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1838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31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包括罩体,还包括上挂绳以及下挂绳,所述罩体包括主面部、设置于所述主面部上侧的遮鼻部以及设置于主面部下侧的包覆部;所述遮鼻部呈等腰三角形片状,且所述遮鼻部的底边与所述主面部上侧边连接;所述包覆部呈扇形片状,且所述包覆部的上侧边与所述主面部的下侧边连接;所述上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遮鼻部两侧端部固定,且所述下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包覆部两侧端部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气密性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气密性好的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气密性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口罩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口罩以纱布或纸等制成,其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目前,公告号为CN20809607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口罩,包括本体和系带,本体上具有可透气区域和不透气区域,所述本体上具有焊接线、鼻夹和/或呼气阀中的任意一个、多个、或全部,所述呼气阀具有外壳,所述不透气区域至少包括所述焊接线、所述鼻夹和/或所述呼气阀的所述外壳,所述本体上的至少一个所述不透气区域具有反光部件,不会额外减小口罩的有效呼吸面积。
[0003]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该口罩在佩戴时,系带挂在使用者耳部,系带两端对本体具有拉力作用,容易造成本体与系带连接的边缘起皱,从而导致该口罩气密性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其具有气密性好的效果。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包括罩体,还包括上挂绳以及下挂绳,所述罩体包括主面部、设置于所述主面部上侧的遮鼻部以及设置于主面部下侧的包覆部;所述遮鼻部呈等腰三角形片状,且所述遮鼻部的底边与所述主面部上侧边连接;所述包覆部呈扇形片状,且所述包覆部的上侧边与所述主面部的下侧边连接;所述上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遮鼻部两侧端部固定,且所述下挂绳两端分别与所述包覆部两侧端部固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该口罩在使用时,使用者将罩体覆盖在面部,使得主面部覆盖使用者嘴部和脸部,而遮鼻部覆盖使用者鼻部,此时,使用者将上挂绳以及下挂绳均套设于头上,使得上挂绳与下挂绳分别设置于耳部上下两侧,此时,包覆部与使用者下巴皮肤贴合,遮鼻部与使用者鼻部贴合,而上挂绳与下挂绳对罩体的拉动作用平行,从而防止主面部两端的边缘起皱,使得主面部与使用者面部贴合,从而提升了罩体与使用者的之间贴合的气密性。
[000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面部内固定有弹性丝,所述弹性丝两端在自然状态下朝向人体面部弯曲;所述弹性丝设有两根,两根弹性丝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面部靠近人体耳部的两端。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佩戴该口罩时,主面部两端的弹性丝变形,且弹性丝此时具有恢复形变的效果,使得主面部两端与使用者弧形面部贴合,有利于提升主面
部与使用者面部的气密性。
[0010]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面部两端边缘开设为圆弧缺口。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弧缺口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主面部贴合使用者面部时褶皱的产生。
[0012]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遮鼻部内固定有铝制的第一金属条。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鼻部覆盖使用者鼻部时,使用者弯曲第一金属条,使得遮鼻部的边缘贴合使用者鼻部的表面,从而减小了遮鼻部与使用者鼻部之间的间隙,提升气密性。
[0014]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面部与所述包覆部之间设有铝制的第二金属条,所述第二金属条一端设置于所述主面部内,所述第二金属条另一端设置于包覆部内。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者套上上挂绳与下挂绳后,使用者弯曲第二金属条,使得主面部包覆部与使用者下巴底面贴合,进一步提升了气密性。
[0016]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挂绳与所述遮鼻部的连接处设置于遮鼻部远离人体的一侧表面;所述下挂绳与所述包覆部的连接处设置于包覆部远离人体的一侧表面上。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挂绳与下挂绳套设于使用者头部上时,罩体外侧受力,从而压住罩体,使之与使用者面部贴合。
[0018]本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上挂绳与下挂绳均为弹性绳。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该口罩适用于不同头围的使用者使用。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1]当该口罩在使用时,上挂绳与下挂绳对罩体的拉动作用平行,从而防止主面部两端的边缘起皱,使得主面部与使用者面部贴合,从而提升了罩体与使用者的之间贴合的气密性;
[0022]圆弧缺口的设置,有利于防止主面部贴合使用者面部时褶皱的产生;
[0023]当使用者套上上挂绳与下挂绳后,使用者弯曲第二金属条,使得主面部包覆部与使用者下巴底面贴合,进一步提升了气密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实施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罩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1、罩体;11、主面部;111、圆弧缺口;112、弹性丝;12、遮鼻部;121、第一金属条;13、包覆部;131、第二金属条;2、上挂绳;3、下挂绳。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参照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包括罩体1、上挂绳2以及下挂绳3。罩体1包括主面部11、遮鼻部12以及包覆部13,主面部11呈矩形片状,其两端开设有圆弧缺口111,圆弧缺口111呈圆弧形,且圆弧缺口111两端分别与主面部11上侧边以及下侧边相连。遮鼻部12呈等腰三角形片状,其底边与主面部11的上侧边重合并相连。包覆部13为拱形片状,其直线边与主面部11下侧边重合并相连。上挂绳2为细绳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上挂绳2两端分别设置于遮鼻部12两端,且上挂绳2端部与遮鼻部12远离人体的表面粘贴固定。下挂绳3为细绳状,由弹性橡胶材料制成,其两端分别设置于包覆部13两端,且下挂绳3端部与包覆部13远离人体面部的表面粘贴固定。
[0029]参照图2,主面部11内设有弹性丝112,弹性丝112由细铜丝制成,其弯曲呈圆弧状,弹性丝112与主面部11内部粘结固定,且在自然状态下,弹性丝112两端朝向罩体1内侧弯曲。弹性丝112设有两根,两根弹性丝112分别设置于主面部11两端。遮鼻部12内设有第一金属条121,由铝制成,第一金属条121与遮鼻部12内部粘结固定。第一金属条121的截面呈矩形,其两端沿遮鼻部12上侧的两处倾斜边延伸,且第一金属条121中部呈弯曲状,此外,第一金属条121两端分别延伸至遮鼻部12两端。包覆部13内设有第二金属条131,第二金属条131为截面呈矩形的条状结构,其一端设置于主面部11内并与主面部11内部粘结固定,其另一端设置于包覆部13内并与包覆部13内部粘结固定,且第二金属条131与包覆部13直线边垂直设置。第二金属条1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包括罩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挂绳(2)以及下挂绳(3),所述罩体(1)包括主面部(11)、设置于所述主面部(11)上侧的遮鼻部(12)以及设置于主面部(11)下侧的包覆部(13);所述遮鼻部(12)呈等腰三角形片状,且所述遮鼻部(12)的底边与所述主面部(11)上侧边连接;所述包覆部(13)呈扇形片状,且所述包覆部(13)的上侧边与所述主面部(11)的下侧边连接;所述上挂绳(2)两端分别与所述遮鼻部(12)两侧端部固定,且所述下挂绳(3)两端分别与所述包覆部(13)两侧端部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良好面部贴合性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面部(11)内固定有弹性丝(112),所述弹性丝(112)两端在自然状态下朝向人体面部弯曲;所述弹性丝(112)设有两根,两根弹性丝(112)分别设置于所述主面部(11)靠近人体耳部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闵宇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思科兴净化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