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9020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包括:鞋垫本体,鞋垫本体上设置有与足底相配合的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外承托垫块位于鞋垫本体靠近鞋后根的边缘处,内承托垫块位于鞋垫本体的中部边缘处、且内承托垫块的厚度沿着鞋垫本体的鞋前趾逐渐变小,内承托垫块、外承托垫块以及鞋垫本体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与足底相适配的凹陷部,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可以便于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限位和支撑的效果,从而可以增加足底的接触面,进而可以舒缓痛楚、减少患者在站立或者行走过程中的感觉的疲劳感,以及有效地改善因高弓足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


[0001]本技术涉及鞋垫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高弓足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足底畸形,患有高弓足的人,其站立跟行走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如果高弓足的情况严重,患者需要经过特殊的治疗,才能维持正常的行走能力。在患高弓足的人群中,儿童群体较为常见,一般是由于神经肌肉性疾病,导致患儿的前足固定性跖屈,使得患足的足纵弓增高。有些患者还会合并足内翻畸形,使得足弓发育异常,出现高弓足。而在医学上,会根据患者的高弓足严重情况,是否有伴随其它畸形进行分型,由此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0003]现有市面上销售的鞋垫的表面一般为平板的形状,该种鞋垫是使用人群最多、最普遍的,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足底类型都不同,特别是患有高弓足的人群,在使用该些平板状的鞋垫时,会使得行走过程中足底受力部位位于前足足趾和后足足跟,部分畸形较重患者还合并足内翻导致足底受力位于足底外侧缘。长时间的受力位置改变可引起胼胝形成,受力部位疼痛,同时由于改变了下肢的力学环境还可能使患者站立或者行走过程中感觉疲劳。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性能更优更舒适的用于高弓足的足垫。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不但可以便于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限位和支撑的效果,从而可以增加足底的接触面,进而可以舒缓痛楚、减少患者在站立或者行走过程中的感觉的疲劳感,以及有效地改善因高弓足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包括:鞋垫本体,所述鞋垫本体上设置有与足底相配合的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所述外承托垫块位于所述鞋垫本体靠近鞋后根的边缘处,所述内承托垫块位于所述鞋垫本体的中部边缘处、且所述内承托垫块的厚度沿着所述鞋垫本体的鞋前趾逐渐变小,所述内承托垫块、所述外承托垫块以及所述鞋垫本体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与足底相适配的凹陷部,所述内承托垫块和所述外承托垫块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鞋垫本体上。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承托垫块、外承托垫块以及连接件相互配合的结构,可以便于将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均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以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有效支撑的效果,从而可以舒缓痛楚、减少患者站立或者行走过程中的感觉的疲劳感;通过设置凹陷部,可以便于与患者足底相互适配,从而可以便于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限位的效果,进而可以增加足底的接触面,有效地改善因高弓足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承托垫块和所述外承托垫
块的厚度均远离所述凹陷部的一侧逐渐变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的厚度均远离凹陷部的一侧逐渐变大,可以便于对高弓足患者的凹陷的部位起到有效支撑和适配的效果,从而可以增加足底的接触面,进而可以舒缓痛楚、以提高高弓足患者的舒适感。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承托垫块两端部的厚度沿着中部逐渐变大,所述外承托垫块两端部的厚度沿着中部逐渐变大。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内承托垫块两端部的厚度和外承托垫块两端部的厚度均沿着中部逐渐变大,从而可以与患者足底的内外侧边缘相互配合、以便于将足底更好地配合在凹陷部内,进而可以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限位的效果。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内承托垫块的横截面比所述外承托垫块的横截面大。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高弓足患者的足底内侧弓起的部位比足底外侧弓起的部位大,所以通过设置内承托垫块的横截面比外承托垫块的横截面大,可以更好地患者的足底更加适配,从而可以增加足底的接触面,进而有效改善因高弓足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承托垫块和所述外承托垫块均依次由粘贴层、柔软层、透气层以及防滑层组成。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粘贴层,可以通过连接件将粘贴层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从而可以将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通过设置柔软层,可以提高高弓足患者的舒适度、以起到舒缓痛楚的效果;通过设置透气层,可以使得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被挤压时,气流可以流通,从而使得柔软层更加柔软,进而可以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进行更好地配合;通过设置防滑层,可以加大高弓足患者的足底分别与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患者在走路或者跑步时足底出现滑动的情况。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柔软层为橡胶、塑料或者海绵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两种组合。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柔软层为橡胶、塑料或者海绵中的其中一种或者其中两种组合,可以使得患者的足底与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相互抵接时更加舒适,从而可以舒缓痛楚、以提高患者的舒适感。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为胶水。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为胶水,可以便于将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稳固固定在鞋垫本体上,从而可以增加足底与鞋垫本体的接触面,进而有效改善因高弓足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
[002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连接于所述鞋垫本体表面上的圆毛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内承托垫块或者所述外承托垫块上、与所述圆毛部相粘贴的刺毛部。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连接件为魔术贴,不但可以便于将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而且还可以便于对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进行拆卸、以便于对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进行更换;同时也可以更换不同款式以及尺寸的内
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从而可以更好地与不同脚型的高弓足患者相互适配。
[00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通过设置内承托垫块、外承托垫块以及连接件相互配合的结构,可以便于将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均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以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有效支撑的效果,从而可以舒缓痛楚、减少患者站立或者行走过程中的感觉的疲劳感;通过设置凹陷部,可以便于与患者足底相互适配,从而可以便于对高弓足患者的足底起到限位的效果,进而可以增加足底的接触面,有效地改善因高弓足偏高而造成的压力不平均的问题;
[0024]2.通过设置粘贴层,可以通过连接件将粘贴层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从而可以将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固定连接在鞋垫本体上;通过设置柔软层,可以提高高弓足患者的舒适度、以起到舒缓痛楚的效果;通过设置透气层,可以使得内承托垫块和外承托垫块被挤压时,气流可以流通,从而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包括:鞋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本体(1)上设置有与足底相配合的内承托垫块(2)和外承托垫块(3),所述外承托垫块(3)位于所述鞋垫本体(1)靠近鞋后根的边缘处,所述内承托垫块(2)位于所述鞋垫本体(1)的中部边缘处、且所述内承托垫块(2)的厚度沿着所述鞋垫本体(1)的鞋前趾逐渐变小,所述内承托垫块(2)、所述外承托垫块(3)以及所述鞋垫本体(1)相互配合形成一个与足底相适配的凹陷部(4),所述内承托垫块(2)和所述外承托垫块(3)均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在所述鞋垫本体(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承托垫块(2)和所述外承托垫块(3)的厚度均远离所述凹陷部(4)的一侧逐渐变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成人高弓足的配件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承托垫块(2)两端部的厚度沿着中部逐渐变大,所述外承托垫块(3)两端部的厚度沿着中部逐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昆英张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足迹鞋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