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屏及搭载了该照明屏的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9070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照明屏及搭载了该照明屏的显示装置,导光体(32)具有入射面(34)、在与上述入射面(34)对置的侧形成的边缘(32a)、发射从上述入射面(34)导入的光的发射面(33)和、具有与上述发射面(33)对置的面的光学面(35)。上述光学面(35)连接多个光学元件构成,各光学元件将从上述入射面(34)导入的部分光朝上述边缘(32a)侧以沿着平行于上述发射面(33)的小角度折射的曲面(35a),以及将在该曲面(35a)折射的光向上述发射面(33)侧折射的倾斜面(35c)。(*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照明屏及搭载了该照明屏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涉及具有聚光从光源或外部导入的入射光并发射的聚光功能的照明屏。
技术介绍
例如,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液晶显示屏本身没有自身发光能力,所以在液晶显示屏的里面侧作为里面光配置有照明屏。图24是表示现有的这样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部分侧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屏1、配置在与该观察的侧的表面相反侧的里面的照明屏11。液晶显示屏1的结构为表面侧玻璃基板2和里面侧玻璃基板3经几乎方形的密封材料(未图示)粘贴,在由两玻璃基板2、3和密封材料所围的空间封入液晶(未图示),在表面侧玻璃基板2的表面粘贴表面侧偏光板4,在里面侧玻璃基板3的里面粘贴里面侧偏光板5。照明屏11具有设置在液晶显示屏1的里面侧的导光板12。导光板12为平面方形状,将与液晶显示屏1对置的表面作为发射光的发射面13,将规定的一端面(图24中为左端面)作为入射光的入射面14,将发射面13的里面作为随着从入射面14侧朝向与该入射面14对置侧的边缘12a侧,导光板12的厚度逐渐变薄地倾斜的倾斜面15。在导光板12的倾斜面15粘贴有反射板16。在与导光板12的入射面14对置的位置设有冷阴极管(光源)17。覆盖冷阴极管17的反射薄板18的一端部粘贴在导光板12的入射面14侧的表面,另一端部粘贴在反射板16的入射面14侧的里面。从冷阴极管17发出的光和反射薄板18反射的光入射到导光板12的入射面14。该入射光在导光板12内从入射面14侧向边缘12a侧行进(导光),被反射板16反射,从导光板12的发射面13发射并入射到液晶显示屏1的里面,从其里面侧照射液晶显示屏1。这样,从液晶显示屏1的表面发射对应了液晶显示屏1的显示驱动的图象光。但是,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使从导光板12的发射面13发出的光量均匀,使从液晶显示屏1的表面发出的亮度分布均匀。接着,对此进行说明。在导光板12的倾斜面15,黑色墨水的多个点状调光图形设置为该点状黑色图形密度随着离入射面14渐远而逐渐变小,换言之,与入射面14的距离成正比,入射光的吸收率降低。即,在冷阴极管17的附近,由于在导光板12的反射板16反射、从发射面13向液晶显示屏1发射的光的强度高,所以为了增大在反射板16反射的光的吸收率而增大在导光板12的倾斜面15形成的黑色图形密度,但随着远离冷阴极管17,反射板16反射的光的强度降低,所以为了使其吸收率逐渐变小而逐渐降低在导光板12的倾斜面15形成的黑色图形密度,这样,使从导光板12的发射面13发射的光的强度在整个面均匀。但是,上述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在导光板12的倾斜面15设置黑色墨水的多个点状调光图形,所以光被该调光图形吸收,光利用效率差,亮度降低。专利技术的内容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光利用效率好的照明屏和使用该照明屏的显示装置。专利技术1是在导光板设置连接多个光学元件构成的光学面,各光学元件具有将从入射面导入的部分光朝与入射面对置的边缘侧沿着与上述发射面平行的面的以小角度折射的曲面,以及将在该曲面折射的光向上述发射面侧折射的倾斜面。专利技术2是在具有导入来自点光源的发射光的入射面的导光板形成向几乎平行于入射面的方向延伸的倾斜面。专利技术3是在导光板的发射面侧配置光学薄板,利用该光学薄板原样穿透从导光板的发射面向几乎垂直于该发射面的方向发射的光,将从导光板的发射面朝边缘侧向倾斜方向发射的光变换为从光学薄板的表面向几乎垂直于导光板的发射面的方向发射的光。根据专利技术1,利用在导光板形成的曲面和具有倾斜面的光学面,在远离导光板的入射面的终端侧也可以将从入射面导入的光充分向导光板的发射面侧折射,因此,可以提高光利用效率。根据专利技术2,利用向几乎平行于入射面方向延伸的倾斜面,将从点光源导入的光向平行于入射面的方向折射,因此,可以提高光利用效率。根据专利技术3,利用光学薄板,将从导光板的发射面朝边缘侧向倾斜方向发射的光变换为几乎垂直于导光板的发射面的方向,因此,可以提高光利用效率。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是说明图1所示的导光板的光学面的图。图3是说明从具有图2所示的光学面的导光板的入射面入射的光的折射作用的图。图4是说明具有图2所示的光学面的导光板的光学面的反射作用的图。图5是说明对代替图1所示的扩散板的穿透兼扩散板入射了垂直光的光的穿透作用的图。图6是说明对代替图1所示的扩散板的穿透兼扩散板入射了倾斜光时的光的穿透作用的图。图7是说明具有图2所示的光学面的导光板的、发射面的发射光的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学薄板的变形例1的放大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学薄板的变形例2的放大侧视图。图11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学薄板的变形例3的放大侧视图。图12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学薄板的变形例4的放大侧视图。图13是表示图8所示的光学薄板的变形例5的放大侧视图,说明光学薄板的另一第4例的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3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4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16是说明从点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的、从虚拟面Q发射的状态的图。图17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模式向视图。图18是说明图17所示的实施例中,从点光源入射到导光板的光的、从虚拟面Q发射的状态的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6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图20是说明图19所示的聚光薄板的作用的图。图21是表示图19所示的照明屏的变形例1的图。图22是表示图19所示的照明屏的变形例2的图。图23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5的液晶显示装置的部分模式向视图。图24是现有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一例的部分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第一实施例>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液晶显示屏21,配置在与其观察侧的表面相反侧的里面的照明屏31和,配置在两个屏21、31间的扩散板41。液晶显示屏21的结构为表面侧玻璃基板22和里面侧玻璃基板23经几乎方形的密封材料(未图示)粘贴,对由两个玻璃基板22、23和密封材料所围的空间封入液晶(未图示),在表面侧玻璃基板22的表面粘贴表面侧偏光板24,在里面侧玻璃基板23的里面粘贴里面侧偏光板25。液晶显示屏21可以是有效矩阵形、单纯矩阵形、扇形等任一个,其显示方式可以是TN(twisted nematic)方式、STN(super twistednematic)方式、ECB(复折射效果)方式、动态散乱效果方式、采用强介质液晶的方式等,只要是控制光的穿透率的方式即可。照明屏31具有设置在液晶显示屏21的里面侧的导光板32。导光板32为平面方形状,将与液晶显示屏21对置的表面作为发射光的发射面33,将规定的一端面(图1中为左端面)作为入射光的入射面34,将与发射面33对置的表面作为光学面35。另外,将与入射面34对置的面作为边缘32a。如图1所示,光学面35整体具有将发射面33的里面侧的里面弯曲成导光板32的厚度基本上随着入射面34侧向边缘32a侧而逐渐变厚之后又逐渐变薄的,所谓船底形的外形,其光学面的形状是本专利技术的最大特征,以后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屏,具有:光源(37、61);导光体(32),由入射从上述光源(37、61)发射的光的入射面(34)、在与上述入射面(34)对置的侧形成的边缘(32a)、发射从上述入射面(34)导入的光的发射面(33)和、具有与上述发射面( 33)对置的面的光学面(35)构成,其特征在于:上述光学面(35)连接多个光学元件构成,各光学元件将从上述入射面(34)导入的部分光朝上述边缘(32a)侧以沿着平行于上述发射面(33)的小角度折射的曲面(35a),以及将在该曲面(3 5a)折射的光向上述发射面(33)侧折射的倾斜面(35c)。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樋口胜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