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及电化学测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19385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电化学试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其中,当电化学试条插入到测试仪时,由两个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待测样本不连通的电极连通回路,并且,由两个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待测样本相连通的样本连通回路;该方法包括:获取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和试条的阻抗标定值确定电化学试条的校正系数;获取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校正系数和阻抗标定值确定待测样本的目标阻抗值。显然,由于通过此种方法可以将样本连通回路中电极所具有的电极阻抗值去除,所以,通过该方法就可以避免试条电极在印刷过程中所产生阻抗差异而对样本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的影响。测试结果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及电化学测量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及电化学测量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使用电化学方法对人们的血糖含量进行测量时,测试者通常需要将手指的血液滴到试条的待测样本区域,因为待测样本区域上设置有相关的化学物质,所以,当将血液滴到待测样本区域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阻抗值。在此过程中,因为试条中的待测样本区域和试条中的电极可以组成一个连通的电气回路,所以,通过测量电气回路的阻抗值就可以获取得到测试者的血糖含量。
[0003]但是,如果是按照现有技术中的电化学测量方法,只能是通过测量包含有待测样本区域和电极的电气回路来推算测试者的血糖含量,由于试条中的电极在印刷过程中会产生差异,通过上述的血糖测量方法就会将试条电极所自带的阻抗误差引入到测试者的血糖测量结果中,这样就会导致测试者的血糖测试结果出现不准确、不可靠的现象。目前,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还没有较为有效的解决办法。
[0004]由此可见,如何避免试条电极在印刷过程中所产生的阻抗差异而对样本测试结果的影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及电化学测量系统,以避免试条电极在印刷过程中所产生的阻抗差异而对血样测试结果的影响。其具体方案如下:
[0006]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其中,当所述电化学试条插入到测试仪时,由两个所述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待测样本不连通的电极连通回路,并且,由两个所述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所述待测样本相连通的样本连通回路;该方法包括:
[0007]获取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和试条的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校正系数;
[0008]获取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所述校正系数和所述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目标阻抗值。
[0009]优选的,当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呈U形设置于所述电化学试条本体的外周部,且所述第一电极在位于U形弯折处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二电极为一端具有弯折部的条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周部,且所述凸起部伸入到所述第二电极呈弯折部的凹槽中,但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电极不相接;所述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极呈条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接触点;当所述电化学试条通过所述第一电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接触点和
所述第三电接触点插入到所述测试仪时,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第一所述电极连通回路,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待测样本形成第一所述样本连通回路。
[0010]优选的,还包括:呈U形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周部,且所述第三电极的U形弯折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的U形弯折部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电接触点和第五电接触点;当所述电化学试条通过所述第一电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接触点、所述第三电接触点、所述第四电接触点和所述第五电接触点插入到所述测试仪时,所述第三电极形成第二所述电极连通回路。
[0011]优选的,当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第四电极、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时,所述第四电极呈U形设置于所述电化学试条本体的外周部,所述第五电极为一端具有弯折部的条状电极,所述第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的内周部,所述第六电极呈L形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的内周部,且所述第六电极呈L形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五电极呈弯折部的凹槽中,但与所述第五电极不相接,所述第四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六电接触点和第七电接触点,所述第五电极呈条状的一端设置有第八电接触点,所述第六电极呈条状的一端设置有第九电接触点;当所述电化学试条通过所述第六电接触点、所述第七电接触点、所述第八电接触点和所述第九电接触点插入到所述测试仪时,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第三所述电极连通回路,所述第五电极、所述第六电极和所述待测样本形成第二所述样本连通回路。
[0012]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和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校正系数的过程,包括:
[0013]分别获取第一所述电极连通回路和第二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第一阻抗值和第二阻抗值,并根据所述第一阻抗值、所述第二阻抗值和所述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所述校正系数。
[0014]优选的,所根据所述第一阻抗值、所述第二阻抗值和所述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所述校正系数的过程,包括:
[0015]将所述第一阻抗值与所述阻抗标定值比值的一半设定为所述电化学试条的第一校正系数,并将所述第二阻抗值与所述阻抗标定值比值的一半设定为所述电化学试条的第二校正系数。
[0016]优选的,所述获取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所述校正系数和所述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待测样本所在区域的目标阻抗值的过程,包括:
[0017]获取第一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第三阻抗值,并将所述第三阻抗值、所述第一校正系数、所述第二校正系数和所述阻抗标定值输入至目标模型,以利用所述目标模型确定所述待测样本所在区域的所述目标阻抗值;
[0018]其中,所述目标模型的表达式为:
[0019]R
w
=R
l3-(a
×
K1+b
×
K2)
×
R0;
[0020]式中,R
w
为所述目标阻抗值,R
l3
为所述第三阻抗值,K1为所述第一校正系数,K2为所述第二校正系数,a为所述第一校正系数的加权系数,b为所述第二校正系数的加权系数,R0为所述阻抗标定值。
[0021]优选的,所述第一校正系数的加权系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校正系数的加权系数,并且,所述第一校正系数的加权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5≤a≤1,所述第二校正系数的加
权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b≤1.5。
[0022]优选的,还包括:
[0023]判断所述第一校正系数和所述第二校正系数之间的差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k;其中,所述预设阈值的取值范围为:0.2≤k≤0.5;
[0024]若是,则判定所述电化学试条出现异常。
[0025]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化学测量系统,包括电化学试条和测试仪,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其中,当所述电化学试条插入到所述测试仪中时,由两个所述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待测样本不连通的电极连通回路,并且,由两个所述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所述待测样本相连通的样本连通回路;所述测试仪包括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0026]获取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和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校正系数;
[00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电化学试条的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其中,当所述电化学试条插入到测试仪时,由两个所述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待测样本不连通的电极连通回路,并且,由两个所述电极至少可形成一条与所述待测样本相连通的样本连通回路;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和试条的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校正系数;获取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样本连通回路的阻抗值、所述校正系数和所述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待测样本的目标阻抗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时,所述第一电极呈U形设置于所述电化学试条本体的外周部,且所述第一电极在位于U形弯折处设置有凸起部,所述第二电极为一端具有弯折部的条状电极,所述第二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内周部,且所述凸起部伸入到所述第二电极呈弯折部的凹槽中,但所述凸起部与所述第二电极不相接;所述第一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接触点和第二电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极呈条状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电接触点;当所述电化学试条通过所述第一电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接触点和所述第三电接触点插入到所述测试仪时,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第一所述电极连通回路,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和所述待测样本形成第一所述样本连通回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呈U形的第三电极,所述第三电极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的外周部,且所述第三电极的U形弯折部与所述第一电极的U形弯折部位于同一侧,所述第三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电接触点和第五电接触点;当所述电化学试条通过所述第一电接触点、所述第二电接触点、所述第三电接触点、所述第四电接触点和所述第五电接触点插入到所述测试仪时,所述第三电极形成第二所述电极连通回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化学试条包括第四电极、第五电极和第六电极时,所述第四电极呈U形设置于所述电化学试条本体的外周部,所述第五电极为一端具有弯折部的条状电极,所述第五电极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的内周部,所述第六电极呈L形设置于所述第四电极的内周部,且所述第六电极呈L形的一端伸入到所述第五电极呈弯折部的凹槽中,但与所述第五电极不相接,所述第四电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六电接触点和第七电接触点,所述第五电极呈条状的一端设置有第八电接触点,所述第六电极呈条状的一端设置有第九电接触点;当所述电化学试条通过所述第六电接触点、所述第七电接触点、所述第八电接触点和所述第九电接触点插入到所述测试仪时,所述第四电极形成第三所述电极连通回路,所述第五电极、所述第六电极和所述待测样本形成第二所述样本连通回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抗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并根据所述电极连通回路的阻抗值和阻抗标定值确定所述电化学试条的校正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稳
申请(专利权)人: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