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43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下作业装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下作业装置,包括工作舱、清水置换机构和水下作业设备,工作舱底面开口,工作舱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与工作舱相连通的清水置换机构,工作舱内设有可移动的水下作业设备,清水置换机构包括过滤网、电机、水泵和滤芯,工作舱侧面至少设有一个过滤窗口,过滤窗口上设有过滤网,过滤网周边与工作舱固定连接,滤芯与过滤网相对,滤芯安装在水泵的进水口,水泵由电机驱动,水泵的出水口朝向工作舱内,工作舱上设有控制驱动装置,所述工作舱与控制驱动装置连接并由控制驱动装置控制其移动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作业效率高、可整体置换作业区域浑水、保持作业区域视野清晰。作业区域视野清晰。作业区域视野清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作业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作业装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水下作业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水下特种作业,需要潜水员人携带专用工具进行作业,受水下光线,杂质等因素的影响,水下能见度低,因此水下作业效率低下,且对潜水员素质要求很高,需要有资质并有水下工作经验的潜水员,经过相关部门批准后才可进行水下作业,而且水下作业危险性极高,属于高危作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中国专利CN206417161U公开了一种浅水作业ROV,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作业ROV包括一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面和中部分别铺设有互相平行的平板,所述框架前端两侧分别连接有一主机械手和一副机械手,所述框架底面的平板上设有机械手阀箱,所述框架中层的平板上设有推进器阀箱、电子腔体和水平螺旋桨推进器,所述电子腔体内设有传感器,所述框架的顶面设有浮力块,所述浮力块中心设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中设置有垂直螺旋桨推进器,所述框架顶面靠近所述主机械手和所述副机械手的一侧向前设有一摄像机,所述浅水作业ROV还包括一清水制备喷射系统,所述清水制备喷射系统包括通过导水管依次连接的粗滤过滤器、混水泵、高压过滤器、清水箱以及清水泵,所述清水泵能够通过所述导水管将清水通过一喷射部喷出,所述喷射部包括分别通过一两位四通阀连通所述导水管的第一支管、第二支管以及第三支管,每个所述支管的端部均连接一喷头,其中所述喷头分别设置于所述主机械手、所述副机械手与所述摄像机的前端,所述机械手阀箱控制所述主机械手和所述副机械手运动,所述推进器阀箱控制所述水平螺旋桨推进器和所述垂直螺旋桨推进器转动,所述框架底面平板上的后侧设有一底面腔体,所述粗滤过滤器、所述混水泵和所述高压过滤器设置于所述底面腔体之中,所述清水箱设置于所述副机械手上方,所述清水泵设置于所述清水箱前方,所述清水泵与所述两位四通阀之间依次设有一单向阀和一两位二通阀,上述专利存在的不足是:一是上述专利设置了清水制备喷射系统,通过在主机械手、副机械手和摄像机前端安装喷头使得主机械手、副机械手和摄像机附近的水质变得清澈,但是水下作业,水是流动的,加上机械手作业的时候会带动水流动,这样随时可能有障碍物,比如杂草、浮游生物、悬浮物等游过来,而喷头喷出的清水无法使得这些障碍物远离,导致机械手作业时,面前浑浊,无法作业;二是对于水质较浑地区的作业,比如水电站坝体维修、水下考古发掘等,机械手每次作业都会产生石块、淤泥、垃圾等障碍物,导致机械手面前的视野浑浊,而喷头喷出的清水量太少,不足以使得视野清晰,对于深水又浑浊的区域,机械人作业效率低,甚至无法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作业效率高、可整体置换作业区域浑水、保持作业区域视野清晰的水下作业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舱、清水置换机构和水下作业设备,所述工作舱底面开口,所述工作舱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与工作舱相连通的清水置换机构,所述工作舱内设有可移动的水下作业设备,以利于通过清水置换机构将工作舱外浑水过滤后注入工作舱内,将工作舱内产生的浑水压出工作舱外,保证工作舱内水环境清澈,为水下作业设备工作提供清晰的工作环境,而且采用工作舱的形式作业,不需要考虑水下姿态保持,不会受到水流的影响,作业效率更高、更稳定。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清水置换机构包括过滤网、电机、水泵和滤芯,所述工作舱侧面至少设有一个过滤窗口,所述过滤窗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周边与工作舱固定连接,所述滤芯与过滤网相对,所述滤芯安装在水泵的进水口,所述水泵由电机驱动,所述水泵的出水口朝向工作舱内,所述水泵与电机均固定在工作舱上,所述电机经电缆与电源连接,以利于通过电机驱动水泵,水源经过滤网、滤芯进入水泵,经水泵出水口进入工作舱,将工作舱内污水置换,为水下作业设备工作提供清晰的工作环境。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工作舱上设有控制驱动装置,所述工作舱与控制驱动装置连接并由控制驱动装置控制其移动和固定,以利于通过控制驱动装置改变工作舱的位置,方便工作舱内水下作业设备多处连续作业。
[0007]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驱动装置可以由机架、电气舱、控制系统、推进器、电缆和水上控制箱组成,所述工作舱上端设有机架,所述机架与工作舱固定连接,所述机架上设有电气舱和推进器,所述电气舱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经电缆与水上控制箱相连接,所述推进器、清水置换机构和水下作业设备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以利于机架通过推进器带动工作舱移动至工作区域停下进行作业。
[0008]本专利技术所述工作舱下端两侧安装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与控制系统相连接,以利于通过行走机构带动工作舱移动。
[0009]本专利技术所述机架和工作舱之间设有工作舱旋转机构,以利于当需要调整工作舱角度时,工作舱旋转机构调整工作舱的旋转角度。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工作舱旋转机构包括旋转液压油缸,所述机架与工作舱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旋转液压油缸,所述机架下端一侧与工作舱上端一侧铰接,旋转液压油缸一端与机架下端另一侧铰接,另一端与工作舱上端另一侧或者工作舱上端两侧间的铰接板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铰接板与工作舱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控制系统驱动旋转液压油缸伸缩,实现工作舱与机架之间角度的调整,无需旋转机架即可根据不同的地形调整工作舱的角度。
[0011]本专利技术所述工作舱下端间隔设有吸盘机构,所述吸盘机构包括真空泵、吸盘、吸盘支架和保护罩,所述工作舱下端间隔设有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与工作舱固定连接,所述吸盘支架上间隔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经管道与真空泵连接,所述真空泵固定在吸盘支架上,所述真空泵与控制系统连接,所述真空泵和吸盘支架上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罩在真空泵和吸盘上并与吸盘支架固定连接,以利于通过吸盘将工作舱下端面吸附固定。
[0012]本专利技术所述控制驱动装置也可以由升降机构、液压系统、电缆和水上控制箱组成,所述工作舱上设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架、升降液压缸、行走机构、升降支撑板、固定板、连接板、滚轮和液压缸连接座,所述工作舱上方设有支撑架,工作舱两侧对称设有升降液压缸,所述升降液压缸两侧分别设有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液压缸下端设有行走
机构,所述升降支撑板上设有滑道,所述升降支撑板上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下端与行走机构的车架固定连接,所述工作舱外壁与升降支撑板相对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工作舱外壁与升降液压缸相对处设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工作舱固定连接,固定板朝向升降支撑板一面安装有滚轮,所述固定板经滚轮、滑道与升降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与工作舱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设有液压缸连接座,所述升降液压缸一端与支撑架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液压缸连接座连接,所述升降液压缸与液压系统连接,所述液压系统设置在工作舱上,所述液压系统、行走机构、清水置换机构和水下作业设备分别经电缆与水上控制箱连接,以利于对于有障碍的作业区域,可通过升降液压缸将工作舱升起,通过启动行走机构带动工作舱越过障碍,完成水下作业。...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舱(1)、清水置换机构(2)和水下作业设备(3),所述工作舱(1)底面开口,所述工作舱(1)上至少安装有一个与工作舱(1)相连通的清水置换机构(2),所述工作舱(1)内设有可移动的水下作业设备(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水置换机构(2)包括过滤网(4)、电机(5)、水泵(6)和滤芯(7),所述工作舱(1)侧面至少设有一个过滤窗口(8),所述过滤窗口(8)上设有过滤网(4),所述过滤网(4)周边与工作舱(1)固定连接,所述滤芯(7)与过滤网(4)相对,所述滤芯(7)安装在水泵(6)的进水口,所述水泵(6)由电机(5)驱动,所述水泵(6)的出水口朝向工作舱(1)内,所述水泵(6)与电机(5)均固定在工作舱(1)上,所述电机(5)经电缆与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舱(1)上设有控制驱动装置(9),所述工作舱(1)与控制驱动装置(9)连接并由控制驱动装置(9)控制其移动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驱动装置(9)由机架(10)、电气舱、控制系统、推进器(11)、电缆和水上控制箱组成,所述工作舱(1)上端设有机架(10),所述机架(10)与工作舱(1)固定连接,所述机架(10)上设有电气舱和推进器(11),所述电气舱内设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经电缆与水上控制箱相连接,所述推进器(11)、清水置换机构(2)和水下作业设备(3)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舱(1)下端两侧安装有行走机构(12),所述行走机构(12)与控制系统相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0)和工作舱(1)之间设有工作舱旋转机构(1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舱旋转机构(13)包括旋转液压油缸(14),所述机架(10)与工作舱(1)之间至少设有一个旋转液压油缸(14),所述机架(10)下端一侧与工作舱(1)上端一侧铰接,旋转液压油缸(14)一端与机架(10)下端另一侧铰接,另一端与工作舱(1)上端另一侧或者工作舱(1)上端两侧间的铰接板(15)连接,所述液压油缸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铰接板(15)与工作舱(1)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水下作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舱(1)下端间隔设有吸盘机构(16),所述吸盘机构(16)包括真空泵(17)、吸盘(18)、吸盘支架和保护罩(19),所述工作舱(1)下端间隔设有吸盘支架,所述吸盘支架与工作舱(1)固定连接,所述吸盘支架上间隔安装有吸盘(18),所述吸盘(18)经管道与真空泵(17)连接,所述真空泵(17)固定在吸盘支架上,所述真空泵(17)与控制系统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泽文张梦涛董斌王亚丽杜阳刘研峰陶一锐李扬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