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43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包括角柱、侧板、压板、框架梁和盖板;所述角柱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设置于角柱之间并围绕井道口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与侧板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梁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应用于建筑物顶部的进到井盖的施工,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控制了施工成本。控制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
,涉及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工程中,地下车库顶板、屋面以及其他地方的井道顶部通常是与主体结构分开施工,采用木模板支模混凝土浇筑施工。
[0003]由于井道顶部的四个角柱一般截面尺寸较小,且井道顶部造型变化较多,采用支模方式施工会带来很多不便,占用大量施工时间,同时浪费支模材料。此外,浇筑混凝土常有漏振现象,容易出现空壳、缺角等质量问题,产生返修工作,增加成本。
[0004]因此,亟需设计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包括角柱、侧板、压板、框架梁和盖板;所述角柱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设置于角柱之间并围绕井道口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与侧板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梁的上部。
[0007]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角柱的方形柱体,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建筑物的顶部预留有连接主筋,所述连接主筋穿过所述装配孔以使角柱与建筑物连接。
[0008]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装配孔沿角柱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
[0009]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侧板为预制混凝土板,其宽度与所述角柱的宽度相等,其高度与所述角柱的高度相等。
[0010]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板为矩形板,其由混凝土预制而成。
[0011]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与所述角柱的尺寸相等。
[0012]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板朝向所述井道口外侧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角柱的宽度。
[0013]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压板的外侧面与所述盖板的外侧面平齐。
[0014]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为矩形板,其顶面的外周侧设置有倾斜面;所述盖板的底面的外周侧设置有截面为三角形的外突结构。
[0015]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盖板的底面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尺寸与所述框架梁匹配设置。
[0016]本技术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结构合理,摒弃了传统的支设模板
的施工方式,采用预制构件施工,有效减少了施工工序,提高了施工效率,控制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0018]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优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不限制本技术,其中:
[0019]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部件拆解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剖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所述角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所述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0025]10.角柱;11.装配孔;
[0026]20.侧板;
[0027]30.压板;
[0028]40.框架梁;
[0029]50.盖板;51.倾斜面;52.外突结构;53.定位孔;
[0030]60.建筑物;61.井道口;62.连接主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至图5是本申请所述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相关示意图,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0033]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未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
[0034]本技术所述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包括角柱10、侧板20、压板30、框架梁40和盖板50,图2是本技术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部件拆解图。
[0035]图1及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角柱10设置于建筑物60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61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20设置于角柱10之间并围绕井道口61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10与侧板20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30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40设置于所述压板30的上部,所述盖板50设置于所述框架梁40的上部。
[0036]本技术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采用预制构件连接,有效避免了在建筑物60的顶部支设模板,减少了支设模板材料的占用,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
[0037]进一步地,所述角柱10的方形柱体,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装配孔11,如图4所示。所
述建筑物60的顶部预留有图2示出的连接主筋62,所述连接主筋62穿过所述装配孔11以使角柱10与建筑物60连接。
[0038]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配孔11沿角柱10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以便建筑物60的顶部的连接主筋62与角柱10的装配孔11相互连接的更加可靠。具体地,连接主筋62穿过角柱10的装配孔11,在连接主筋62与装配孔11之间的间隙内设置粘接加固材料。
[0039]图3是本技术所述预制井道顶盖组件的剖视图,所述侧板20为预制混凝土板,其宽度与所述角柱10的宽度相等,其高度与所述角柱10的高度相等。侧板20的内部沿竖直方向也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与建筑物60顶部的竖向钢筋连接。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未示出与侧板20连接的竖向钢筋。
[0040]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板30为矩形板,其由混凝土预制而成。所述压板30朝向所述井道口61外侧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角柱10的宽度。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压板30朝向所述井道口61外侧方向的宽度较角柱10的宽度大100mm。容易理解的是,两者的尺寸差值也可为其他数值。所述压板30朝向所述井道口61外侧方向的宽度较所述角柱10的宽度大100mm-200mm。
[0041]图1中,所述框架梁40为方形主体,其截面尺寸与所述角柱10的尺寸相等。即,框架梁40安装位置与所述角柱10的安装位置重合,框架梁40在建筑物60的竖直投影与角柱10在建筑物60的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角柱、侧板、压板、框架梁和盖板;所述角柱设置于建筑物的顶部且围绕井道口的四角设置,所述侧板设置于角柱之间并围绕井道口的侧面设置,所述角柱与侧板形成矩形结构;所述压板设置于所述矩形结构顶部,所述框架梁设置于所述压板的上部,所述盖板设置于所述框架梁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角柱的方形柱体,其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装配孔,所述建筑物的顶部预留有连接主筋,所述连接主筋穿过所述装配孔以使角柱与建筑物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沿角柱的长度方向贯通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井道顶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为预制混凝土板,其宽度与所述角柱的宽度相等,其高度与所述角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彦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