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裂鞋底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85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2:00
本申请涉及一种抗裂鞋底及其制备工艺,抗裂鞋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VC树脂70~90份、耐磨填料20~30份、抗裂纤维10~15份、色料2~8份、AC发泡剂1~5份、硬脂酸0.3~0.5份以及增塑剂0.1~0.2份,所述抗裂纤维为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抗裂鞋底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密炼;S2.开炼;S3.冷却;S4.分切;S5.模压;S6.喷涂;S7.切边。本申请具有改善PVC鞋底易开裂的缺陷的效果。有改善PVC鞋底易开裂的缺陷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裂鞋底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申请涉及鞋品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抗裂鞋底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PVC又名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的制备方法通常为两种,一种是氯乙烯单体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引发剂的作用下发生聚合反应制得聚氯乙烯;另一种是聚乙烯在光、热作用下按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聚合而成聚氯乙烯。PVC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在多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其中包括鞋制品领域。
[0003]由于PVC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冲击性能,工业上常使用PVC树脂为主料制备鞋底,称为PVC鞋底。但是PVC树脂的韧性不足,容易导致制备出的PVC鞋底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出现开裂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PVC鞋底易开裂的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裂鞋底及其制备工艺。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裂鞋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裂鞋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VC树脂70~90份、耐磨填料20~30份、抗裂纤维10~15份、色料2~8份、AC发泡剂1~5份、硬脂酸0.3~0.5份以及增塑剂0.1~0.2份,所述抗裂纤维为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PVC鞋底配方体系中加入抗裂纤维,抗裂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用于提高PVC鞋底的抗开裂性能;丁腈橡胶、碳纤维与ABS树脂三者之间复配协同,使制备的抗裂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耐磨性、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等多种优异的理化性能,从而提高PVC鞋底的抗裂性能。
[0007]优选的,所述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碳纤维粉碎成粉末;2)将碳纤维粉末加入丁腈橡胶乳液中,搅拌制成拌合物;3)将ABS树脂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占ABS树脂总重2%的云母粉与步骤2)中的拌合物加入ABS树脂熔融物中搅拌均匀;4)将步骤3)中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挤出成条状物,再对条状物进行纤维纺丝处理,制得纤维直径为10~15um的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体系中加入少量云母粉,一方面用于提高共混物体系中各组分之间的粘结强度,另一方面云母粉也具有良好的弹性与韧性,用于为制备的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增韧,从而进一步提升纤维的抗开裂性能。
[0009]优选的,对所述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进行短切处理,制得长度为5mm的短切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进行短切处理,切割出的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更易分散,有利于防止其在PVC鞋底配方体系中发生团聚与沉降,提高其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度。
[0011]优选的,所述丁腈橡胶、碳纤维以及ABS树脂的质量比为(2~4):(3~7):(20~
25)。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丁腈橡胶、碳纤维以及ABS树脂的质量比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制备出的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具有更优良的抗开裂性能。
[0013]优选的,所述耐磨填料包括质量比为(5~7):(1~3):(2~3)的铸石粉、镁盐晶须以及钛酸盐片晶。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铸石粉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和氧化铝,并含有少量氧化铁、氧化钙以及二氧化钛,使其具备优越的耐磨性能;镁盐晶须为针状结构,只有一个长度维度,是单晶结构,容易插层至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的分子结构中,以增强PVC鞋底配方体系结构的稳固性,从而增强PVC鞋底的强度性能与耐磨性能;钛酸盐片晶为片状结构,具有突出的摩擦性能,部分钛酸盐片晶也可插层至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的分子结构中,从而稳固PVC鞋底配方体系;片状结构的钛酸盐晶须有两个长度维度,其与铸石粉在大量使用时都很容易发生团聚,镁盐晶须的针状结构具有分散钛酸盐片晶与铸石粉的作用,从而降低两者发生团聚的可能性,三者协同配合的填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0015]优选的,所述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己酯或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邻苯二甲酸二己酯与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对于PVC树脂均具有良好的增塑性,且两者价廉易得,因此选用两者之一作为本申请的增塑剂使用。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抗裂鞋底的制备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裂鞋底的制备工艺,具体包括以下制备步骤:S1.密炼:将PVC树脂与AC发泡剂先加入密炼机混合4~8min,随之加入耐磨填料与抗裂纤维混合3~5min,再加入硬脂酸与增塑剂继续密炼3~6min,最后加入色料调色,全程密炼温度为150~170℃,制得密炼料;S2.开炼:将密炼料传送至开炼机中压制成条状物;S3.冷却:将条状物通过多个冷却辊冷却至35~45℃;S4.分切:对经S3处理的条状物进行分切处理,制得片状预成品;S5.模压:将预成品放至鞋底模具中进行成型处理,制得初成品;S6.喷涂:在初成品降温之前在其底面均匀喷涂防滑颗粒;S7.切边:喷涂完成后迅速冷却至室温,再进行裁边处理,制得鞋底成品。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预成品的底面喷涂防滑颗粒,用于提高PVC鞋底的防滑性能与耐磨性能;喷涂需要在预成品成型之后还未降温之前进行,此时鞋底具有一定的软度,防滑颗粒可嵌合进鞋底底面,从而提高防滑颗粒与鞋底底面的粘附强度。
[0019]优选的,所述防滑颗粒为质量比为1:(1~2)的硅胶微粒与陶瓷微粒。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陶瓷微粒具有优异的硬度与耐磨性能,在鞋底底面主要起防滑耐磨作用;硅胶微粒化学稳定性好、不易燃烧,具有良好的韧性,主要用于改善陶瓷微粒过硬导致的走路不适的问题,提升穿戴者的穿着舒适性;两者共同配合以提升PVC鞋底的防滑耐磨性能。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丁腈橡胶、碳纤维与ABS树脂三者之间复配协同,使制备的抗裂纤维具有良好的韧性、耐磨性、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等多种优异的理化性能,从而提高PVC鞋底的抗裂性能;
2.对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进行短切处理,切割出的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更易分散,有利于防止其在PVC鞋底配方体系中发生团聚与沉降,提高其在体系中的分散均匀度;3.镁盐晶须的针状结构具有分散钛酸盐片晶与铸石粉的作用,从而降低两者发生团聚的可能性,三者协同配合的填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还具有良好的分散性;4.硅胶微粒与陶瓷微粒共同配合以提升PVC鞋底的防滑耐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抗裂鞋底及其制备工艺。
[0023]实施例1抗裂鞋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VC树脂80份、质量比为6:2:2.5的铸石粉、镁盐晶须以及钛酸盐片晶25份、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12.5份、色料5份、AC发泡剂3份、硬脂酸0.4份以及邻苯二甲酸二己酯0.15份;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的制备方法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裂鞋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PVC树脂 70~90份、耐磨填料 20~30份、抗裂纤维10~15份、色料2~8份、AC发泡剂1~5份、硬脂酸0.3~0.5份以及增塑剂0.1~0.2份,所述抗裂纤维为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的制备方法为:1)将碳纤维粉碎成粉末;2)将碳纤维粉末加入丁腈橡胶乳液中,搅拌制成拌合物;3)将ABS树脂加热至熔融状态,再将占ABS树脂总重2%的云母粉与步骤2)中的拌合物加入ABS树脂熔融物中搅拌均匀;4)将步骤3)中搅拌均匀的混合物挤出成条状物,再对条状物进行纤维纺丝处理,制得纤维直径为10~15um的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裂鞋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进行短切处理,制得长度为5mm的短切丁腈橡胶/碳纤维/ABS树脂纤维。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裂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丁腈橡胶、碳纤维以及ABS树脂的质量比为(2~4):(3~7):(20~2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时刻翁成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剑利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