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俊利专利>正文

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73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通风管道、空气过滤组件、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和后台系统,所述通风管道、空气过滤组件和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依次连通,通风管道设于建筑内,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靠近建筑外部设置,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与后台系统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提供了一种可加强内外空气流通,且进出气均可实现消毒过滤步骤,可以减少对外部气体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另外通风管道外部的吸音板可以吸收装置运行时的部分的噪音,且可实现自动抽放气的智能建筑通风设备。设备。设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建筑
,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楼宇建筑拔地而起,为了达到更高的生活质量,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建筑环境的优化组合,所获得的投资合理,适合信息技术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现代化建筑物。
[0003]但是现有的建筑物中,通风系统做的不够完善,且不够智能、无法做到自动检测并排放建筑物内烟气的效果,排放气的效率不高,且现有的通风系统运行时噪声较大,不利于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难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加强内外空气流通,且进出气均可实现消毒过滤步骤,可以减少对外部气体环境的污染同时对内部的空气进行过滤消毒,另外通风管道外部的吸音板可以吸收装置运行时的部分的噪音,且可实现自动抽放气的智能建筑通风设备。
[0005]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通风管道、空气过滤组件、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和后台系统,所述通风管道、空气过滤组件和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依次连通,通风管道设于建筑内,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靠近建筑外部设置,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与后台系统连接;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空气过滤腔和支撑件,所述空气过滤腔呈两侧贯通的中空腔体设置连通设于通风管道一侧,所述空气过滤腔内依次设有与通风管道垂直设置的烟气过滤层、消毒层和颗粒过滤层,所述支撑件呈弧形板状设置且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烟气过滤层、消毒层和颗粒过滤层依次插设于支撑件的固定孔上;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包括旋转扇、旋转电机、烟雾浓度检测器、控制器和抽吸两用式风机,所述旋转扇可旋转设于支撑件上,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旋转扇的中心处,所述控制器设于空气过滤腔内,所述烟雾浓度检测器设于通风管道内且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抽吸两用式风机与空气过滤腔连通。
[0006]进一步地,所述抽吸两用式风机包括气体流体管道、驱动电机、旋转轮和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呈圆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气体流体管道呈横向的U形设置连通设于固定壳上,所述旋转轮可旋转设于固定壳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旋转轮的中心处,所述气体流体管道包括气道一和气道二,所述气道一与气道二平行于通风管道设置,所述气道二与空气过滤腔连通,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内设有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后台系统内设有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轮外周均匀设有空气流通加强齿。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风管道外部设有吸音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烟气过滤层内部设有烟气过滤滤芯。
[0011]进一步地,所述消毒层为过滤纤维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颗粒过滤层为多层叠加设置的活性炭吸附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旋转电机与驱动电机均为正反两转电机。
[0014]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外部流通的空气从气道一处进入固定壳内,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正转带动旋转轮以及外周的空气流通加强齿正转,空气在空气流通加强齿加强作用下更加快速的进入气道二,同时旋转电机带动旋转扇旋转使得空气过滤腔内的空气加快向通风管道内流动,外部的空气依次经过颗粒过滤层、消毒层和烟气过滤层,最后进入通风管道内,通风管道内的烟雾浓度检测器检测到烟雾浓度高于阀值时,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反转,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反转带动旋转轮以及外周的空气流通加强齿反转,建筑内的气体通过通风管道向外抽出,依次经过烟气过滤层、消毒层和颗粒过滤层,排气效果较好,且可以减少对外部气体环境的污染,另外通风管道外部的吸音板可以吸收装置运行时的部分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其中,1、通风管道,2、空气过滤组件,3、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4、空气过滤腔,5、支撑件,6、烟气过滤层,7、消毒层,8、颗粒过滤层,9、旋转扇,10、旋转电机,11、烟雾浓度检测器,12、控制器,13、抽吸两用式风机,14、气体流体管道,15、驱动电机,16、旋转轮,17、固定壳,18、气道一,19、气道二,20、空气流通加强齿,21、吸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包括通风管道1、空气过滤组件2、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3和后台系统,所述通风管道1、空气过滤组件2和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3依次连通,通风管道1设于建筑内,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3靠近建筑外部设置,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3与后台系统连接;所述空气过滤组件2包括空气过滤腔4和支撑件5,所述空气过滤腔4呈两侧贯通的中空腔体设置连通设于通风管道1一侧,所述空气过滤腔4内依次设有与通风管道1垂直设置的烟气过滤层6、消毒层7和颗粒过滤层8,所述支撑件5呈弧形板状设置且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烟气过滤层6、消毒层7和颗粒过滤层8依次插设于支撑件5的固定孔上;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3包括旋转扇9、旋转电机10、烟雾浓度检测器11、控制器12和抽吸两用式风机13,所述旋转扇9可旋转设于支撑件5上,所述旋转电机
10设于支撑件5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10的输出轴设于旋转扇9的中心处,所述控制器12设于空气过滤腔4内,所述烟雾浓度检测器11设于通风管道1内且与控制器12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0与控制器12连接,所述抽吸两用式风机13与空气过滤腔4连通。
[0020]其中,所述抽吸两用式风机13包括气体流体管道14、驱动电机15、旋转轮16和固定壳17,所述固定壳17呈圆形中空腔体设置,所述气体流体管道14呈横向的U形设置连通设于固定壳17上,所述旋转轮16可旋转设于固定壳17内,所述驱动电机15的输出轴设于旋转轮16的中心处,所述气体流体管道14包括气道一18和气道二19,所述气道一18与气道二19平行于通风管道1设置,所述气道二19与空气过滤腔4连通,所述驱动电机15与控制器12连接;所述控制器12内设有第一无线收发模块,所述后台系统内设有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所述第一无线收发模块与第二无线收发模块无线连接;所述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管道、空气过滤组件、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和后台系统,所述通风管道、空气过滤组件和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依次连通,通风管道设于建筑内,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靠近建筑外部设置,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与后台系统连接;所述空气过滤组件包括空气过滤腔和支撑件,所述空气过滤腔呈两侧贯通的中空腔体设置连通设于通风管道一侧,所述空气过滤腔内依次设有与通风管道垂直设置的烟气过滤层、消毒层和颗粒过滤层,所述支撑件呈弧形板状设置且表面设有固定孔,所述烟气过滤层、消毒层和颗粒过滤层依次插设于支撑件的固定孔上;所述风向可变式抽放气组件包括旋转扇、旋转电机、烟雾浓度检测器、控制器和抽吸两用式风机,所述旋转扇可旋转设于支撑件上,所述旋转电机设于支撑件的一侧,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设于旋转扇的中心处,所述控制器设于空气过滤腔内,所述烟雾浓度检测器设于通风管道内且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旋转电机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抽吸两用式风机与空气过滤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建筑通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两用式风机包括气体流体管道、驱动电机、旋转轮和固定壳,所述固定壳呈圆形中空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俊利
申请(专利权)人:侯俊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