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体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96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胶体输送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和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一级输送装置包括储胶罐及储胶罐内腔上面的压胶盘,所述压胶盘的侧面与储胶罐的内壁抵接;压胶盘上方与连接杆的下方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上方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两侧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压胶盘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二级输送装置包括高压活塞泵,所述高压活塞泵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活塞杆、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阀座、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气动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二级加压,一级加压可以使得压力达到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体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输胶装置,更具体说是一种高压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制造
,需要对部件进行涂胶;而随着精密制造技术的发展,涂胶也越来越精确,生产节拍也时间也要求越来越短,
[0003]这样,就需要对输胶装置进行升级;现有的输胶装置针对粘稠的胶体无法快速远距离输送,因此无法满足制造业对生产节拍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稳定,较大压力的输送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胶体输送装置,包括一级输送装置和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一级输送装置包括储胶罐及储胶罐内腔上面的压胶盘,所述压胶盘的侧面与储胶罐的内壁抵接;压胶盘上方与连接杆的下方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上方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两侧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压胶盘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二级输送装置包括高压活塞泵,所述高压活塞泵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活塞杆、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阀座、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气动马达;
[0006]阀座的下端设置进胶口;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上设置密封环,密封环的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流道口,所述流道口与活塞杆上部的中空腔连通,中空腔连接出油管;流道口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第一定位环,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内侧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环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抵接;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定位环连接,活塞杆的下端与增压弹簧的上端连接,增压弹簧的下端与封杆的上端连接,封杆的下端设置锥形部,所述锥形部与阀座的锥形口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环及第二定位环均设置过油通孔。
[0007]所述第二定位环设置定位通孔,增压弹簧设置在所述定位通孔内,活塞杆的下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内与增压弹簧的上端连接;封杆的上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内与增压弹簧的下端连接。
[0008]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加热装置及温度计。
[0009]本技术的优点是:气动马达不断做往复运动,而活塞杆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因此,当储胶罐与泵头及胶管构成的回路中压强发生变化时,通过气动马达不断的往复运动可控制胶体的连续运输。而当回路中压强恒定时,气动马达不做运动,通过高压活塞泵增加压力,可实现远距离、快速、稳定输送胶体,以满足生产节拍的需求;通过二级加压,一级加压可以使得压力达到4-6bar,而经过二级加压,压力可以达到300bar。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高压活塞泵的示意图;
[0012]图中,1为气缸,2为储胶罐,3为胶体,4为压胶盘,5为高压活塞泵,6为连接杆,7为连接块,8为气动马达,9为横梁,10为胶管,11为伺服定量机,12为底座,13为支撑法兰,14位加热装置, 50为壳体,51为进胶口,52为阀座,53为封杆,54为第二定位环, 55为第一定位环,56为活塞杆,57为过油通孔,58为密封环,59 为增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技术,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一级输送装置和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一级输送装置包括储胶罐2及储胶罐内腔上面的压胶盘4,所述压胶盘的侧面与储胶罐的内壁抵接,形成类似活塞的结构;压胶盘上方与连接杆6的下方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上方与横梁9连接,所述横梁的两侧与气缸1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压胶盘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二级输送装置包括高压活塞泵5,所述高压活塞泵包括壳体50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活塞杆56、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阀座52、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气动马达8;
[0014]阀座的下端设置进胶口51;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上设置密封环58,密封环的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流道口561,所述流道口与活塞杆上部的中空腔562连通,所述中空腔连接出胶口;流道口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第一定位环55,所述第一定位环的内侧与活塞杆固定连接,第一定位环的外侧与壳体的内壁抵接;活塞杆的下端与第二定位环54连接,活塞杆的下端与增压弹簧 59的上端连接,增压弹簧的下端与封杆53的上端连接,封杆的下端设置锥形部531,所述锥形部531与阀座的锥形口521对应;所述第一定位环及第二定位环均设置过油通孔57。
[0015]所述第二定位环54设置定位通孔541,增压弹簧设置在所述定位通孔内,活塞杆的下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内与增压弹簧的上端连接;封杆的上端插入所述定位通孔内与增压弹簧的下端连接。
[0016]所述壳体的外侧设置加热装置14及温度计。
[0017]本技术的原理是:气缸带动连杆下压,连杆带动压胶盘向下压紧,储胶罐内的胶体收到外力压迫,胶体受压可使得压力增加到 4-6bar;受压后的胶体通过进胶口51进入壳体内,沿箭头所示方向运动,当需要泵出胶体时,活塞杆在气动马达的作用下,向下运动,活塞杆带动封杆向下运动,封闭了阀座的锥形部与阀座的锥形口之间的间隙,防止胶体的倒流,而活塞杆进一步下压时,进入壳体与活塞杆之间的胶体受密封环的下压作用,沿箭头所示方向进入活塞杆上部的中空腔后排出,由于压力截面面积变化较大,因此,该高压活塞泵输出压力可达300bar。
[0018]当启动马达带动活塞杆向上运动时,下端密封口与封杆的密封结构打开,胶体进入壳体内,准备第二次泵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输送装置和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一级输送装置包括储胶罐及储胶罐内腔上面的压胶盘,所述压胶盘的侧面与储胶罐的内壁抵接;压胶盘上方与连接杆的下方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上方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的两侧与气缸的活塞端连接;所述压胶盘的中心位置设置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二级输送装置,所述二级输送装置包括高压活塞泵,所述高压活塞泵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活塞杆、设置在壳体底部的阀座、设置在壳体上部的气动马达;阀座的下端设置进胶口;所述活塞杆上端与气动马达的输出端连接;活塞杆上设置密封环,密封环的下方的活塞杆上设置流道口,所述流道口与活塞杆上部的中空腔连通;流道口下方的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丹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信东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