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19359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1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包括生甘草:3~6g;黄芪:8~12g;茯苓:4~7g;白术:4~6g;党参:5~7g;蜈蚣:1~2条,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制作方法:按照上述的原料配比取出各原料;将上述原料装进粉碎机进行粉碎;将上述的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充分干燥;将干燥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装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生甘草、黄芪、茯苓、白术、党参、蜈蚣为原料进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保证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治疗的效果,按照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重量配比进行给料治疗,综合显效率在89%以上,且按照本方法方法公开的制备方法,既使得制备效率提高,又保证了该组合物使用时的方便性。又保证了该组合物使用时的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肠系膜淋巴结炎为小儿腹痛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易与急性阑尾炎相混淆,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0003]在中医中,《素问
·
举痛论》提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痒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指出,腹部为寒冷所侵,引起腹痛;《素问
·
痹论》中又提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由此可见,小儿脾胃薄弱,饥饱不自知,常因进食过量或过食厚味,或饱时强食临卧多食,气食相凝,又或者误食不洁之物,以致饮食积滞,食停中焦,化为食积,胃肠壅聚,阻于中焦,损伤脾胃,腑气通降不利发为腹痛。
[0004]在此,为解决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我们研究并非公开了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药物,并公开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引起的腹痛。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生甘草:3~6g;黄芪:8~12g;茯苓:4~7g;白术:4~6g;党参:5~7g;蜈蚣:1~2条。
[0007]优选的,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生甘草:5g;黄芪:10g;茯苓:6g;白术:5g;党参:6g;蜈蚣:1条。
[0008]上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按照上述的原料配比取出各原料;
第二步、将上述原料装进粉碎机进行粉碎;第三步、将上述的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充分干燥;第四步、将干燥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装袋。
[0009]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生甘草、黄芪、茯苓、白术、党参、蜈蚣为原料进行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其保证成本的同时,又保证了治疗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重量配比进行给料治疗,综合显效率在89%以上,且按照本方法方法公开的制备方法,既使得制备效率提高,又保证了该组合物使用时的方便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1]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的配比如下:生甘草3~6g、黄芪8~12g、茯苓4~7g、白术4~6g、党参5~7g、蜈蚣1~2条。
[0012]生甘草,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主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之功效;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具有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自功效;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之功效;白术,味苦、甘、温,具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之功效;党参,具有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气血两亏,体倦无力,食少,口渴,久泻,脱肛之功效;蜈蚣,在此,选用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的干燥体,其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之功效。
[0013]下面,结合如下实施例做出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配方:配料生甘草黄芪茯苓白术党参蜈蚣重量5g10g6g5g6g1条我们跟踪治疗了127名3-10岁的儿童,其治疗效果如下:人数年龄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1273~102393791.34%其中,显效的指标为:腹痛消失,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亦消失,饮食恢复正常,查体无腹部阳性体征,治疗2周后彩超示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肠系膜淋巴结<1.0cm;其中,有效的指标为:腹痛缓解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有改善,饮食恢复正常,查体无腹部阳性体征,治疗2星期周后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少或减小;其中,无效的指标为:腹痛、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无改善,治疗2星期周后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无变化。
[0014]实施例2:配方:配料生甘草黄芪茯苓白术党参蜈蚣重量3g9g5g5g5g1条我们跟踪治疗了93名3-10岁的儿童,其治疗效果如下:人数年龄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933~1017661089.25%其中,显效的指标为:腹痛消失,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亦消失,饮食恢复正常,查体无腹部阳性体征,治疗2周后彩超示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肠系膜淋巴结<1.0cm;其中,有效的指标为:腹痛缓解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有改善,饮食恢复正常,查体无腹部阳性体征,治疗2星期周后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少或减小;其中,无效的指标为:腹痛、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无改善,治疗2星期周后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无变化。
[0015]实施例3:配方:配料生甘草黄芪茯苓白术党参蜈蚣重量6g7g6g6g7g2条我们跟踪治疗了106名3-10岁的儿童,其治疗效果如下:人数年龄显效有效无效显效率1063~1019761189.62%其中,显效的指标为:腹痛消失,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亦消失,饮食恢复正常,查体无腹部阳性体征,治疗2周后彩超示未见肿大淋巴结或肠系膜淋巴结<1.0cm;其中,有效的指标为:腹痛缓解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有改善,饮食恢复正常,查体无腹部阳性体征,治疗2星期周后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较前明显减少或减小;其中,无效的指标为:腹痛、消化道及其他伴随症状无改善,治疗2星期周后彩超示肠系膜淋巴结无变化。
[0016]在此,为更好的产生治疗效果,现公开本专利技术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S1、按照上述的原料配比取出各原料;S2、将上述原料装进粉碎机进行粉碎;S3、将上述的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充分干燥;S4、将干燥后的中药组合物进行装袋。
[0017]在装袋后,在使用该中药组合物时可以直接取出进行冲服即可。
[0018]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19]以上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专利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生甘草:3~6g;黄芪:8~12g;茯苓:4~7g;白术:4~6g;党参:5~7g;蜈蚣:1~2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配比如下:生甘草:5g;黄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刚成贾士兵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玉玄宫健康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