动连接有两呈对称分布的顶柱(31);两所述顶柱(31)一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按压座(32);两所述顶柱(31)周侧面且位于活动握持座(30)和按压座(32)之间的位置均套设有外弹簧(33);两所述按压座(32)一表面均滑动连接有两L型座(34);每所述L型座(34)一表面均与活动握持座(3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周侧面分别与前固定内环(5)和后固定内环(6) 滑动配合;所述驱动机构(8)一表面与夹钳机构(4)滑动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腹腔镜手术用缝合辅助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8)包括内杆(16);所述内杆(16)周侧面分别与支座(7)和后固定内环(6)滑动配合;所述内杆(16)周侧面固定连接有施压环(17);所述施压环(17)周侧面与管体(1)滑动配合;所述内杆(16)周侧面且位于施压环(17)和后固定内环(6)之间的位置套设有复位弹簧(18);所述内杆(16)一表面固定连接有阻尼缓冲件(19);所述阻尼缓冲件(19)另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张紫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贝诺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