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18406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污水治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针对传统打捞模式多为人工打捞,从而造成打捞效率低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蜗杆与蜗轮,蜗杆与蜗轮转动连接,蜗轮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船体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锥齿轮,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锥齿轮中的一个锥齿轮的底部与蜗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机械打捞,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通过设置的船锚,当绕线轮进行放钢丝绳的时候,船锚的重量会带动打捞框下降,从而使得垃圾位于打捞框上方的水面,再次反向转动绕线轮,使得打捞框上升,从而将垃圾收集在打捞框的内部。从而将垃圾收集在打捞框的内部。从而将垃圾收集在打捞框的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治理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河道,河水流经的路线,通常指能通航的水路。在河道的水面上,经常会漂浮着垃圾。传统的垃圾打捞,主要依靠清洁员乘船使用捞网进行打捞。打捞的效率低下,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打捞模式多为人工打捞,从而造成打捞效率低下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包括船体,所述船体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蜗杆与蜗轮,蜗杆与蜗轮转动连接,蜗轮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船体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锥齿轮,两个锥齿轮相互啮合,两个锥齿轮中的一个锥齿轮的底部与蜗杆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个锥齿轮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杆的一端,水平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水平杆转动安装在船体的顶部,船体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L型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固定滑轮,远离船体的一侧设有打捞框,打捞框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牵引绳的底端,四个牵引绳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板的底部,支撑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移动滑轮,移动滑轮、固定滑轮与绕线轮的外侧绕设有同一条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的顶部,钢丝绳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绕线轮上。
[0006]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蜗杆的底端延伸至船体的内部并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的设置使得打捞过程更加轻松,减少人工打捞的繁琐。
[0007]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底部内壁放置有垃圾收集箱,船体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座椅,座椅的设置给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的平台。
[0008]优选的,所述船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遮阳伞,打捞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船锚,遮阳伞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避免阳光折射,从而造成身体危害的问题。
[0009]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水平杆的外侧转动安装在圆孔的内侧,圆孔的设置使得水平杆的转动有一定的范围。
[0010]优选的,所述L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固定滑轮的前侧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竖板的后侧,竖板的设置给两个固定滑轮的转动提供转动点。
[0011]本技术中,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通过设置的锥齿轮,当驱动电机的时候同时带动蜗杆与水平杆同步转动,从而使得对河道表面漂浮的垃圾的打捞工作与对工作人员的散热的工作同步进行,提高电机的使用率,使得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得到改善,避免工作人员长期在河面进行打捞工作从而出现中暑的问题;
[001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船锚,当绕线轮进行放钢丝绳的时候,船锚的重量会带动打捞框下降,从而使得垃圾位于打捞框上方的水面,再次反向转动绕线轮,使得打捞框上升,从而将垃圾收集在打捞框的内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的B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船体;2、电机;3、蜗杆;4、蜗轮;5、绕线轮;6、垃圾收集箱;7、锥齿轮;8、水平杆;9、扇叶;10、固定滑轮;11、移动滑轮;12、支撑板;13、打捞框;14、牵引绳;15、钢丝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8]参照图1-3,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包括船体1,船体1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蜗杆3与蜗轮4,蜗杆3与蜗轮4转动连接,蜗轮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5,船体1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锥齿轮7,两个锥齿轮7相互啮合,两个锥齿轮7中的一个锥齿轮7的底部与蜗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个锥齿轮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杆8的一端,水平杆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9,水平杆8转动安装在船体1的顶部,船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L型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固定滑轮10,远离船体1的一侧设有打捞框13,打捞框13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牵引绳14的底端,四个牵引绳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板12的底部,支撑板1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移动滑轮11,移动滑轮11、固定滑轮10与绕线轮5的外侧绕设有同一条钢丝绳15,钢丝绳15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型板的顶部,钢丝绳15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绕线轮5上。
[0019]本技术中,船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电机2,蜗杆3的底端延伸至船体1的内部并与电机2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2的设置使得打捞过程更加轻松,减少人工打捞的繁琐。
[0020]本技术中,船体1的底部内壁放置有垃圾收集箱6,船体1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座椅,座椅的设置给工作人员提供休息的平台。
[0021]本技术中,船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遮阳伞,打捞框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船锚,遮阳伞的设置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避免阳光折射,从而造成身体危害的问题。
[0022]本技术中,L型板的内部开设有圆孔,水平杆8的外侧转动安装在圆孔的内侧,圆孔的设置使得水平杆8的转动提供一定的范围。
[0023]本技术中,L型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竖板,两个固定滑轮10的前侧分别转动安装在对应的竖板的后侧,竖板的设置给两个固定滑轮10的转动提供转动点。
[0024]该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使得船体1在河面进行移动,当遇到河面有垃圾存在的时候,这是需要人工启动电机2,电机2带动蜗杆3转动,蜗杆3带动蜗轮4
转动,从而绕线轮5得到逆时针转动,从而实现对钢丝绳15的放线工作,从而使得船锚带动打捞框13获得向下的运动,从而使得垃圾位于打捞框13上方的河面上,然后再次反向转动电机2,从而使得蜗轮4得到顺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轮5得到同样的顺时针转动,从而使得钢丝绳15开始被绕设,从而带动打捞框13得到向上的运动,从而使得垃圾位于打捞框13的内部,当打捞框13上升到船体1的上方的时候从而停止转动电机2,人工将打捞框13内部的垃圾取出从而放置在垃圾收集箱6的内部,其次通过设置的锥齿轮7,使得水平杆8随着电机2的运动而转动,从而带动扇叶9转动,从而对工作人员进行降温散热处理,避免炎热天气工作人员出现中暑的情况,使得装置灵活性增大,实现装置的多样性,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方式,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改善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提高自动化,减少人为操作的繁琐等问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价值。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城市河道污水治理的装置,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蜗杆(3)与蜗轮(4),蜗杆(3)与蜗轮(4)转动连接,蜗轮(4)的前侧固定安装有绕线轮(5),船体(1)的顶部一侧转动安装有两个锥齿轮(7),两个锥齿轮(7)相互啮合,两个锥齿轮(7)中的一个锥齿轮(7)的底部与蜗杆(3)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个锥齿轮(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杆(8)的一端,水平杆(8)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扇叶(9),水平杆(8)转动安装在船体(1)的顶部,船体(1)的顶部一侧固定安装有L型板,L型板的顶部转动安装有两个固定滑轮(10),远离船体(1)的一侧设有打捞框(13),打捞框(13)的顶部四角固定安装有牵引绳(14)的底端,四个牵引绳(14)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同一个支撑板(12)的底部,支撑板(12)的顶部转动安装有移动滑轮(11),移动滑轮(11)、固定滑轮(10)与绕线轮(5)的外侧绕设有同一条钢丝绳(15),钢丝绳(15)的一端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绍飞张进晶谢琼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元天骄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