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9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为网络连接器(RJ45),包括:一屏蔽壳体,屏蔽壳体上形成有一第一接地片体、一第二接地片体、一公头结合口、及一卡扣结构,且传输导体组包括有两两相邻设置的第一至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其中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会位于第一接地片体的侧处、而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会位于第二接地片体的侧处。借此,利用金属材质的屏蔽壳体加强结构强度,并让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能通过跨接的方式使两者在焊接处可相邻设置,进而减少电容效应、改善高频特性,同时通过第一接地片体及第二接地片体的耦合效果来降低特征阻抗。二接地片体的耦合效果来降低特征阻抗。二接地片体的耦合效果来降低特征阻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指一种本身体积较小、结构强度较高,且插接后整体高度较低、电容效应影响较少、高频特性较佳、并可降低特征阻抗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轻量化的设计,是目前所有电子产品的主流方向,尤其在笔记型计算机的领域中,如何让笔记型计算机更加轻薄以方便携带,为目前最主要的发展方向,也因此,如何能够缩小内部的零件尺寸,且不会影响到整体运作的功能,即为相当重要的研究方向,如:俗称网络连接器的RJ45插座连接器。
[0003]请同参图1及图2所示,现有的RJ45插座连接器9的外型架构皆经由与端子组共同射出成型的中空矩形体的绝缘体91作为主架构,并于外侧包覆有一铁壳92,此种设计方式,会因为绝缘体91的厚度有着基本的需求,加上RJ45插头连接器93的容置高度,使RJ45插座连接器9的高度无法配合目前持续缩小化的方向,且此架构中用以固定RJ45插头连接器93的部分为绝缘体91上的卡壁911,而协会规范对RJ45插座连接器9明定其使用受力规格为拉拔力量10KG/min,故若直接缩小绝缘体91的体积,将无法符合协会规范。
[0004]再者,若使用端子数量较少的RJ45插座连接器,则会产生电磁干扰的状况。一般为了解决此问题,都会在制程中以人工方式将端子组缠绕于滤波模块上,再将滤波模块结合至印刷电路板上,但此制程繁琐、容易产出不良品,且有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5]如何解决上述现有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
技术内容
[0006]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本身体积较小、结构强度较高,且插接后整体高度较低、电容效应影响较少、高频特性较佳、及特征阻抗较低的电连接器。
[0007]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跨接的效果,使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的焊接处能两两相邻,达到减少电容效应、改善高频特性的优势。
[0008]本技术的再一主要目的在于:以金属材质的屏蔽壳体取代绝缘胶体对公头连接器的卡固动作,以缩小整体体积、提升结构强度。
[0009]本技术的另一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屏蔽壳体上的第一接地片体及第二接地片体降低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产生的特征阻抗。
[0010]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电连接器,为网络连接器(RJ45),包括有一屏蔽壳体、一形成于屏蔽壳体上的第一接地片体、一形成于屏蔽壳体上的第二接地片体、一形成于屏蔽壳体上供容置公头连接器的公头结合口、一延伸形成于屏蔽壳体上并局部遮蔽该公头结合口的卡扣结构、一设于屏蔽壳体内并包括有一第一绝缘胶体及一第二绝缘胶体的绝缘
胶体、及一设于屏蔽壳体内的传输导体组,且该传输导体组主要包括: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一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及一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且上述各传输导体可细分为一第一差分弹性部、一第一差分固持部、一第一差分焊接部、一第二差分弹性部、一第二差分固持部、一第二差分焊接部、一第三差分弹性部、一第三差分固持部、一第一侧弯部、一第三差分焊接部、一第四差分弹性部、一第四差分固持部、一第四差分焊接部、一第五差分弹性部、一第五差分固持部、一第五差分焊接部、一第六差分弹性部、一第六差分固持部、一第二侧弯部、一第六差分焊接部、一第七差分弹性部、一第七差分固持部、一第七差分焊接部、一第八差分弹性部、一第八差分固持部、一第八差分焊接部。
[0011]通过上述的结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与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通过第三差分固持部或第六差分固持部跨越第四差分固持部与第五差分固持部的方式,同时配合第一侧弯部与第二侧弯部的弯折效果相互靠近,使第三差分焊接部与第六差分焊接部会相邻设置,借此让第一差分焊接部与第二差分焊接部、第三差分焊接部与第六差分焊接部、第四差分焊接部与第五差分焊接部、及第七差分焊接部与第八差分焊接部呈现两两相邻设置的态样,来达到降低电容效应与改善高频特性的目的,而屏蔽壳体则包覆于绝缘胶体外,以由屏蔽壳体提供公头连接器的插接空间及利用公头结合口及卡扣结构达到固定功能,借此利用金属材质的屏蔽壳体取代塑胶材质的绝缘胶体,而缩小结构体积、提升结构强度。
[0012]再通过第一接地片体对应设置于第三差分弹性部的侧处,及第二接地片体对应设置于第六差分弹性部的侧处的方式,来通过第一接地片体及第二接地片体的接地偶合效果,以降低因无法改变第三差分弹性端及第六差分弹性端位置而产生的特征阻抗。
[0013]采用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网络连接器所存在之体积较大、结构强度无法提升、及电磁干扰导致高频特性不佳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现有RJ45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
[0015]图2为现有RJ45插座连接器的结合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立体图。
[0018]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隐藏屏蔽壳体的分解图。
[0019]图6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隐藏屏蔽壳体的另一角度分解图。
[0020]图7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组立体图。
[0021]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传输导体组另一角度立体图。
[0022]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接地示意图一。
[0023]图10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接地示意图二。
[0024]图11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5]图12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对接示意图一。
[0026]图13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对接示意图二。
[0027]图14为本技术再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0028]其中:电连接器、100、100a,屏蔽壳体、1、1a,第一接地片体、11,第二接地片体、12,公头结合口、13a,卡扣结构、14a,抵持限位部、15a,胶体限位部、16a,胶体防脱部、17a,壳体凹部、18a,限位部、181a,穿孔部、182a,导光辅助部、183a,绝缘胶体、2、2a,第一绝缘胶体、21,第一片体限位部、211,第二片体限位部、212,第二绝缘胶体、22,第一导体限位部、231,第二导体限位部、232,第三导体限位部、233,第四导体限位部、234,第五导体限位部、235,第六导体限位部、236,第七导体限位部、237,第八导体限位部、238,传输导体组、3,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1,第一差分弹性部、311,第一差分固持部、312,第一差分弯折部、313,第一差分焊接部、314,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32,第二差分弹性部、321,第二差分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为网络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屏蔽壳体;一第一接地片体,该第一接地片体形成于该屏蔽壳体上;一第二接地片体,该第二接地片体形成于该屏蔽壳体上并位于该第一接地片体的侧处;一传输导体组,该传输导体组设于该屏蔽壳体内,并位于该第一接地片体及该第二接地片体的侧处,且该传输导体组包括有:一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第一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一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一差分固持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一差分固持部一端的第一差分焊接部;一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一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的第二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二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二差分固持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二差分固持部一端且与该第一差分焊接部相邻设置的第二差分焊接部;一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二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并位于该第一接地片体侧处之第三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三差分弹性部一端之第三差分固持部、一形成于该第三差分固持部上之第一侧弯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三差分固持部一端之第三差分焊接部;一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三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的第四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四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四差分固持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四差分固持部一端的第四差分焊接部;一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五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四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的第五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五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五差分固持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五差分固持部一端且与该第四差分焊接部相邻设置的第五差分焊接部;一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六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五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并位于该第二接地片体侧处之第六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六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六差分固持部、一形成于该第六差分固持部上的第二侧弯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六差分固持部一端且与该第三差分焊接部相邻设置的第六差分焊接部;一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七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六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的第七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七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七差分固持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七差分固持部一端的第七差分焊接部;及一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该第八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包括有一与该第七差分弹性部相邻设置的第八差分弹性部、一延伸形成于该第八差分弹性部一端的第八差分固持部、及一延伸形成于该第八差分固持部一端且与该第七差分焊接部相邻设置的第八差分焊接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屏蔽壳体内设有一第一绝缘胶体,该第一绝缘胶体上具有一供限位该第一接地片体的第一片体限位部、及一供限位该第二接地片体的第二片体限位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屏蔽壳体内设有一第二绝缘胶体,而该第一绝缘胶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轩禾林昱宏林永常叶博文叶子维叶语仑
申请(专利权)人:维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