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666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定位装置、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卡槽、固定槽和轴承的配合使用,将光学镜片在放置在第一夹板的顶部进行真空镀膜后,将第二夹板放置在第二夹板的顶部,然后转动把手带动光学镜片翻转到第一夹板顶部,拉动第一夹板脱离加工箱,完成了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解决了现有普通真空镀膜装置在对光学镜片真空镀膜后,需要手动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使用时十分困难的问题,该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具备便携翻面光学镜片的优点,值得推广。值得推广。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光学镜片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光学玻璃是用高纯度硅、硼、钠、钾、锌、铅、镁、钙、钡等的氧化物按特定配方混合,在白金坩埚中高温融化,用超声波搅拌均匀,去气泡;然后经长时间缓慢地降温,以免道玻璃块产生内应力,冷却后的玻璃块。
[0003]镀膜镜片可以减少镜片表面的反射光,使视觉清晰,减少镜面反射光,增加透光率,解决强光下拍照的问题,增加美感,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普通真空镀膜装置在对光学镜片真空镀膜后,需要手动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使用时十分困难,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具备便携翻面光学镜片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普通真空镀膜装置在对光学镜片真空镀膜后,需要手动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使用时十分困难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箱,所述加工箱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板,所述加工箱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定位装置,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
[0006]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所述加工箱靠近燕尾块的一侧开设有与燕尾块配合使用的燕尾槽,所述燕尾块靠近燕尾槽内壁的一侧与燕尾槽的内壁接触。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前侧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第一连接块靠近轴承内圈的一侧与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后侧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槽配合使用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靠近限位槽内壁的一侧与限位槽的内壁接触。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内腔活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远离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活动板靠近卡槽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杆,所述收纳槽靠近卡杆的一侧开设有与卡杆配合使用的通孔,所述卡杆靠近通孔的一侧穿过通孔并延伸至卡槽的内腔,所述活动板靠近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收纳槽靠近推杆的一侧开设有与推杆配合使用的穿孔,所述推杆靠近穿孔的一侧穿过穿孔并固定连接有推板。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收纳
槽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靠近滑槽内壁的一侧与滑槽的内壁接触。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2]1、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定位装置、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卡槽、固定槽和轴承的配合使用,将光学镜片在放置在第一夹板的顶部进行真空镀膜后,将第二夹板放置在第一夹板的顶部,然后转动把手带动光学镜片翻转到第二夹板顶部,拉动第一夹板脱离加工箱,完成了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解决了现有普通真空镀膜装置在对光学镜片真空镀膜后,需要手动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使用时十分困难的问题,该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具备便携翻面光学镜片的优点,值得推广。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燕尾块和燕尾槽,第二连接块移动带动燕尾块在燕尾槽内移动,起到了使用者在翻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时第二连接块不会发生晃动的作用。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固定槽和轴承,当使用者需要翻面光学镜片时,转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完成了对光学镜片的翻面,轴承起到了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旋转位置的限位,便于使用者使用。
[0015]4、本技术通过设置限位槽和限位块,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后侧的限位块均插入限位槽内,起到了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在翻转时不会发生移动的作用。
[0016]5、本技术通过设置定位装置,在对光学镜片进行翻面后,通过卡块插入卡槽内,完成了对第二夹板位置的限位,通过弹簧对活动板的压力,使本体在受到碰撞时第二夹板不会发生移动。
[0017]6、本技术通过设置滑块和滑槽,活动板移动带动滑块在滑槽内移动,减少了活动板与收纳槽之间的摩擦力,推动推板带动活动板挤压弹簧时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加工箱的立体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一夹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第二连接块与燕尾块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俯视剖视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图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4]图中:1、本体;2、加工箱;3、第一夹板;4、第二夹板;5、定位装置;6、第一连接块;7、第二连接块;8、卡槽;9、把手;10、燕尾块;11、燕尾槽;12、固定槽;13、轴承;14、限位槽;15、限位块;501、收纳槽;502、活动板;503、弹簧;504、卡杆;505、通孔;506、推杆;507、穿孔;508、推板;16、滑块;17、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00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
[0027]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包括本
体1,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箱2,加工箱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3,第一夹板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板4,加工箱2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定位装置5,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第一连接块6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7,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卡槽8,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
[0028]参考图5,第二连接块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0,加工箱2靠近燕尾块10的一侧开设有与燕尾块10配合使用的燕尾槽11,燕尾块10靠近燕尾槽11内壁的一侧与燕尾槽11的内壁接触。
[0029]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燕尾块10和燕尾槽11,第二连接块7移动带动燕尾块10在燕尾槽11内移动,起到了使用者在翻转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时第二连接块7不会发生晃动的作用。
[0030]参考图5,第二连接块7的前侧开设有固定槽12,固定槽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13,第一连接块6靠近轴承13内圈的一侧与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
[0031]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固定槽12和轴承13,当使用者需要翻面光学镜片时,转动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完成了对光学镜片的翻面,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包括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工箱(2),所述加工箱(2)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3),所述第一夹板(3)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第二夹板(4),所述加工箱(2)内腔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定位装置(5),所述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块(6),所述第一连接块(6)的后侧活动连接有第二连接块(7),所述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左侧和右侧均开设有卡槽(8),所述第一夹板(3)和第二夹板(4)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把手(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的后侧固定连接有燕尾块(10),所述加工箱(2)靠近燕尾块(10)的一侧开设有与燕尾块(10)配合使用的燕尾槽(11),所述燕尾块(10)靠近燕尾槽(11)内壁的一侧与燕尾槽(11)的内壁接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7)的前侧开设有固定槽(12),所述固定槽(12)的内腔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第一连接块(6)靠近轴承(13)内圈的一侧与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学镜片真空镀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6)前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限位槽(14),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智莱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