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比色皿支撑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82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比色皿支撑架,所述比色皿支撑架包括存放框、底座和水槽,所述存放框、所述底座和所述水槽上下间隔布置,所述存放框在所述比色皿支撑架的上部,所述水槽在所述比色皿支撑架的下部,所述底座在所述存放框与所述水槽之间,所述存放框、所述底座、所述水槽同一侧通过连接板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存放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放置孔,所述底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放置孔一致,所述水槽中设置有吸水器,所述吸水器连接吸盘与水槽中的水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底座稳,比色皿不易倾倒且同时支撑多个比色皿的有益效果。倒且同时支撑多个比色皿的有益效果。倒且同时支撑多个比色皿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比色皿支撑架


[0001]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尤其是一种比色皿支撑架。

技术介绍

[0002]比色皿支撑架是一种固定比色皿的装置。比色皿是一种用于光谱分析的装备仪器,比色皿在装载溶剂后,一般直接放于桌面上,比色皿较小容易倾倒,而且比色皿倾倒时光面易磨损,导致比色皿无法正常使用。
[0003]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23283U的中国技术公开了一种比色皿支撑架,其包括底面、侧面,底面和侧面围成放置比色皿的空腔,侧面上开有透口光,光从透口光穿过光面,开有透光口的侧面为向外拱起的弧面。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
[0005]比色皿支撑架不但底座小,容易倾倒,而且一个支撑架仅能支撑一个比色皿。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底座稳,比色皿不易倾倒且能够同时支撑多个比色皿的支撑架。
[0007]本技术的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一种比色皿支撑架,所述比色皿支撑架包括存放框、底座和水槽,所述存放框、所述底座和所述水槽上下间隔布置,所述存放框在所述比色皿支撑架的上部,所述水槽在所述比色皿支撑架的下部,所述底座在所述存放框与所述水槽之间,所述存放框、所述底座、所述水槽同一侧通过连接板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存放框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放置孔,所述底座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与所述放置孔一致,所述水槽中设置有吸水器,所述吸水器连接吸盘与水槽中的水源。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把比色皿放进存放框上的放置孔时,操作人员将比色皿放入放置孔,直至比色皿底部与底座上的吸盘吸附。在比色皿与吸盘吸附前,通过吸水器,把水吸入吸盘,吸盘表面被润湿从而使得吸盘能够更为稳固的吸附比色皿。吸盘吸住比色皿底部,比色皿竖向受力稳定。存放框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孔,支撑架可以放置多个比色皿。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放置孔内壁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一垫块,另一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一曲面内壁。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比色皿放入放置孔时,比色皿的毛面被垫块挤压固定,通过设置第一曲面内壁,因为第一曲面内壁与光面不会贴合,也不会刮伤或磨损比色皿的光面。
[00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设置有矩形凹槽,所述吸盘设置在凹槽中,所述凹槽与所述放置孔对应,所述凹槽内壁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凹槽内壁另一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二曲面内壁。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凹槽的目的是固定比色皿底部,使比色皿竖向受力平衡。在凹槽内壁设置第二垫片和第二曲面内壁,进一步加强比色皿的稳定以及保护比色皿下部的光面不被磨损。
[001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部自一侧向另一侧设置斜坡,所述斜坡坡底设置有圆形孔洞,所述圆形孔洞内部设置有排水管。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吸水器吸入吸盘过多的水会从吸盘漫出,向凹槽四周漫开时,凹槽中多余的水随着凹槽底部坡度下流,流至圆形孔洞,最后通过排水管落入水槽中。
[001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底部中间设置有承托孔,所述吸盘设置在所述承托孔内,所述吸盘与所述吸水器连通。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在没有吸附比色皿的状态下,其上端是突出于凹槽底部的。在比色皿吸附吸盘时,吸盘受到比色皿的以后完全进入至凹槽中,并且不突出于凹槽的底面,此时比色皿的下端能够与凹槽的底部贴合,从而让比色皿能够更为稳固的放置在凹槽中。
[001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槽设置有放水孔,所述放水孔内部设置有活动水塞,所述活动水塞与所述放水孔的形状相适应。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储存水时,开启活动水塞,将水排出;当需要储存水时,关闭活动水塞,将水存储在水槽中。
[002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水器包括吸管、直管、通管和气囊,每根所述通管的一端和一个吸盘连通,每根所述通管的另一端与吸管的一端连通,吸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水槽中,所述吸管靠近通管的位置连接所述直管的一端,所述直管的一端连接有气囊。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紧捏气囊,将气囊中的空气排出,松开气囊时,水槽中的水会通过吸管进入至直管,并且最终进入至气囊中,因为将气囊设置成容积较大的形式,并且将吸管、直管、通管的内径设置成较小的形式,所以在气囊吸水的过程中即使会有空气通过通管进入气囊中,依旧会有一部分的水被吸入气囊中。再次紧捏气囊时,气囊中的水通过吸管输出会水槽,也会通过直管输出至吸盘中将吸盘润湿。将比色皿放入放置孔中,使得比色皿两侧的毛面对应放置孔两侧的第一垫块放置,并且被抵接在两块第一垫块之间。直至比色皿底部嵌于凹槽上的两块第二垫块之间,并贴附于吸盘。
[002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管上设置有气阀,气阀处于吸管与通管、直管连接位置之间。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吸盘吸住比色皿时,关闭气阀,从而使得吸盘内部形成负压而紧紧的吸住比色皿。
[0024]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一种有益效果:
[0025]1.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吸住比色皿底部,比色皿竖向受力稳定,水平方向有第一垫块与第二垫块固定,使得比色皿难以倾倒,存放框上设置有若干个放置孔,支撑架可以放置多个比色皿;
[0026]2.将比色皿放入放置孔时,比色皿的毛面被垫块挤压固定,通过设置曲面内壁,因为曲面内壁与光面不会贴合,即使比色皿的光面不在平衡状态时,也不会刮伤或磨损比色皿的光面;
[0027]3.吸盘吸住比色皿时,关闭气阀,从而使得吸盘内部形成负压而紧紧的吸住比色
皿。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比色皿;2、毛面;3、光面;4、存放框;5、底座;6、水槽;7、吸水器;71、吸管;72、通管;73、直管;74、气囊;75、气阀;8、连接板;9、放置孔;10、第一垫块;11、第二垫块;12、第一曲面内壁;13、第二曲面内壁;14、凹槽;15、承托孔;16、吸盘;17、放水孔;18、活动水塞;19、圆形孔洞;20、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涉及一种比色皿支撑架,比色皿支撑架用于放置比色皿1,比色皿1相对的两面为毛面2,另一相对的两面为光面3。
[0033]比色皿1支撑架包括存放框4、底座5和水槽6。存放框4、底座5和水槽6上下间隔布置,存放框4在比色皿1支撑架的上部,水槽6在比色皿1支撑架的下部,底座5在存放框4与水槽6之间,存放框4、底座5和水槽6同一侧通过连接板8依次固定连接。
[0034]存放框4呈方形,存放框4上设置有阵列分布的矩形放置孔9,放置孔9一共有三排三列,一共九个。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比色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色皿(1)支撑架包括存放框(4)、底座(5)和水槽(6),所述存放框(4)、所述底座(5)和所述水槽(6)上下间隔布置,所述存放框(4)在所述比色皿(1)支撑架的上部,所述水槽(6)在所述比色皿(1)支撑架的下部,所述底座(5)在所述存放框(4)与所述水槽(6)之间,所述存放框(4)、所述底座(5)、所述水槽(6)同一侧通过连接板(8)依次固定连接,所述存放框(4)上均匀设置有若干个矩形放置孔(9),所述底座(5)设置有吸盘(16),所述吸盘(16)与所述放置孔(9)一致,所述水槽(6)中设置有吸水器(7),所述吸水器(7)连接吸盘(16)与水槽(6)中的水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色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孔(9)内壁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一垫块(10),另一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一曲面内壁(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比色皿支撑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5)设置有矩形凹槽(14),所述吸盘(16)设置在凹槽(14)中,所述凹槽(14)与所述放置孔(9)对应,所述凹槽(14)内壁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二垫块(11),所述凹槽(14)内壁另一相对的两面设置有第二曲面内壁(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比色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成李之涵曹锺予庞晨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道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